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公子有所荼谋(重生)(214)
“混账东西,给朕查,到底是谁在背后搞鬼!”成惠帝气得摔碎了手中的杯盏。
大太监苏培英挥着手,让跪了一地的宫女太监散出去。
“陛下消消气,犯不着同这起子小人动怒,当心龙体!”他赔着笑脸亲自拾起地上的碎瓷片。
“姜宗林好得很吶!他竟然胆敢联合世家向朕施压!”
成惠帝本就忌惮世家联手,所以才想着各个击破,结果姜家搞了这么一手,彻底把水搅浑。
“陛下,这也不见得是一件坏事。”
苏培英自幼便跟着成惠帝,也陪着他在濳邸蛰伏数年直至夺嫡上位,是他的心腹,最了解他的心思。
“咱们能借此机会,看清楚世家之间盘根错节的关系,以便将来应对。”
成惠帝闻言,脸上的表情这才略一松懈。
良久沉寂后,成惠帝转而问起其他的事来:
“她还是不肯去接那丫头进宫吗?”
苏培英脸上的笑容也跟着消失殆尽:“是,小的一直在劝说夫人。”
“宰相之女变为当朝公主,那是怎样的殊荣,她为什么就是想不通这关窍!”
成惠帝恶狠狠地拍了一下桌子,面目狰狞:“她就是怕朕会把她的女儿怎么样!在她的心里,朕就是那般禽兽之人?”
“陛下,待他日公主的身份昭告天下后,夫人会明白您的良苦用心的!”
成惠帝闭了闭眼睛,手扶着额头不住地揉搓着。
他虽然以谢家父子三人之命强迫她留在了宫中,可这些年来,他始终无法得到她的心。
他始终不明白,为何她会看上那般资质平庸的男人,反而弃自己这个帝王如履。
若不是这些年自己对那个男人的提拔,那人只怕还在翰林院编撰的职位上漂泊一生呢!
“罢了,新寻到的江南厨子,给她送过去了吗?”
虽然生气,可提起那人的衣食起居,还是透露出自己温柔的一面。
“送过去了,只不过……”
“只不过什么?”
“只不过夫人将厨子撵了出来,还把陛下赏赐的东西尽数扔了出来。”
“砰——”
成惠帝再次将桌面上堆迭的折子全部推倒。
“这么些年了,哪怕是一块石头,都该被朕的诚心焐热了!她究竟还想朕怎么样对她!”
见成惠帝再次暴怒,苏培英只能再次赔着小心:“等陛下事成,夫人没有归家的指望,等到那个时候,她一定能明白陛下的良苦用心。”
——————
京城世家联名要求彻查姜家通敌叛国一案的事情,闹得满京城沸沸扬扬。
被幽禁在丁元将军府中的长宁郡主和姜鹤知道后,相对无言。
沉寂许久之后,一直捻着佛珠诵经的长宁郡主温润出声:“她有心了。”
而接到霍启消息的姜鹤更是震惊不已,他把谢荼的计划告知了母亲长宁郡主。
“谢荼是个好孩子,无论如何,你都不要负了她。”长宁郡主良久道。
因世家联名彻查的要求,姜家一案暂缓,姜宗林依旧在边关领兵镇守,朝廷只对杨真提交的账册做真伪辨别。
朝中不乏大臣对原始账册的下落提出疑义,成惠帝堵不住悠悠众口,只能下旨追寻那账册的下落。
在彻查账册的过程中,边关却传来捷报——
姜宗林率一队三万精兵突袭大月前锋,大获全胜,剿灭敌方士兵近七万人头。
“是谁!究竟是谁!”
原本成惠帝人已经站在了那人的宫院门口,却突然被人告知边关大捷的消息。
宫人跪了一地,众人都不明白,为什么打了胜仗,陛下反而暴怒。
成惠帝来不及进门去见心上人,匆匆忙忙回上书房。
“这岂不是毁了我们大梁同大月的停战协议!”成惠帝恨然出声。
正如谢荼猜想,那笔同大月的兵器是成惠帝一手促成,双方也曾默认停战协议。
可此时定远将军姜宗林带兵攻打大月,岂不是在打大月部族首领的脸吗?
“马上去派人,把姜宗林从边关给我带回来,没有我的允许,不准再私自出兵!如若反抗,就地斩杀!”
可是,成惠帝万万没有想到,他的命令还没有传到边关,下一个胜利的战报又传了回来。
姜宗林率姜家军乘胜奇袭大月部族,抓了对方的首领塔卡拉,全权接管了对方的军队。
眼下,正姜宗林押解塔卡拉回京!
“将军,您当初为何能相信晚辈的建议?”
沙场征战的武将们最是看重情义。
谢荼献计,以奇袭之法迂回救姜家,军中人人都很敬重她。
这几日,她待在军营中,亲眼看见将士们为了赢得最终的胜利,死了不少人,内心没有内疚是绝对不可能的。
回京拔营前,她跟着霍启进了姜宗林的营帐,在他审视的目光中,问出了自己内心的疑惑。
北方的夏夜,夜凉如水,清透的月光沿着营帐的缝隙洒了进来。
姜宗林背身负手站在沙盘前,久经风霜的铠甲上布满刀枪剑戟的痕迹。
“只是觉得,置之死地而后生的计谋全然不失为一个好法子。”他的嗓音低沉且幽深,“更何况,他们娘仨都信任你,总不会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