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拉逽这边,就直接带着己方的人,骑马赶往爱林郡。
泰拉逽不知道亚罕的援兵带队的是泰瑟尔,但他很清楚,一旦他们没有按时抵达第一座主城,爱林郡外的帝玛塔人一定会做点什么。
至于两总会,海布特和齐德沙……
泰拉逽眼里杀气凛凛:“海布特和齐德沙不想那20个执事死在亚罕,就带足够的赎金来赎吧!”
图拉森好奇地问泰瑟尔:“你们是怎么过来的?伊利斯国王允许你带这么多人进入伊甸?”
泰瑟尔平铺直叙:“我们打下了爱林郡和凡肯郡。”
泰瑟尔和图拉森:“……”
泰瑟尔带队前来本就带了多余的战马,泰拉逽这些要多带一个人的便能换了战马,让自己疲惫的战马得以喘口气。
休息之后,会合的双方加快速度赶去爱林郡。
因为帝玛塔人攻下了爱林郡和凡肯郡,还把两郡的民众作为人质,这两郡周边的伊甸人都吓破了胆,纷纷外逃。
而那些小城镇的守卫见到远远而来的帝玛塔勇士(大军),还没战斗就丢盔弃甲,连逃带降。
泰瑟尔并不是真的要攻打伊甸,他也没有骚扰小城镇,只不过入城买些补给,也是正常给钱,但没人敢收就是了。
因为要找人,泰瑟尔还特别绕了路,就怕泰拉逽他们不走大路,因此速度也受到了限制。
现在接到了人,大部队直接走大路,直奔爱林郡。
当伊利斯国王终于得到泰瑟尔和泰拉逽一行人会合的消息时,泰瑟尔和泰拉逽带着大部队已经进入了爱林郡。
前去寻找泰拉逽的第二支人马还没回来,泰瑟尔和泰拉逽会和后就派出了斥候去追赶第二队,让他们返回。
大部队在爱林郡休整。
顺利接到了四位大师,泰瑟尔整个人也肉眼可见地轻松了不少。
泰瑟尔以亚罕第一雄鹰卫鹰王的身份非常正式地联系伊利斯国王,待他们的人全部折返,帝玛塔人会退出伊甸,返回亚罕。
帝玛塔人没有征战外界的“野心”,他们也不稀罕占据伊甸的这片领地。
当然,这件事不会就这么算了。
至于怎么算,泰瑟尔自然不会告诉伊利斯国王,他也一句没提被俘的那20名执事。
伊利斯国王也没问,似乎忘了他亲自拟定的那份执事名单。
伊甸两总会的会长,齐德沙与海布特沆瀣一气,谋杀帝玛塔人,谋杀帝玛塔人的拿笯,谋杀帝玛塔人的朋友,这是不死不休的死仇。
亚罕拒绝伊甸的机械师和术法师进入亚罕,海布特和齐德沙如果敢踏入亚罕一步,杀无赦!
看在奥拉大公、凯德尔王子和苏莱王子曾为亚罕与伊甸的友谊做出过的努力。
以及他们三人与寨拉穆部落的私交,这一回伊甸两总会单方面挑起的两国矛盾,亚罕不找伊甸王室赔偿。
日后,亚罕也愿意继续与伊甸王室合作。
泰瑟尔主动给了伊利斯国王台阶下,亲口把这次战争冲突的矛盾点钉死在两总会的身上。
他说了不需要伊甸王室赔偿,伊利斯国王的面色好了许多。
帝玛塔人的攻势太猛,爱林郡和凡肯郡死伤的人并不多,主要是两郡的郡守和守军一开始就存了投降的念头,根本没怎么抵抗。
加之泰瑟尔攻下两郡之后没有烧杀掳掠,只是不许两郡的民众随意外出,并未引起伊甸民愤。
泰瑟尔给了台阶,伊利斯国王顺势而下。
前往爱林郡的机车车道被毁,不是短时间内能修好的,伊利斯国王原本想派苏莱王子去爱林郡的计划只能搁浅。
泰瑟尔把情分重点放在奥拉大公、凯德尔王子和苏莱王子的身上,伊利斯国王也深感欣慰,之前派人去亚罕还算有效果。
只不过想到两总会的做法令他这个国王颜面扫地,还令爱林郡、凡肯郡两郡失守。
伊利斯国王一方面恼怒两总会的不识抬举;另一方面也对伊甸各城郡守卫防守的能力而担忧。
帝玛塔人的战斗力和武器实力似乎更强了,可伊甸,却不容乐观。
伊利斯国王抓了海布特和齐德沙,就关在王宫监牢内。
机械师公会和术法师公会,以及伊甸的机械师、术法师们向王室发出严厉的抗议。
雅典的两总会罢工,各主城的机械师与术法师公会罢工,伊甸各学院的机械学、术法学学生罢课。
伊甸王室与机械师公会、术法师公会的矛盾从原本的暗中较量正式摆到了明面上。
一场席卷伊甸国内的非政治的权力交锋拉开了帷幕。
泰瑟尔这边愿意主动退出,返回亚罕,伊利斯国王就把全部的精力放在了国内的这场斗争上。
伊利斯国王当初抓捕海布特和齐德沙,也是因为一时的震怒。
再者,这件事本来也是两人搞出来的,伊利斯作为国王有权力对两人问罪。
可在伊利斯国王公布了抓捕两人的缘由后,机械师公会和术法师公会以及那些机械师、术法师们却把他这个国王和王室的面子毫不留情地踩在了地上。
罢工、罢课、抗议、对抗王室……
伊利斯国王这一回十分“有幸”地看清了机械师公会和术法师公会对伊甸的掌控,对他这个国王、对王室的掣肘与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