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山居(263)
谢老太爷的意思是,柏温能开口叫自家孩子,那定是拿他们自己的肉,不会让李家吃亏,他不让孩子去,倒显得见外。
此外,一行人吃住都在李家,他谢家可是正经亲戚,没法邀请人来留宿,吃顿饭还是成的。
因此,谢铮的另一目的就是请人傍晚去自家吃饭。
柏松听他说明来意,笑道:“这雨得下好几天,放心,有去你家大吃大嚼的时候。”说着将烤好的肉串递过去。
谢铮不好意思,接过分给了几个弟弟,“小丰收呢?”
柏青正自己烤茄子,道:“放心,他有的吃。”
好巧不巧,这话被端着碗来的小丰收听见,他就站在柏青身后,“小叔叔,我的烤肉呢?”
呃······柏青僵了一下,转头笑道:“快了快了,四叔烤好的这把给你吃。”
小丰收嘟着嘴哼唧,“还得给奶奶和我娘留。”
“多着呢,够吃。”柏温用下巴点着一盆肉串,“灶上还炖了排骨,待会儿你们多喝点汤,多喝骨头汤能长高。”
到底不是自家的肉,小丰收不好闹腾给谢锦他们脸子看,便嘻嘻哈哈吵着闹着一道吃。
谢锦他们也没吃多少,一人估摸就六七串,谢铮便带着人要走。
柏松留都留不住,只得陪着他一道去上房正堂。
谢铮又说了回晚饭去他家吃的事儿,李有田板着脸道:“你爷爷就是个死脑筋,去你家吃能咋地?”
“这不下雨正好闲着,往常忙的时候哪次不是李爷爷您家招待,您和张奶奶一道来。”谢铮赔笑。
李有田自然不会跟个孩子过不去,挥手道:“再说吧!”待人走了却是感慨,“一转眼,阿铮就长大了啊!”
现在说话办事,跟去年这时候完全是两样,可见在山里不仅学了打猎的本事,为人处事也长进了不少。
别说谢钰、谢锦,就是谢锋都觉得没吃好,刚尝出了味儿就要回家,心里不大乐意,可太爷爷让大堂哥做主,他们就得听大堂哥的。
柏青知晓他们没吃尽兴,可他也不好做主留人,家里好些人呢,不过·····
这天下午,学堂的孩子们欢乐的像过年。
因为柏青带了一大包烤馒头片,带着肉香味儿浸了油烤得微微焦黄的馒头片,还是热乎的,试问谁能拒绝?
小丰收为此很是不乐意,早在柏青让他娘帮忙切了四个馒头沾着盆底的调料烤时,他就纳闷,“烤这多吃不完,我娘说炖排骨都剩下了,咱们晚上得吃剩饭。”
“不怕。”柏青蹲在木盘前,拿馒头片沾调料后串在竹签上,馒头片大,穿了两根竹签,“带去学堂,分给同窗。”
小丰收嘟嘴,“你是不是还惦记着谢锦他们?咱两不是最好吗?”
“咱两是最好,我这也不是单给谢锦他们,学堂里的都是咱们同窗,得友爱同窗。”
见他说得头头是道,小丰收嘟囔:“我才不信,你就是担心他们没吃尽兴。”
没想到被小丰收看穿,柏青吐了吐舌头,“行啦,下午我四哥他们要去谢家吃饭,我带你一道,你要觉得气不过,就吃回来。”
听这话,小丰收握紧了拳头,“成,这可是你说的啊,别到时候又嫌我吃的多丢脸。”
“不会!”
因着柏青答应带他去谢锦家蹭饭,小丰收也没找事儿,还特意帮着给同窗分馒头片,“一人一片,每个人都有,别挤别挤······”
一帮孩子欢呼着,一人一个馒头片细细咬着吃。
这沾了烤肉调料的烤馒头片就已经很好美味了,纯烤肉得多好吃呀,孩子们想象着、渴望着。
有些孩子想到自家换了野物肉,只是晌午还没来得及做,咋呼道:“我家换了肉,等明儿让我娘也烤来吃。”
小丰收跳起来,“那要是你家肉不够,还来换,四叔他们带的肉还剩了些在房梁下挂着呢!”
“你家还有啊?”有孩子羡慕李家肉多,有孩子惊诧,又卖又换又烤,还有得剩,那平日里柏青在家是不是顿顿吃肉!
因着有此一出,第二天去换肉的人更多啦,都是经不住自家孩子念叨烤馒头片好吃想尝尝烤肉滋味的家长们,当然此是后话,暂且不提。
待谢老头来给启蒙班的孩子上课时,刚走到门口就闻到香味,看了一眼挤眉弄眼的孩子们,咳了声正色讲学。
小丰收惦记着事儿便觉得下午的时间过得尤其慢,其他孩子却觉得快,因为还没来得及细细回味,肚子就饿了,又到下学回家的时间啦。
柏青带着小丰收和谢家子弟一道去谢家,小丰收满肚子都是要狠狠吃的决心。
上桌时,没见到谢锦他们,只何奶奶、悦姐姐陪着他和小叔叔,小丰收不由伸长脖子看向门外。
“小青、丰收,咱们吃吧。”何氏招呼两人动筷子。
“伯娘,就咱们四个人,不讲究那些了,随意些。”柏青说着扯了扯小丰收的衣服,示意他拿筷子。
小丰收只得压下心里的疑问,安静吃饭。
谢家上房正堂摆了一桌,谢老头带着谢怀仁陪着以柏温为首的白云岭山民,谢铮在一旁斟酒,所以这才单给不能喝酒的柏青、小丰收另准备了一桌。
因为还要写课业,柏青、小丰收早早吃完就离席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