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山居(318)
翠儿瞪眼,“天越来越热,再不吃地窖里也放不住,馊了!”
这几天肉从地窖拿出来,不用半个时辰就能解冻,再过几天估摸地窖的肉都冻不住了,还不赶紧吃。
谢烨挠了挠额头,“都怪你大哥,说了让他背点给你二哥小青吃,他就不。”
“大哥这不是觉得去朱叔家铺子买更方便么,再说哪能拿得上。”翠儿啃着猪蹄念念叨叨,“关键大哥也是心疼你,想你多吃点。”
要培育菜苗,还要处理地窖剩下的排骨鲜肉,谢烨彻底没精力迷茫了。
就在她带着翠儿种了五盆辣椒苗,正切肉炒臊子的时候,方氏上门了,还带了五尺布。
方氏是马铁柱从山外买回来的媳妇,拿手活计就是织布,为此马铁柱专门从山外买了一架织布机背了回来。
去年给各寨子帮工结工钱时拿来抵用工钱的布就是她织的,虽是粗布,可正适合山里人裁剪衣衫,耐穿。
今儿方氏带来的虽不是细棉布,可比粗布软和了不少,谢烨有些诧异。
“嫂子来就来,带啥东西,怪见外的。”
方氏将布放在矮几上,见她们姑嫂两围裙油手,笑道:“在灶上忙呢,咱们去灶房说。”
“前几日听说你精神头不好,想着来看看,一匹布没织完,拖到今儿才得了闲······”
方氏坐在烧火凳上帮忙添柴看火,一边同谢烨翠儿姑嫂两说话。
谢烨切肉拆排骨,翠儿站在灶台前翻铲锅里的臊子,鲜肉炒熟装罐里,有荤油淹着不怕坏。
“······那番椒炒菜味儿好,晒干捣成粉也好用,炒菜撩一点,油炸后调饭也香,我想今年家里多栽些,到时候你家的苗能不能卖我点?” 本书由LK团队为您独家整理
如果是寻常的茄子苗黄瓜苗,要几株也成,可那番椒是外邦来的种子,稀罕的很,方氏不好意思白要,再说栽种后还得跟人讨教如何拾掇,便想着出钱买些苗。
谢烨没应,只是问道:“嫂子准备栽哪儿,栽多少?”
自家院子开出菜地种不了多少,而且和大嫂一家公用一个院子,她不想因着种番椒吵起来,因此准备栽荒地上。
“我在河道看了一处地儿,开出来栽两行,顺道点一行豆角,多晒豆角干,帮工盖房时有得菜吃。”
见方氏心里有成算,谢烨也不多问,只让她到时候来家拿苗。
等人走后,翠儿兴奋地原地跳了三跳,兴冲冲道:“大嫂,还有番椒籽再种几盆吧。”
谢烨失笑,就算各家打算买辣椒苗,她也不打算卖。
当然,免费给各家送苗是有前提的,秋上辣椒收了甭管干湿,要想卖只能卖给自家。
到时候县里的铺子,干辣椒段、辣椒面都能摆上,还可以跟酒楼谈合作。
虽然日后山外人也会种,但至少今年明年能大赚一笔。
听着她的计划,翠儿张大嘴巴,良久才找回声音,“大嫂你还会做买卖?”
“也不是做买卖,就是跟县城酒楼食肆谈谈,能长期合作最好,不能合作一次性买卖也成,总归是咱们赚钱了。”
此时,谢烨还不知道给翠儿种下一颗种子,日后翠儿成了白云岭最厉害的牙婆,好些妇人都托她售卖山货针线活。
两人处理好家中鲜肉排骨,便开始修整菜园子。
柏温赶着牛拉犁上来将前后院全部犁了一遍,为了确保后院肥力,谢烨还将窝好的肥提前撒上,以至整个院子弥漫着一股臭气。
后院去年种了玉米,收成很好,今年谢烨不打算种玉米了,还是种麦子,收获后磨面粉吃。
前院依旧是菜园子,辣椒也只种两行,方便家里摘菜做饭。
倒是河道的梯田,最靠近河道的两块全栽辣椒,万一到时候干旱,浇水方便,上面几块依旧种麦子。
各家都开始开荒挖地,柏家有牛,可以节省很多人力,不过地表的杂草荆棘丛还得靠人收拾。
因着马驴子放火烧菌子林欠得账,有人找到马大壮家,要马驴子给自家开荒干活抵账。
马驴子面上答应的好好的,结果第二天干活时不见人影,及至第三天还是不见人,马大壮指使儿子找了找,然后放话“人跑了”。
马驴子跑了!
白云岭众人不大相信,先不说他有没有钱在山外立住脚,就是这会儿他一个人出山,也会碰见柏苍一行人,能跑哪儿去。
不过一连五六天没见人影,巡逻队往附近对子房去找也没见人,众人终于认清现实,这个放火烧菌子林害大家伙少了一笔进项的懒蛋真的跑了,也不知跑哪个寨子去了。
同在一个寨子生活了几十年,谁不了解谁啊,就马驴子放火烧菌子林那事儿,大家是气他恼他,也算清楚账让他赔,但真没想着逼人。
毕竟就马驴子那懒样儿,再过个十年八年估计也赚不到一百两,就想着借着干活抵债的由头让这人转转性子,可别再好吃懒做不干正经事儿了。
结果人现在跑了,真是狗改不了吃屎烂泥扶不上墙!
冰消雪融,大地彻底解冻,曹老也开始忙碌,谢烨专门安排了五个汉子去帮忙挖陶土。
岭上孩子在他家院子跟着柳童生识字念书,晴天就在当院,雨天挪到草棚下,柳童生清楚自己水平,也知道这些孩子就是为了识字会算数,教学并不严厉,下晌放学时间也早,孩子们便跑去河道玩,有几个对做砖瓦很感兴趣,曹老也不藏着掖着,手把手教如何摔胚,如何切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