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纯白恶魔(217)

曾经被人类背叛过的“理性”背叛了人类。

血族的獠牙和秘族的利爪落在了活人脖子上。

“联合会政府”变成了“人类联军”,随后变成了“反抗军”。

最后变成了“病毒军”。

人工智能拥有黑晶制造的躯体,能完全压制人类火种,祂们像免疫系统一样清理代谢着火种和黑晶。

特高危岛这座监狱,居然成了人类最后的堡垒。

在这里,末路的白恶魔带着他的亡灵之海和三个活鬼,重启了只修复了一小部分的“大法官”……只有人工智能部分,虚拟人格依然在沉睡。

大法官模拟了兆亿种算法,只模拟出了一条出路。

“时间。”那声音是乌鸦熟悉的音色,语气却只是平平板板的机械音,“新的世界秩序已经形成,人力无法反抗,只能等待它自然腐败。”

“可是凡人不能永生。”

“是的。”

“等世界腐败了,文明也早就断代了,我们是不是能算新物种了?”

“可以这么理解。”

“唔……我有个一直没用过的火种能力,或许可以试试。”

五百年后,黎明时分,乌鸦的意识从翻滚的旧日里挣脱,想起了他的“前生”和“亡灵之海”去了哪。

他用了一次从妹妹那里得到的“奇迹”。

第104章 海啸(五)

乌鸦——EHA003,取回了曾经的文明寄放在他灵魂里的“行李”,感觉呼吸困难。

它们有十万大山那么沉,把他挤压成了一根头发……一根蛛丝,身不由己地飘着,一口气就能吹断。

有那么一瞬间,乌鸦在没人知道的地方软弱了片刻,他不想睁眼了,反正在这个鬼地方,睁眼也看不见朝阳。

然而装死未果,大概是察觉到他呼吸频率变了,他的手被人重重地攥了一下。

对于迷迷糊糊浅睡眠的人来说,握一下手是温和有效的唤醒方式,可惜对方实在不怎么温和。乌鸦激灵一下被扯回现实,倏地睁开眼,落到了昏黄灯光下、一双琥珀色的眼睛里。

不知道是不是巧合,乌鸦告别旧世界最后的记忆里,是三个“无赦鬼”目送着他的目光。

而今他孤身一人抵达终点,又有数百年后的一双眼睛来“接机”。

怕他迷路似的,这双眼睛如净度极高的宝石,虹膜上仿佛有传说中的“刚性火彩”,照着他长途跋涉后、满身满面的风尘。

乌鸦也不知是呆住了还是压根没醒,足足盯着加百列的眼睛看了一分钟。

加百列脸上本来压抑着怒气,仔细看大概还有一点惊恐,然后他那铁钳似的手就在这一分钟里缓缓松开,人有些不知所措地晃了一下,好像想躲开,又犹豫着没舍得。

加百列的怒气被清空了九成,反应慢半拍地缓缓睁大眼睛,想起了在安全署喝到的那管血。他低下头去闻乌鸦的手,没有他想象中的墨水味和迷迭草香——乌鸦洗过了,之前在地下城还喷过大量的外用除味剂——那手上只是多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擦伤。

鬼使神差地,加百列在他指尖的伤口上舔了一下,两个人同时一震。

差点把乌鸦吞噬的记忆从哪来落回哪去,他彻底醒了。

加百列的喉咙轻轻滚了一下。

然后两个人同时动了,乌鸦猛地把自己撑起来,加百列的呼吸蛇信似的从他身上擦过,几乎爬到乌鸦脖子上的时候,加百列的嘴唇被一只手挡住了。

乌鸦:“这个不行。”

加百列凝视着他,顺势贴上了他的掌心。

但乌鸦没缩回去,只是静静地看着他,掌纹被湿润的触感描摹着,直到纹路断裂处——

加百列终于眨了眼:“为什么?”

乌鸦沉默了一会儿,不是不知道说什么,主要肺里气不够,他得攒点力气才能说出长篇大论来。

他看着加百列,感觉最早把命运形容成轮子的人真是个天才。

历史就是个循环往复了无数遍的坑,前人摔完后人摔,人类摔完血族摔。每每还能推陈出新,摔出新花式。

“无赦鬼”的时代过了好几百年,教训一点没留下,倒是“技术”更成熟了。

加百列作为血族最精心的设计,跟当年被简单粗暴灌入黑暗生物血肉的“无赦鬼”看起来不太一样。他应该是以梵卓家族那个“药师”的血族天赋为蓝本创造的,里面增加了许多乌鸦不想知道的没必要科技。

但底层原理看来还是一样:活人的身体始终无法承受来自“阴影”的血族污染,这种污染会带来巨大的痛苦。

从这个角度说,加百列大概算个“无赦鬼pro”。

只有作为“阴影”反面、与黑晶同源的火种能稍微缓解。

所以地下城初见,加百列就喜欢黏着他。

“其实白晶……呃,他们叫什么来着?”乌鸦过去和现世记忆有些混淆,“算了,你听得懂就行——就那玩意,对你效果更好吧?当时怎么没留下那个鬼偶?”

加百列没回答,并且完全忽略乌鸦岔开话题的反问:“为什么不行?”

乌鸦叹了口气,不愧是天天惦记屠神的天使长,一身反骨,搭好的台阶送到脚下就是不走。

他往墙那一侧挪了挪,很艰难地腾出了一个人的位置。这张单人床的宽度大概也就一米二三,乌鸦睡得乱七八糟的头发就全给占满了,腾出这点空间实属不易。

乌鸦:“要上来躺一会儿吗?”

加百列果然一顿。

乌鸦其实早发现了,加百列只会在别人缩起来的时候咄咄逼人,他像嗅觉灵敏的小动物一样,专门往散发着“不要过来”气味的人跟前凑,对主动靠近的东西反而会本能退避,大概因为他经历有限,不“怕他”,必定是“想害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