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平乐·山居(311)

作者: 丁晗 阅读记录

谢烨用锥子挑灯芯,火苗在她的拨弄下摇摇晃晃,落在墙壁上的高大人影跟着晃了起来。

她心下嘀咕:难怪这人回来就像中了邪,眼带钩子不说,时不时得表现一番,活脱脱开屏的孔雀。

翠儿从后院出来往灶房瞄了一眼,跺脚后掀开帘子进正堂,搓着手往东间去,“大哥是准备当灶头把式吗,又去灶房忙活了。”

“有现成的饭吃你还不乐意了?”谢烨丢下锥子将手压屁股下暖。

翠儿手搭炭盆上烤,哈气道:“要是能做的好吃点我就更乐意了。”

天知道,大哥做的饭也就剩个熟了能吃,没滋没味的,要不是有油泼辣子、猪肉臊子、菌菇酱做浇头,她是吃不下的。

“不过也好,日后嫂子你怀上了坐月子大哥都能伺候你。”

谢烨白她一眼。

翠儿却是不介意,笑嘻嘻跺脚。

她大哥的心思啊,家里谁不知道?也就是现在家里人多屋子少,赶明年给二哥起好新屋子,她就带着弟弟跟二哥一道住,到时候嘿嘿嘿······

亏得谢烨没有读心术不知道她的想法,不然非得拉着人收拾一回。

可老话怎么说来着,“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柏苍的主意还真被妹妹猜得透透,他就是打着先练好手日后好伺候人的念头,整整一个冬天,烧炕做饭喂驴,偶尔上山打柴下套得几只兔子给家里添新鲜肉吃。

甚至连年夜饭都是他带着弟弟妹妹做的,谢烨真是贴膘窝了一冬。

今年的正月,白云岭比从前热闹了不少。

除夕夜鞭炮声从午夜一直响到天明,元宵节家家户户挂了红灯笼,小孩子更是拎着家里糊的灯笼成群结队挨家挨户游灯。

柏青抓着最后的清闲时间当了回龙头,带着白云岭一帮孩子东家大门进西家院子出。

“正月不出,不动剪不铲”,过了元宵节年味儿依然浓郁,小孩子们跑着玩闹,大人操手闲聊。

不过虽不能干活儿,可不影响计划,准备今年起新房的人家拎了礼往曹老家跑,拗不过他们,曹老带人下河沟看黏土。

原本掏黏土的坡地已经很小了,掏到与山齐平就不能往里挖,得重新找黏土地。

本书由LK团队为您独家整理

一行人在河道转了四五天,不仅挑了好几处适合掏黏土的山牙子,还决定将下河道深潭处的细沙挖出来和着糯米浆黏土用来盖房。

吹来的风依旧刮脸,晴日却多起来,屋檐挂上冰锥。

柏苍带人将黄胥吏圈定的适合开荒的地儿给各家分了分,待冰雪消融大地解冻,各家就能安排开荒挖地了。

谢烨将白云岭祖训“开春不得进山打猎”重申,馋肉了想去逮兔子抓野鸡可以,但不能进深山猎大家伙。

不过还是得安排人在寨子附近巡逻,出山的路以及通往各宅在的山路附近都得清理,想吃新鲜肉的汉子争相抢巡逻清路的活计。

出了正月,柏苍筹组人手出山,这次出山,一则送弟弟柏青去县里书院上学,二是支应铺面开业。

白云岭各家甭管皮子山货,直接卖给他家也行,想在铺子寄卖也成,不过后者自家得抽成。

山里雪还未完全消融,出山路途可不好走,愿意出山的人不多,可自家好些东西得带出去,柏苍直接出工钱请人。

前前后后忙了七八天,出山队才启程。

家里一下走了三人,只留自己和翠儿,好几天的功夫谢烨没能反应过来,吃饭时还得叫一回阿松小青。

翠儿见她神色恹恹提不起精神,便提议去串门,“要不去看看大富嫂子?”

提起大富媳妇杨氏,谢烨想到了她家隔壁的刘小梅,问道:“小梅是不是快生了?”

“应该快了!”翠儿掐算时间,这都二月了,再有两天二月过半,刘小梅五月怀上的,应该快生了。

想到刘氏的做派,笑道:“要是生了,满岭都能听到刘婶儿的笑。”不过要生个女娃,估计刘家不会声张。

白日里两人才商量了第二天去串门,结果傍晚院门前行人匆匆,不一时春水、赵氏的身影也从门前闪过。

见谢烨好奇张望,马氏隔着院墙道:“应该是小梅生了,这头一胎没那么顺,估摸明早就能吃喜蛋了。”

喜蛋,山外人家不管是弄璋之喜还是弄瓦之喜都会给亲戚邻人相赠,可山里,只有生下男娃才送喜蛋,也只给亲近的人家送。

她家是吃不上刘家的喜蛋了,不过柏家有主事人,喜蛋一定能送到,马氏也是取个吉兆,才说了能吃上喜蛋的话,若是生个女娃,连个活路都没有哪还有啥喜蛋哦!

谢烨不知内里详情,只以为生了就送喜蛋,直到第二天早上还在期待。

“我们等等,这会儿去没生下来乱糟糟,站没处站坐没处坐,生下了我们再去。”谢烨准备了一包红糖,十个鸡蛋,劈了六根排骨。

两人吃过饭左等右等不见人来报喜,心里正纳闷,婴儿啼哭的声音传来。

谢烨皱眉,“才生下来咋就抱出来了,现在天还冷······”

啼哭声一直从山道上下来,越来越近。

春水冻得打哆嗦,可惜她顾不上,只得紧紧抱着包在袄子里的侄女,眼泪不争气的从眼眶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