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花田喜事:腹黑小农女(334)

作者: 凌珑 阅读记录

五宝才八岁,自立门户也不可能,所以只能留在田根发家。

蒋氏从起初的幸灾乐祸,到意识到从此以后要她家养活五宝的愤怒和憋屈,高兴的心情只持续了短短几天。

蒋氏养活田根发都不情不愿的,更何况要养活五宝。

所以这些天老田家天天充斥着她愤怒的吼叫声,骂了老的骂小的,又骂自己命苦,摊上这么一大家子,真是倒了八辈子血霉。

反正田一鸣去县里考试了,她不用担心会耽误儿子读书,骂起来是酣畅淋漓,滔滔不绝。

周氏实在看不下去,跟翠花和荷花几个闺女商量过后,给蒋氏送去了一些粮食和衣裳,还有五两银子,只说是孝顺公爹的。

五宝毕竟是田家的亲孙子,虽然他父母不怎么样,可血脉在这里摆着,周氏作为五宝的二大娘,总不能置之不理。

田徐氏也送了些吃食,还带了些三金和四九小时候穿剩的衣裳给五宝穿。

蒋氏得了钱和东西,这才稍微消停点儿,可是依然日日指桑骂槐的,还支使五宝干这干那,五宝才八岁的孩子,性子一天比一天沉闷,起早贪黑的砍柴,喂鸡,洗衣裳,打扫院子,稍微做得不好就会挨蒋氏一顿臭骂。

荷花去村里的时候亲眼见过几次这样的情形,心里很是难受。

可是她却不能做什么,一来她家自家还有一大家子人要养活,二来五宝的爹娘是田大志和焦氏,她就算想收养五宝,也不能这么做,否则很容易给自家添麻烦。

五宝只有田根发这么一个亲爷爷了,他住在老田家才是名正言顺。

所以她能做的,也就是在给田根发送东西送银子的时候多送一些,有机会给五宝偷偷塞点好吃的零食和铜钱,还不能给多了,否则被蒋氏看见了,五宝又要倒霉了。

这样的机会也很少,因为马上要到六月份了,翠花的婚期一日比一日近,家里的事情也一天比一天多了。

正文 第522章下人

五月底的时候,田大强和吴明一起从县里回来了。

算起来这两人从过完年已经好几个月都没回过家了,所以他们一回来,田大强一家是兴高采烈,热闹得很。

许是因为天天在外头跑,田大强黑瘦了许多,精神却很好,说起话来也是滔滔不绝的,当然都是说庄子的事。

庄稼都种下了,水渠也挖好了,荷花送去的药材苗也都种下了,院子盖好了,正在粉墙,还有些家具没打好,山上打出了几口井,荷花的暖房都盖好了,又买了几头牛几头猪,鸡鸭鹅都抓了各多少只,如今庄子里很有个样子了,最晚过了中秋,家里人就可以搬过去了。

田大强说起庄子来连眉眼都带着笑:“这庄子买得好,山上的土都是黑油油的,又细又肥,我看着种四五年都不用上肥了!今年头一年就长得嗖嗖的,等秋后卖粮肯定能卖上不少钱!”

到底是农户出身,田大强好几年没种地了,这一下子有了这么多地可以种,颇有一种扬眉吐气的自豪感。

周氏听着也高兴,跟翠花和杏花一个劲儿问个不停。

荷花却听出了点儿问题,问道:“爹,那你回来了,庄子上那边谁管着呢?”

田大强这才发现自己忘了说了,赶紧说道:“嘿,忘了跟你说这茬了,咱头一回去的时候没注意,其实附近山上住着不少人家呢,一开始雇短工的时候,我瞅着有几个人挺老实的,就问他们愿意不愿意来帮忙,有愿意的也有不愿意的,还介绍了几家人过来,种地这一块咱是不用多操心了,铁牛他们几个办事踏实着呢!除了这几个人,还有你老姑送的几房下人……”

说到这里,他偷偷看了看周氏的脸色,说道:“是芳儿买来的,卖身契也给我了。”

周氏这才明白是咋回事,不禁面露忐忑:“这……能行吗?咱就是普通人家,咋还用上下人了?”

