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穷养纸片神君,走上驭兽巅峰(511)

作者: 万意随风起 阅读记录

胖子和他师兄是阴司此劫中的幸运儿,更多的鬼修们无声无息葬身火海。

凄厉声、哀嚎声响彻这一方大地,这时,他们终于想起了曾耗尽心血守护他们的鲛族。

“鲛族呢!他们跑哪里去了!”

听到不知内情的人如此问,有人无奈又满是愤恨的回道:“不是用他们的鲛珠去炼制什么劳什子灵珠了么,要知道会害的业火扩散,当初就不该支持泰山王他们!”

“但是鲛族不是没彻底灭族么,不至于这么短时间就压不住业火了吧?”

回应这位魂修的是铺天盖地的业火,心怀不满的人化作了几缕青烟。

只是瞬间,崖山所在的东域三分之一的地界已被火焰吞噬,穹顶被染成一片赤红,一朵红莲于半空中摇曳不停,比之日月,它更多了几分夺天地造化的瑰丽与精致。

焰海之中莲影重重,鬼将又如何?不是业火的一合之敌。

万年之前的灭世之景终于再现。

有些鬼修在被莲火吞没前,心中突然对鲛族有了一丝感激,他们终于意识到,鲛族牺牲全族未来熄灭的业火,拥有多么磅礴的力量。

鲛族,值得阴司万万鬼修的感激。

可惜,他们领悟的太迟了。

若阴司鬼修没有彻底寒了鲛族的心,鲛族依旧会兢兢业业的将自己的真水之力灌入通山殿,直到族灭的那一刻。

现在,鲛族整族正退居冥水之中,冷眼瞧着这一切的发生。

“鬼王!鬼罗!鬼帝大人!救救我们!”

“我不想死!我不想死!”

“不是说鬼罗大人已经能收服业火了么!鬼罗在哪儿!快出来救我们啊!”

......

哭喊声响彻东域,泰山王殿终于被吞没,其一脉的鬼修亦死了近八成,终于,在焰火又侵占了近千里地时,一道黑光拔地而起,直直向空中盛绽的红莲靠近!

那道黑光看似渺小,可却瞬间吸引了所有鬼修的目光。

是......纣珏鬼罗!

“阴司万民,”

“本罗在此!”

一道沉稳的喝声响彻天地,这声音似乎富有某种魔性,让所有正饱受业火之灾的鬼修们心中一定,他们像是突然有了主心骨,全部都目光灼灼的看着空中那道身影。

在这种时刻,纣珏终于将围绕周身的阴雾散去,露出他本来的面目。

九尺高,四方脸,颔下蓄有短须,极具威严,只一双鹰目中隐有几分阴鸷,浑身透着几分拒人于千里之外的睥睨与高傲。

他腰间挂着一枚半缺的玉佩,其上刻着一个纣字,正是这枚玉佩让所有鬼修瞬间认出了他。

“纣珏大人!”

“纣珏大人终于来了!”

“鬼罗大人没有忘了我们,”有人被感动的忍不住涕泗横流,“大人终于来帮我们降服妖火了!”

饶是到了鬼罗境实力已然罕有敌手,可距离业火红莲越近,翻滚的热浪就越来越难以忍受,约莫百丈远时,就已经是纣珏的极限。

再近一步,他神魂都要开始动荡。

双眉皱起,纣珏表情阴晴不定的看着那朵红莲,三十六片莲瓣在冥河血海中摇曳生姿,浓厚至极的业力环绕四周,但凡沾染一星半点,轻则陷入癫狂,重则魂飞魄散!

火域之中热浪滔滔,纣珏感受到其几乎能毁灭一界的能量,眼中升起一股莫名的光。

这种情绪,并非畏惧,也不是如临大敌的谨慎,而是......满意和欣喜。

纣珏的停步让不少鬼修再次慌乱起来。

第454章 玉佩,空间之力

“都这样了!为何鬼帝大人们还不现身!”

“对啊,为什么不让鬼帝来降服业火,看这架势,鬼罗大人似乎不太行啊......”

这位回应的鬼修声音越说越小,可围聚在一起的鬼修们全部面露赞同之色,毕竟这是事关他们生死的大事,要是能让鬼帝出手,他们肯定举双手双脚赞同。

不知高空之中的纣珏是否听到众人的议论,也许他并不在乎,作为阴司之中高坐鬼罗之位数万年的强者,他比普通人更加清楚业火红莲的强大。

若不知道,他怎会做出这么疯狂的决定呢?

纣珏缓缓抬眼,他抬起右手,一枚龙形精魄正躺在他的掌心。

那是......烛龙魂骨!

只是烛龙比之三头地狱犬和五色神牛实在强悍太多,它的魂骨中灵性未失,即便被纣珏用某种手段桎梏着,依旧在不断挣扎和反击,试图重得自由。

既身具神兽之魂,烛龙魂骨绝对不愿被他人钳制,迫不得已走到绝路,它更愿意自毁!

古怪的是纣珏并没有炼化这枚魂骨。

他空出的右手突然多出一物,那是一枚碧蓝色的珠子。

真水灵珠!

用数百颗鲛珠炼制的至宝,号称能熄灭万火的灵物——真水灵珠!

其为毫无瑕疵的蓝,可背后却隐藏着一片血海。

纣珏五指用力,猛然将手中灵珠捏碎,万千水流将他包裹,业火之力居然真的像遇到劲敌般开始退避!

趁此机会,纣珏一跃便是百丈之远,此刻的他已经来到摇曳不止的业火红莲面前。

周身的万千水流开始迅速蒸发,纣珏表情肃穆无比,今日发生的一切他都筹谋已久,绝不能有一丝差错!

“纣珏大人要收服业火了!”

“鲛族的牺牲是值得的!”

“功不抵过,若不是他们擅离职守,业火怎么会这么突然的席卷阴司大地?”

“此间事了,我们必要上请鬼罗好好责罚他们!”

......

空中无一丝遮挡,纣珏的所有行为都清晰无比的落入一众阴司鬼修手中,他们终于将这两日的苦难抛至脑后,开始投入的观摩起这场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