关灯
护眼
字体:

穷养纸片神君,走上驭兽巅峰(398)

作者: 万意随风起 阅读记录

第339章 天书阁

一番话说的管事哑口无言,不过他见过的世面多,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本事已练的炉火纯青,知道面前这姑娘不好糊弄,遂一脸羞愧的拱了拱手:

“是也是也,既然如此,那便......一株四万五千灵石如何?”

孟婵这才点头,茶有些冷,一直在旁闭口不言的女侍又替她添上一杯,她接着道:

“敢问管事,醐水丹的丹方如何售卖?”

管事脸上笑容一收,惊讶与疑惑交杂在那张圆胖的脸上,然后又归于严肃。

一位出售灵草的顾客和一位能够炼制丹药的丹师,显然需要用不同态度来对待。

醐水丹是李氏丹楼数十年前研制出来的新丹方,这一丹方一直被丹楼牢牢攥在手里,只是其虽未经过万知楼评级,但接触过的丹师公认它的炼制难度不亚于七品丹。

有炼制难度限制,一个月丹楼里也卖不了多少粒,如此晓得醐水丹妙用的召唤师们可谓是怨声载道,闻着了肉香却尝不到肉味,这不是纯吊着他们让他们难受么!

只听管事道:“醐水丹的丹方不需购买,”

“而是要用成丹来换!”

这种交易方式孟婵倒是第一次听说,她挺直背脊,好奇道:“若是知晓丹方丹师炼制不成呢?”

管事自信道:“我李氏丹楼自然有办法让道友再忘记丹方。”

一语毕,满堂皆静。

孟婵重新靠回椅背,目光灼灼:“既然如此,那我便试一试。”

孟婵走出丹楼的时候除了握着醐水丹的丹方与几幅配套的丰稔田中没有的灵药,还重新买了座玄阶上品名为仲篓鼎的丹鼎。

又去买了一大捆可能用得着的符箓,低于七品的符箓对如今的她来说可能起不到太大作用,但遇到危险时铺天盖地的撒出去还是能换来几息逃命的时间的。

至于七品符箓,孟婵只买了三张,一张千里遁符和两张九天雷符。

只这三张符箓就将她用灵药卖来的灵石花了大半。

不是孟婵不想买八品的,她在“死”过一次后把小命看的比谁都重,只是......她找遍了符阁也寻不到一张啊!

然后,孟婵便去了此次机缘巧合来到瀛洲,不得不去的一处地方——天书阁!

名字起的倒是气派,然而孟婵找了数位路人打听许久,最后才在一无人路经的巷子里寻到一间破破烂烂的小铺子。

写着天书阁三字的牌匾一半悬在空中,有风吹来便荡上几荡,描金的字也被腐蚀的看不真切,孟婵问了蹲在门口的小童才确定这里真是原著中描述的那一处顾傲天得到功法——惊弦拂香掌的地方!

那时顾傲天身受重伤流落瀛洲,忍着伤痛在寻上韶家前曾来过一趟江涞城,也不知他是如何寻到这处天书阁,又是怎么挑中了这一册掌法。

顾傲天擅用刀,近身作战时一手掌法同样不容小觑,只是惊弦拂香掌讲究刚柔并济,顾傲天习惯了大开大合,逐渐的便舍了其中“柔”的部分,加以修改后将其更名为惊弦霹雳掌。

这一掌法在顾傲天所得的诸多机缘中算不得珍贵,不过孟婵素来认为蚊子再小也是肉,她既然来了,就必须走上这一遭。

第340章 乱魂海域

小童见孟婵进去也不起身招待,只专注的看着手中书籍,孟婵心中感叹这位小童的认真,正想着若她手头宽裕待会儿打赏几块灵石也是好的。

可惜她现在手头紧。

路过时顺眼瞥了眼小童手里的书,她眼力好,其中几行字格外醒目:“剑君将白莲仙子搂在怀中,白莲满目羞红,娇嗔几句,身子便软了下来......”

下面“妙笔书斋”四字格外醒目。

孟婵瞳孔巨震。

这小娃娃才多大!居然看这种书!

而且,妙笔书斋居然开到瀛洲上来了!

当时她在昭衍天宗时,也看到宗下天衍城中书斋曾售卖过名为《神女闹天宗,霸道剑君硬上弓》的闲书,这如雷贯耳的书名让当时的她震惊了许久。

如今再看,孟婵突然觉得,这么长时间过去,她的接受能力似乎并没有得到什么进步......

书阁里书册居多,玉简很少,该布下的禁制却一个不落,孟婵翻看了几册,见其中不少观点与九州略有不同,相互印证下必能有不小收获。

如此挑了几本,最后也觉得即便不能得到惊弦拂香掌,也无甚所谓了。

翻看了一圈下来已经一个多时辰过去,却没有看到任何与掌法相关的书籍。

躺椅上的小童已经发出了轻微的鼾声。

她无奈一笑,刚准备结账离开,唤醒小童时,目光却瞥到了小童躺着的躺椅的椅子腿下垫着的一本破书。

莫非......

“不会吧?”

按照原著作者的尿性怎么就不会!

孟婵心里这么想,手已下意识把那册书抽了出来,躺椅咯噔一下,小童揉了揉惺忪的眼,这才注意到自己面前站了位客人。

对上少女笑盈盈的脸,小童挠了挠头上的发咎:“诶?欸!这本书!”

“你要买这本书?”

见孟婵点头,小童先是伸出一根手指,然后又把所有手指都竖了起来:“只要十块灵石。”

孟婵挑了挑眉,麻溜的结了账。

心中却道顾傲天不愧是原著作者的亲儿子,居然把这么本难得一见的掌法定价为十枚灵石!

也幸好原著中这段情节语焉不详,不然估计又要引来一段吐槽。

回到客栈,孟婵去林华予那儿将入住时他代结的灵石还了,当时林华予房中还有一位女子,那女子相貌与林华予有五分相像,只眉眼之间多了几分柔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