之前荷花看她带两个孩子太累,想帮她雇个人帮忙做饭和收拾屋子,她都不肯,一听说庄子那边还没等住上,就已经有下人在打理了,不由得心里不安。

田大强挠了挠头,解释般地说道:“我一开始也觉得不好呢,可听妹夫说,这庄子太大,咱自己家里人肯定照顾不过来,他家里也是搬了新家,实在收拾不过来,才买了下人呢!芳儿和妹夫他们俩买了好几房人,看里头有几房是以前管他们庄子的,就给咱送来了。”

看周氏还是觉得不妥的样子,田大强小声说道:“听说是县里有个大户人家,老爷子没了,几个儿子闹着分家,卖了许多下人,有不少人都是妻离子散的,爹娘儿女都不得不分开呢!芳儿是个心善的,看着可怜就买了好几大家子,给咱送那几家都是拖儿带女的……”

他越说,声音越小:“我寻思着,咱山上大,多养几个孩子也不算啥,无非就是多几张嘴呗,再说那些孩子,往后也能给闺女们当个丫头,陪俩小子玩啥的……”

荷花听到这里,心里早就明白了,这个老爹是看人家可怜,这才收留了那些下人。

梅花从小被卖,这件事一直是田大强和周氏心头的痛,再加上后来荷花也差点儿被卖了,所以这夫妻俩一听说谁家不得不跟儿女分离,心就一下子软了。

周氏本就是个善良的,前不久又出了五宝那件事,如今一点儿都看不得谁家孩子没了父母的事,听到这儿立刻改变了主意。

“他爹,咱家的事都是你说了算,你定了留下就留下吧,那庄子那么大,往后事情多着呢,多几个人帮忙总是好的。不过人家虽然是下人,那也要对他们好好的……”周氏细细地说道。

田大强原本怕周氏不愿意买下人,听周氏这么说顿时松了一大口气,笑着应道:“你就放心吧,我是那种苛待人的地主么?”

一句话说得全家人都笑了起来。

提起那几房下人,田大强感慨道:“到底是大户人家出来的,办起事来真是那么回事,来了几天我就轻省多了,这不把那边安顿好了,就赶回来了。”

旁人倒还好,荷花对管理这一块很感兴趣,一个劲儿地追问起来。

田大强就跟她详细地解释,那几个管家是如何分工的,谁管哪一片的庄稼,谁管药材田,谁管池塘,谁管那些雇工,谁管着买办这一块,谁管着迎来送往,连那几个媳妇也没闲着,厨房里做饭,田地里送饭,打扫卫生收拾院子,谁负责带孩子的,谁又是负责教导那些大一些的孩子,往后如何做丫鬟做针线,如何干活,连半大小子都去砍柴喂牛喂猪的,一切都安排的井井有条。

荷花听得出来,那些下人感激田大强肯养活他们一大家子的子女,都很尽心尽力。

荷花本想着那山庄是自家住着方便些,没想到田大强收拾得比她预想得还要好。

正说得热闹,吴明进屋了。

他这段日子连考了好几场,人都熬瘦了,神情也憔悴了不少,一回来就被荷花打发去洗漱休息,所以这会儿才进屋。

吴明一进屋,翠花和杏花就围了上去:“小明,你考得咋样啊?”一副迫不及待的样子。

吴明伸手接住了正往自己怀里扑的小七,又看了荷花一眼,微笑着说道:“还好吧。”

周氏看他似乎不想多说似的,赶紧叫了小七回来:“哥哥才回来,正累着呢,乖啊,别闹哥哥。”

小七却不肯撒手,搂着吴明的脖子咿咿呀呀的。

荷花看见他口水淌得老长,生怕他弄脏了吴明的衣裳,忙伸手接了过来。

“考上考不上的,都没啥,小明今年才十四,就算这次没考好,还有明年,后年呢!”荷花这话像是宽慰吴明,又像是开导田大强等人,“慢慢考,总有一年会考上的。”

周氏他们想起顾开元,快三十岁了才考上了秀才,颇以为然。

吴明看他们误会,也不解释,坐在炕沿上跟大家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