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公子有所荼谋(重生)(120)
“如今朝堂波云诡谲,姜鹄的事情虽说看着只关系到他们一家的安危,实则朝中重臣一个都跑不掉。”
“若姜鹄被陷害事情成真,那么下一次被下黑手的,保不齐就轮到我们谢家。”
“你们也知道,父亲在朝中是位难得的中立之人,是两拨甚至三拨人都想拉拢的对象,难保会对父亲下手。”
“我做与姜家有益之事,他人谢家有难,以姜鹤的性情,也绝对不会袖手旁观的。”
见两位丫鬟神情皆有所动摇,谢荼又加上一剂强心剂道:
“谢芸的事情,若不是他在外头相助,咱们也不会这么顺利就将她赶走,这也是还他一个人情。”
果然,听完谢荼的陈述,典心和吟心两人眼中的警惕之色淡了不少。
尤其是典心,厌极了谢芸,当然对姜鹤的帮助感激涕零。
她不住道:“姑娘说得对,姜小公子助我们一回,我们也帮他一次,吟心,还不快去送消息。”
吟心摇了摇头,无奈地推开房门走了出去。
姜鹤这家伙忙得很,吟心的兄长上门了两次,才逮住了姜鹤身边的陈全。
不过陈全很是客气,问明了时间地点之后,连声应下,小跑着往府里去报信。
等陈全再出来,便已经满脸含笑着答应了:“我们公子应下了。”
“这是天津卫的果子,公子说带回去给你家主子尝尝。”
陈全呲着一口大白牙,亲自送了他出门。
“天津卫的果子?”谢荼接过那一捧吃食,惊讶道,“姜鹤刚从天津卫回京吗?”
吟心点了点头:“我兄长仔细观察了一下,那陈全虽然新换了衣衫,擦了鞋面,可是鞋底还沾着泥土,显然是刚从外面回府的模样。”
“姜公子没有露面,陈侍卫风尘仆仆,说不定他们刚刚去了天津卫去寻找姜大公子了,而且是快马加鞭地来回。”
胡商的传言中,姜鹄是往南方走的。
按照天津卫和京城的距离,此时传闻中的姜鹄若在天津卫现身,倒也说得过去。
谢荼捻了一块果子放进口中,软软糯糯,带着栗子的香味,与京城的栗子糕却不同,甜而不腻,入口清爽,似乎还掺了些旁的水果制成。
“好吃!”谢荼满口果香夸赞道。
典心馋心萌动,眼巴巴地看着谢荼:“姑娘,能给奴婢尝一口吗?”
谢荼笑倒在软榻上,忙递出手中的果子,嗔道:“快快吃吧,咱们典心差这一口可就要饿坏了。”
“姑娘当初取名的时候就取错了,合该用那个‘点心’二字!”吟心也不忘打趣道。
典心却也不恼,她将果子一掰为二,放进口中细细品尝。
“姜小公子究竟是从哪家铺子买回来的,可真是好吃。”
“咱们能多让他带几回吗?”
“这样的果子,京城里可真不容易吃得到。”
谢荼一开始没接话,她倒是不希望姜鹤再往天津卫跑了。
如果姜鹄当真在那儿的话,姜鹤最好还是不要再去了。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更何况姜家时刻被人盯着,姜鹤、姜鹄兄弟俩的行为举止,很有可能被无限放大。
但她习惯性地会将事情往好处想。
“等明日见到姜小公子,我替你问一问他。”
她这样说。
受伤
翌日一早,朝晖堂的方向便吵吵嚷嚷起来。
谢荼蒙着被子睡了好一会儿,实在是睡不着,这才起身撩起帘子。
吟心在隔间听见内室的动静,连忙推开门走进来,关切道:“姑娘怎的醒这般早?天才刚亮呢!”
谢荼被烦得一个脑袋两个大,顶着乱蓬蓬的头发:“外面什么声音这么吵?”
吟心给她披了件坎肩,端了杯清茶递给她:“今日不是老爷给芸姑娘搬离的最后期限吗?一大早芸姑娘那头就忙起来了,说是今日要搬离。”
“老夫人发话了,后院的仆妇们都听朝晖堂那头的差遣,人一多,事也多,声儿就大了。”
谢荼揉了揉额角,醒得太早让她有些头疼。
“罢了,先用早膳吧,她也吵不了多久,等临出门,还不是要悄声些。”
“她根本不想让旁人知道,她今后不在我们府上住了。”
吟心应声去传膳,换了典心进来替她梳洗。
她和姜鹤约的是下午,她还可以等谢芸那头逐渐消停了之后,再补个回笼觉。
厨房今日呈上的是一盅蛏子春笋炖清粥,蛏子是水运来的,很是新鲜,配上小厨房新做的榨菜,谢荼直接吃掉一整碗。
早餐过后,这两日因为全府都在忙着朝晖堂搬离的事情,不用再同各管事商议府内事务。
谢荼干脆让吟心在花厅里摆了牌桌,叫了珠萍、绿萍还有巧萍一起陪着自己玩叶子牌。
“咱们姑娘手气素来好,这几日又是喜事临门,姑娘可要手下留情些,千万别把我们的月钱都给赢走了。”
珠萍性子活泼,还没坐下,就开始娇声求饶。
谢荼笑得不行,选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后才道:
“不赢不赢,你们赢了就都拿走,我若赢了,就叫桌席面回来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