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山居(257)
老天爷哎,这还是自己头次被夫子夸,感受到头顶轻柔的力度,小丰收立马变成星星眼,被柏青拉着出了谢家院子,还觉得晕乎乎,好似做了个美梦。
“小,小叔叔,夫子夸我了。”
听他声音都在哆嗦,柏青翻了个白眼,背着手道:“那不是夸奖,那是叮嘱。”
可怜见的,这小子是学堂里年纪最小的,坐不住偏还被家里人硬逼着好好听学,手小握笔写字也不成,初时家里给准备的都是大狼毫,每次写的那课业哟,全是墨团。
承平哥看不过去,就看着他一遍又一遍的写,直写到手疼哭喊,才在所有描红里选几张最好的让他帮忙交给夫子。
即便比别人多写了几遍,也挑了最好的,可依旧是墨团,夫子便觉得他可以不用心,偶尔念叨两句,因此,小丰收招来好多嘲笑。
后来他和小丰收熟悉了,也敢和承平哥说话,这才帮忙诉苦,笔太粗握不住,甚至还给小丰收送了一支细猪豪笔,小丰收的课业这才从墨团进化成能看出字形的模样。
柏青只觉小丰收可怜,现在见人将和颜悦色的叮嘱当夸奖,梗了一下,虽点破了真相,却还是安慰道:“不过今儿谢爷爷确实好说话,你就当他夸奖吧!”
“嗯!”小丰收原地蹦了几下,小跑跟上去,叨叨咕咕说起去集上买啥东西。
两人一个背手装稳重,一个连跑带跳像猴子,说说笑笑回家。
家里人也没觉得两人出门一趟,只看到人在院子转悠,凑到背篓前瞎帮忙。
柏松觉得弟弟太过热心,道:“你带着丰收去背书,大清早背书最合适了。”这话可是大嫂说的,虽然他也不知道为啥大清早最合适背书。
别说小丰收讨厌背书,就连柏青这个喜欢学习的,这会儿也不大想背书,肃着脸认真道:“下晌和谢锦他们一道写课业,到时候一起背,大家一快背,快。”
见弟弟不是喊着叫着不想背书,反而说起下午下学写课业,柏松便觉得欣慰,感慨弟弟懂事了不少,现在也不觉得两人瞎晃悠是浪费时间。
天色尚早,东边红晕还未散去,柏温等人或背背篓,或挑担,柏松赶着驴车,一道往镇上去。
集上最好的位置不用想,早早就被货郎、小摊贩、有铺子的人家占了,他们卖野物肉,也不用多好的位摊位,只要赶在人多的时候摆出来就成。
现在出发,不过是想着和铺子、摊主们换点东西,能换多少是多少。
柏青、小丰收跟着一道出门,李承平回头时见两人跟着,呵道:“家去,等会儿吃了饭早早去学堂。”
柏松不想弟弟读个书养成肩不能挑手不能提的性子,乐得见弟弟知晓家里的生计往来,笑道:“没事儿,还早呢,待会儿到镇上看着四哥他们摆好摊,我再带他俩回来,来得及。”
学堂是辰正上课,现在才卯时两刻,到镇上要不了两刻钟,回来时他赶着驴车更快,一刻钟就能到家,完全赶得上去学堂。
见二哥帮自己说话,柏青咧嘴一笑,拉着小丰收小跑着超过驴车,“我们先走,到集上给你们占位。”
板车上放的箩筐多,虽有驴子拉也跑不快,一行大人就看着两孩子跑到车前面。
李承平还担心两人跑太远不安全,远远喊道:“跑慢点。”
柏松乐呵呵赶车,搭话道:“男孩子就得知事儿,要因着念书养成个不识五谷的性子才可怕哩。”
柏温夸小堂弟,“我看小青念书这几个月长进不少,以往皮得哟······”
听这话,李承平哈哈大笑,乐道:“那是丰收更皮,衬得小青懂事儿了。”
一行人赶着路说说笑笑,出村上了大路,与一道去集上摆摊的熟人搭话问好。
越靠近镇上,路上人越多,远远就能听到喧闹声。
柏青踮脚看了看,拉着小丰收在路边等大人。
说是他两先去帮忙占摊位,可摆摊的都是大人,人见他俩孩子不当回事儿,即便他们站在好位置上也会被人驱赶,还不如等大人一道走。
柏松见弟弟没带着小丰收横冲直撞,暗自点了点头,是真懂事儿了!
可惜,不过一刻钟,他对弟弟的所有认可、表扬通通作废,甚至恨不得时间倒退回到出门前,他得狠狠抽自己两巴掌。
他到底是凭啥觉得弟弟懂事儿了啊?他咋会有这种不正常的认知呢?
早在觉得弟弟热心太过的时候就该想到啊,他是没带脑子,只身体出山了吗?
柏松拉着脸盯着犟种弟弟,很是怀疑自己。
柏青却是梗着脖子双手抱臂不搭理人,只道:“我跟谢爷爷请假了,不信你问小丰收。”
小丰收还不知事态严重,只觉得大人要带他们回家不能逛街,连忙举手作证,“是真的,我和小叔叔早上一道去的谢家,夫子答应我们今儿可以不去上学。”
“你们?”柏松挑眉。
小丰收重重点头,”是的,我们!”
柏松立即去拧弟弟的耳朵,“你逃学就逃学,为啥带着小丰收?”
将弟弟耳朵扯得红彤彤,又给屁股上来了几脚,才转身对小丰收笑道:“我们小丰收可是好孩子,懂事了,走,咱们回家,不跟你小叔叔那个混账一块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