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亲(199)
卫时雨失笑,随即叹道:“看来我就是个红尘中的俗人,罢了,明日除夕,需得想想怎么热闹才是。”
除夕那日,落了漫天的雪。
卫时雨跑回卫府去,带着小河跟丫头们打雪仗。
隔着轩窗,卫夫人整治了一桌丰盛的火锅,阖家人坐在那里赏雪涮肉,好不惬意。
桌案很长,坐了十几个人。
卫忠兴提起酒盏,只道:“大伙随意,吃饱了只管去赏雪,若困了自去歇息。”
卫时雨欢呼一声,先饮了杯酒。
爆竹声声,焰火灼灼。
后院里热气腾腾,掩住了角落里的梅花香气。
众人叽叽喳喳的说笑,有行酒令的,有喝茶赏雪的,有去踏雪寻梅的,也有去对雪吟诗的,还有人拿着瓮子去装雪水的。
卫时雨半醉半醒,靠在夏停云身上,“我醉欲眠。”
“眠吧眠吧。我守着你!”
大年初一仍是去宫里赴宴。
本来正当孟太后国孝,该当有些忌讳才是,但隆庆帝却置之不理,依旧叫人来奏乐起舞。
连隆庆帝都不在意,谁还记得去岁殿上坐着的孟太后呢。
隆庆帝志得意满,大赏殿上群臣。
卫时雨见他他身旁的内监看起来忠厚可靠,甚至有几分木讷,便问道:“那是谁?”
“新晋的内监总管,王为英。”
卫时雨皱眉,“原来是他?”
“你认得他?”
“我听阿爹说起过,说他深得陛下信重,某些朝廷大员也要给他几分薄面,偏生他不愿结交群臣,让那些想要攀附之人很是头疼。”
夏停云笑道:“岳父大人高见,陛下有意栽培他,如今陛下身边,最倚重的就是这位王总管了。”
卫时雨叹道:“此人看起来大智若愚,应是心有成算,内监无人可依傍,无怪陛下要提拔他。”
夏停云倒是一惊,“你也知道?”
卫时雨冷笑道:“这有什么不知晓的。陛下疑心太重,就算是周大统领,怕是也不敢全心托付。朝臣结党,历朝历代都有,就算他们今日效忠,谁也不敢说明日如何。可内监就不同了,他们无依无靠,又无子女,能依傍的只有皇帝,若有朝一日陛下烦了,权利随时都可收回。”
这都是老祖宗玩剩下的,想当年李治为何要扶植武则天,只因他把权利交给太子便收不回来了,说不定还要给他复制个玄武门之变。但皇后就不同了,哪个皇后能做皇帝?
当然李治失算了,武则天实在是个意外。
“娘子高见!”夏停云赞道:“我来敬你一盏酒。”
“好说好说。”
两人正自笑闹,忽听隆庆帝问道:“怎么今日不见安平公主?”
众人一愣,这位公主自归朝以来性情大变,在宫中就常躲清静,罕有赴宴。如今搬出了皇宫,又有流言蜚语,为避人口舌,更是极少和人打交道,常自闭门不出。
因此今日隆庆帝一问,众人都愣住了。
还是崔皇后先道:“帖子倒是早早送去公主府了,不过公主说病了,今日便未来。”
“病了,可请太医看过?”隆庆帝口中这么问,眼睛却看向了卫时雨。
众人顺着他的目光看去,一见到卫时雨都道,是啊,素日里只有卫时雨常去公主府请平安脉,本该问她才是。
卫时雨早有预料,当即整衣起身,“回禀陛下,安平公主确实病了,而且病的不轻。”
隆庆帝皱眉,“病了?怎么会病了?”
“陛下,人吃五谷杂粮,如何能不生病。何况公主在边境多年,受尽风沙之苦,早已亏了身子。”卫时雨叹道:“但公主此次病倒,还是因思乡所致。”
崔皇后奇道:“思乡?公主不是已经回朝了吗?”
卫时雨答道:“娘娘不知,安平公主是思念故去的亲人,每逢佳节倍思亲,眼下过年,人人都是合家团聚,公主却独身一人,哎!”
崔皇后年轻,不知安平公主身份,那些朝中老臣却都记得当年高家满门忠烈!
隆庆帝不语,看向一旁的夏停云,“夏卿,你可知此事?”
“永安郡主同臣说过。”
“那夏卿以为,当如何一解公主思乡之苦?”
群臣愕然,不知隆庆帝为何要来问夏停云,高家一个人都没了,问他又有什么法子?
夏停云回道:“陛下,臣以为此事应当先问过公主。”
隆庆帝眉间隐有怒色,“哦?不知安平公主何意?”
卫时雨道:“公主说,她想回乡。”
这倒是出乎隆庆帝意料,“回乡?”
“正是,公主说自己并无寸功,却忝居公主之位,受朝廷供养,内心实在难安,想请陛下废去安宁公主尊位,送她还乡!”
倦鸟归巢
“这怎么能成?”
“公主漂泊半生,如今归朝,怎能轻易就走?”
“是啊,若是安平公主走了,咱们大夏朝岂不是要叫人笑话,也有损陛下圣名啊。”
卫时雨不由翻了个白眼,暗道不是你们当日撵着安平公主再去和亲的时候了。
“陛下,此举万万不可啊!”
隆庆帝摆摆手,“朕都知晓!夏卿,依你之见,又当如何?”
众臣再次愕然,隆庆帝不是早就疏远了夏停云吗,怎么偏生此事上非要问他。
夏停云离席,跪下道:“陛下,公主思乡,以致抑郁成疾,臣以为当以公主病情为重,准其回归山野,也好安心养病。”
隆庆帝颔首,“夏卿言之有理!”
卫时雨心中狂喜,忽听隆庆帝话锋一转,又道:“但朕若叫公主就此走了,不免叫人诟病,还是等公主养好了病再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