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平乐·山居(222)

作者: 丁晗 阅读记录

“哎哟那可好。”张氏称赞:“现在越发周全了,正好让悦儿带路。”她闺女也闲着,只是到底有个亲疏远近。

四人送柏苍到村口,大路上人来人往却不见出山来的人,催促他赶紧去追。

目送人走远往主家走时,看见孙子小丰收蹦跶,李有田呵斥让回家去。

小丰收嘟着嘴,“我们就在这儿玩,不往门口去,也不挡路。”

村里但凡有个红白喜事,甭管大小,小孩子都喜欢聚在主家门口玩,若是那等成亲或者得了儿孙的喜宴,会给孩子们散些喜糖、花馍,因此但凡谁家做席,小孩子都往那家院外玩耍。

李有田冷脸,“家去,吃饭的时候我叫你和你姑姑。”

当着一众小伙伴的面儿被爷爷呵斥,小丰收红着脸要哭不哭,赌气道:“回就回,我自个在家吃饭。”

顶了一句嘴,怕被揍,一溜烟往家跑。

李娟儿在家看门顺道做点针线活,她已经是大姑娘,亲事虽没定但也有眉目了,出门往人多处挤不大合适,这会儿正坐在院里晒着太阳纳鞋垫。

见侄子跑回来,眼红脸红,以为被别人欺负了,起身道:“谁欺负你了,咋哭了?”

小丰收是委屈,可也不很伤心,道:“爷爷不叫我在路边玩,姑父来了,还给我五文钱哩。”说着掏出铜板。

虽已出正月,可柏苍给的,李娟儿一想就知道是压祟钱,五文不算很多,但也不算少,很多人家过年走亲戚给小辈压祟钱都是两三文,五文的压祟钱很出挑了。

不过她的关注点不在这,更关心自己的手帕交,拉过侄子仔细问:“你叶姑姑呢,见着没?”

“没见人,就姑父一个。”小丰收才七岁,说话没啥逻辑,东一句西一句,想起一句是一句,不过也不妨碍串联。

想到叶儿会来家,李娟儿拉着侄子安慰了一回,喂着喝了些水叫人去村口等着,“接叶姑姑来家,要是去悦儿家你陪着一道。”

小丰收很乐意帮大人跑腿,颠颠出院子往村口跑。

柏苍快步赶上大队伍,拉了谢烨说自己的打算,谢烨也没直接拒绝,只道:“那明儿我搭车去县里。”她必要去县城的,留在村里没啥重要的事儿不说还可能沾是非。

“让承平哥陪着你来,有人还需你见上一见。”

一行人到镇上休整,不过也是找了茶棚坐着歇,再往那小食肆吃上一大碗热乎乎的面,免费灌一肚子面汤,吃饱喝足继续赶路。

谢烨带着纸钱香烛以及给谢家、李家的礼返回上南坡村。

远远见路口蹲了个人儿,眼见的在打瞌睡,东摇西晃,赶在下一秒摔倒前堪堪摆正身子。

还以为是玩耍的,想着走近了让孩子进村去,困了就回家睡,这在村口又是大路,万一被拐子骗走······

“叶姑姑!”

小丰收困得哟,蹲在路边抱着膝盖头枕胳膊打盹,好几次差点扑倒,将将醒来看一眼大路,直接瞪大眼睛,好半响才喊人。

蹲太久腿都麻了,起身时终于扑倒在地。

谢烨快步过去拎着衣领将人拽起,问道:“等多久了?困了就回家呗。”

“姑姑叫我等你,姑父还给我压祟钱了。”小丰收跺着脚,还伸手要帮忙拿东西。

“你带路。”谢烨捏了两个糖块给他,让他带路,自己背背篓提篮子,篮子里装着去祭拜的东西,边走边打听谁过世了。

小丰收噙着糖叽叽咕咕说起来。

去世的是上南坡村一位姓曹的妇人,与文氏还有点交情,已经过世好几天了,今天吹吹打打明天就下葬,现在去祭拜也不算晚。

弄清楚如何称呼,谢烨直接去主家,背篓放在院外路边让小丰收帮忙看着,她自己提着篮子进去。

院子闹哄哄,坐礼桌前聊天的人一愣,继而有人起身接她,引她往屋里烧纸磕头。

谢烨也见到了主家人,只是她跟人不熟,而且人也正伤怀,祭拜后她推辞了留饭直接出门。

张氏送她出门,特意交代了一句:“悦儿在家呢。”

谢烨和小丰收去谢家,谢家院子静悄悄,洒扫的却是很干净。

“悦儿姐姐,叶姑姑回来啦。”

她还没咋,小丰收已经跳过门槛朝院里喊了。

谢悦正在上房东屋,听着人声出来就见两人站在院门口,又惊又喜,下台阶招呼人进屋,“小姑姑出山了,快进屋。”

接了人往上房走时,低低道:“太奶奶不大好,不喜欢闹腾。”

谢烨将给谢家的礼提出来,只道明儿还得去县里,今晚先在张婶儿家住下,还问谢悦有没有要带的东西。

一时说了话,谢烨便带着小丰收去了李有田家。

李娟儿早早准备了,茶水不说,连饭都做好了。

谢烨笑道:“在镇上吃过了。”

“再吃点。”李娟儿拉着她坐,要去盛饭,“我都做好了,多少吃点。”

谢烨随她去灶房,见炒了两菜,煮的糜子粥,“盛出来放着吧,晚上吃。”她这会儿也确实吃不下。

见李娟儿瞪人,摆手道:“我,你还不知道,哪会跟你客气,是真吃不下。”

小丰收在一旁蹦着跳往锅里瞧,谢烨摸着他头发,“糜子粥,吃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