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清平乐·山居(6)

作者: 丁晗 阅读记录

小文氏疼得呲牙咧嘴,却不敢揉腰,只能赔笑。

“看好锋儿钰儿,磕了碰了小心你的皮。”

“看着呢。”小文氏笑送婆婆出门,转身回屋时笑意落下,呲牙咧嘴揉腰暗骂。

文氏得了主意,连忙回上房。

*

李有田带着大夫来时,已经午正。

牛大夫把脉后,斥责道:“本就受寒,不好好照顾,本来吃五天的药能好非得多花钱你们才舒坦!”

张氏没接话,只眼神示意丈夫给大夫出诊费。

何氏问道:“高热不退,有没有法子······”

“有,你舍得出钱?”牛大夫翻弄药箱,头都未抬。

“啥法子?”

“扎针。”

“那就扎,早扎早好,孩子少受罪。”李有田斩钉截铁道,说着就从胸前掏钱袋。

谢怀仁拦住他,道:“哪能让你再掏钱,这次诊费我来。”

见两人撕扯,牛大夫没好气道:“出去吵吵。”

最终,还是老谢家掏了诊费药钱。

昨日已经是李家请牛大夫,今日老谢家再不掏钱,说不过去。

傍晚,老谢家灶房没开火,文氏早早锁了灶房门。

从地里回来的几个孙子孙媳见院子一片安静,相视一眼各回后院各自的屋子。

老谢家人口多,谢老头、文氏老两口住正堂东间,西间是两个还未成亲的孙子住。

儿子儿媳带着曾孙住前院东西厢,成亲的孙子孙媳住在后院厢房。

灶房由文氏管着,每日吃几顿吃什么都由她做主。

但凡心气不顺,文氏就停火锁灶房门。

这些年大家都习惯了,小的自有爷奶照顾着,泡点面糊糊吃些核桃干枣也能睡得着。

至于谢老头、文氏,点心就茶水,美滋滋。

地里忙活一天的孙子孙媳却是不行,晌午吃的饭,太阳还没下山就饿了,哪能撑得过一整晚。

这晚,老谢家成亲的没成亲的孙子都不大好过。

前者忍着饥饿还要被媳妇拧掐,好在有自己的屋子,能私藏些点心馍馍,就是不大够吃。

后者肚子咕咕叫翻来覆去睡不着,暗恼没个自己的屋子就是不方便,连带吃食都不好藏,遇见不开火的时日只能饿肚子硬抗。

谢烨是被院子的人声吵醒,睁眼看着灰蒙蒙的屋子,一时之间分不清是梦里还是现实。

听到动静,转头看去。

谢悦儿才掀开门帘,就对上迷茫的眼睛,惊喜道:“姑姑,你醒了,感觉咋样?”

“还,还好。”谢烨的声音依旧嘶哑,不过头重脚轻的感觉却是大为缓解。

“那就好,先喝药。”谢悦儿端起炕柜上的粗瓷碗,低低道:“饭在灶房,我去端。”

她这话说的很是气弱,谢烨秒懂。

不是端,是偷着端!

她又不是不知道老谢家的情况,喝个粥米粒都要数着分,就怕给她分多了,现在病了,能给她分饭才怪,巴不得一命呜呼呢!

坐起身接过药碗闻了闻,道:“先放着,麻烦扶我去茅厕。”

她可不想喝下的药又吐了,这病还得治,她又不是恋爱脑,才不要早早噶了呢,好死不如赖活着!

被谢悦扶着从茅房出来,一路出后院回屋时,见上房人影绰绰,谢烨心里泛起嘀咕。

谢悦看着她苍白的脸色干巴的嘴唇,咬着唇扶人进门。

“小姑姑,他们要把你嫁给山民。”

谢烨一惊,看向谢悦,见人不似说谎的样子,想到热闹的上房,“所以上房是在讨论我的嫁妆喽!”

谢悦从小炉子上的陶锅里舀了一瓢热水倒木盆,洗了洗布巾拧干递过去,低低道:“没,商量要多少聘礼呢,我爷爷拦着不让要,被太奶骂了。”

谢烨呲牙,接过布巾擦脸,末了道:“商量出结果没?”

“没,太奶想要十两,太爷爷不说话,我爷爷觉得太多了,咱家又不卖闺女······”谢悦的声音越来越低。

老谢家是不卖闺女,人那是守礼,自诩诗书传家,嫁女六礼一项都不能缺呢!

哼,谢烨冷哼,“帮我倒点水漱口。”

今儿头不疼了,见到病歪歪的谢悦,她才有心思好好想想这老谢家。

小说中,谢怀民、塔娜从北疆回来,没几天就拉肚子,都以为是水土不服,可看到经年累月吃药还病歪歪的谢悦,谢烨突然觉得,可能原身爹娘的死另有蹊跷。

要知晓,最开始水土不服的只是塔娜,按理说谢怀民本就是汉人······

“悦儿,你现在还在吃药没?”

“这段时日没吃了,爷爷说总吃把胃口伤了,还不如吃好点养养胃。”

谢烨靠着炕柜坐着,手指点着床褥,思绪翻飞。

小说中作者没交代,可能是bug,可能是伏笔没回填,她现在身处现实,有些事儿不得不防,尤其是李娟儿娘要带她走时,谢老头的眼神。

别误会,可不是什么心疼愧疚忏悔,那是下了某种决心的坚定不移!

更何况,小说中,作者毫无预兆地写死谢怀民夫妻,又用了大幅笔墨描述谢老头文氏的伤心欲绝和懊恼。

当时看小说,她只以为懊恼是因为没及时请大夫,现在想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