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不要再取些摆件?”王德贵小声说,“毕竟陛下会来——”
白锳摇头:“不可,这里是冷宫,不能坏了规矩。”
规矩还不是皇帝说了算,王德贵心里说,神情更加恭敬:“是,您说得对,老奴失了分寸。”
白锳没有再说话,心不在焉,王德贵便也不多说,告退出去。
“您好好歇息,老奴就在外边守着。”
白锳躺在床上,看着花纹繁杂绚丽的帐顶,总觉得有些奇怪。
做梦不奇怪,人总是要做梦,梦境大多数时候也都会呈现小时候的记忆,小时候的环境,小时候的人,小时候做的事。
妹妹自然也梦到过。
梦里妹妹的脸都是模糊的,现在回想也是一片模糊。
只是,为什么这次梦里那双眼会如此清晰?
清晰的不像梦境,清晰的有些吓人。
白锳攥住手,察觉异样,将手张开,原来还捏着一片花蕊。
花蕊嫩黄,在昏昏帐子里若隐若现。
她再次攥住手,将花蕊揉烂。
……
……
周景云睁开眼,看到帐子内夜色已经浅淡,下一刻他向内看去,身边空空。
他不由坐起来,掀起帐子,濛濛青光中穿着细纱寝衣的女子站在窗前,乌发如水般散在身后,不知是视线昏昏还是秋日雾重的缘故,人若隐若现。
“你……”周景云开口,“这么早醒了?”
庄篱转过身来,雾气散去,面容变得清晰。
“世子醒了?”她说,又问,“我吵醒你了?”
说着走过来几步。
周景云看到她穿着软鞋,走动悄无声息。
“没有。”他说,看了眼窗外,“我也是这个点醒来。”
视线看到走近的庄篱她手里拎着一张纸,其上有墨迹弥散。
他想起来,这是昨天她写的半张字,怎么看起来……打湿了?
“我起来喝茶,不小心打湿了。”庄篱说。
周景云哦了声说:“那今日再写一张,必然写得更好。”
庄篱笑着点头:“是,一定会写得更好。”
濛濛晨光中,她眉眼里都是笑意,闪闪发亮。
这么高兴啊,周景云反倒愣了下,他只是随口一说。
第五十九章 传告
因为今日要进宫见皇帝,周景云简单吃了口早饭就出门了。
天色尚早,御街上人不多。
监事院的门口更是人迹罕至。
与其他人的退避不同,周景云径直迈进去,让门吏通传见张择。
张择正在吃早饭,见到他笑说:“正要让人去找世子,世子竟然先来了,我们这算不算心有灵犀?”
周景云笑了笑没有接这个话,只施礼道谢:“多谢中丞,我家的事解决好了。”
张择一笑:“怪不得昨天半夜定安伯往我家拉了三车东西。”
周景云感叹:“能花钱买来的都是好运气。”
张择哈哈笑:“世子说得对。”
周景云也不再多留:“我这就进宫面圣。”
面圣么,张择含笑说:“那就不耽搁世子了,待世子高升了,再与你庆贺。”看着周景云要走,想到什么又唤住,从桌案上翻出一张卷轴递给他,“这是我们监事院新出的缉捕文书,世子多在外地行走,拿着看看,万一眼熟,可是大功一件。”
缉捕文书?周景云接过卷轴打开,一个女子的面容呈现。
画像线条简单,眉目也并不清晰,看上去似是随意勾勒。
不过仍能感受到这是一个美人。
说是缉捕文书,但没有写人犯的详情,甚至连名字姓氏年龄都没有。
“此犯逃走必然隐名埋姓,写不写名字不重要。”张择的声音淡淡传开,“且还会打草惊蛇。”
原来如此。
周景云点点头:“的确该如此。”在抬起头看向张择,“目前看并没有印象,我记下了,希望能助力中丞。”
张择的视线一直看着他,笑眯眯点头说声好,目送周景云走了出去。
看到海捕文书的瞬间,周景云没有异常的反应。
本也不可能指望这就能找到线索,只是他谨慎习惯了,任何一人都不放过。
门外有官吏抱着一个匣子进来:“中丞,这个月的铜匦密告整理出来了。”
张择看了眼官吏打开的匣子,皱眉:“怎么这么少?当年蒋后手里的铜匦密告一日就有这么多,难道在世人眼里,我不如蒋后的那些酷吏吗?”
张择的声音不大,说话时还带着笑意,但就是这笑让人遍体生寒。
送来密告的官吏战战兢兢。
“中丞这段日子没在京城。”他机灵地说,“大家只想等你回来。”
这样吗?张择似笑非笑,眼神阴沉,一语不发,厅内气氛凝滞。
“中丞。”另一个官员想到什么,忙从袖子里拿出一封密信,“余庆堂投来的密告,必然是大案。”
余庆堂是京城一家典当行,最初的东家是范阳卢氏,国朝更迭,盛衰起伏,主人也几经易手,到了大周已经成了一间很普通的门店,东家也不是名门士族,而是一位叫蔡松年的商贾。
原本也不起眼,不过随着新帝登基,监事院重启密告铜匦,余庆堂在张择这里有了名号。
它时常投来密告,告的还都是权贵望族,且不是那种听说说过什么话之类风闻告事,而是有详细记录,什么人什么时候在哪里说了什么,身边有什么人在,甚至吃了什么喝了什么茶都有,更严谨的还有此人往来账目,隐秘田产。
比监事院密探探报的还要详细。
按照这样的举告,一抓一个准,一抓一串,省时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