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潜藏犯(119)

作者: 柯德莉夏萍 阅读记录

“夏娃”中,那个男人极其善良,他在另一个集体牢房内,会对弱者施以援手,还会拼死去保护受到欺凌的人,即便是恶人,他也会给予帮助。

面对这两个极端,根本无从想象“蛇”与“夏娃”里的男人是同一个人。

在这些记录中,偶尔会出现一个穿军装的老者人和一个穿西装的中年人,中年人看起来像研究人员的领导,出现时几乎都在指挥那些研究人员工作。老者更像是监察整个实验结果的人,他基本只出现在男人变恶之后。不过他身上的军装非常独特,这种款式的军装除去子诚,在场的人估计都认识,它在德国的二战博物馆中就有展示,是党卫军的服装。

“就是说这本笔记是二战遗留下来的,还和纳粹有关!怎么会到哈里斯博士的手里?从年龄推算,他是二战结束前一年才出生的吧!”子诚疑惑地看向身旁的天生。

“我记得哈里斯的父亲在柏林会战前去世,我曾经跟随哈里斯去拜祭过他,他埋葬在二战的公墓里,难道他是实验的参与者?”天生拿起羊皮笔记本仔细翻看。

“你们不觉得胶片里那个穿西装的男人和哈里斯有点像吗?”子君问道。

天生拿起一段有西装男人出现的胶片,似乎也察觉到什么。

他犹豫片刻,说道:“其实在 6 年前,发生过一件奇怪的事,哈里斯突然提出把柏林医科大学二战时期遗留的实验楼拆掉重建。可是当时那座实验楼已经被政府划入二战纪念馆的分馆建设,不知道为何,他却坚持要改建那座实验楼,他动员所有的人脉去周旋,最终才有了现在的柏森·哈里斯会议中心。”

“为什么要这样,要建会议中心,地点应该有很多选择吧?”子君立刻感到不妥,那座实验楼她是有印象的,它离教学区非常远,作为会议中心并非理想的位置。而且从地理位置考虑,它完全可以划出柏林医科大学的范围,独立形成一块新的区域,加上历史的意义,作为二战纪念馆更合适。

“我记得那座楼在柏林会战之前就被烧毁,学校不是也流传那里是纳粹研究生化武器的基地吗?”天生看向子君。

子君点点头,难道哈里斯请求拆掉那座楼是有什么特殊意义?

沃尔夫没有理会他们的讨论,在他看来笔记的来源并不重要。他一心专注在胶片的内容里,他一张一张地翻看,突然,墙上的投影画面定格在一个牢房里,拍摄的角度是从牢房外往里拍,牢房内的男人掐着自己的脖子,像在自杀。

沃尔夫站起身,走到投影前,指着那个在自杀的男人对其他人说:“和笔记的来源相比,不是应该更在意胶片的内容吗?我有个大胆的猜想,天生说的创造人格,和什么杀死人格会不会来源于这里,这个实验感觉和 Project MKULTRA 差不多。”

沃尔夫的说法让所有人都陷入沉思。

在上个世纪 50 年代,美国中央情报局实施过一项名为“Project MKULTRA”的人类思想控制试验计划。对外宣称这个计划是想发明一种能够控制精神的药物,用来培养绝对忠诚的士兵或特工。可有传言这项计划实则是研究“精神操控”,想以此控制敌对国家的重要领导。

根据 1975 年美国的教会委员会揭露,这项控制试验在研究过程中,对研究对象实行催眠、注射生物制剂、喂食药物和实行放射性测试。还有记录证实他们曾经利用毒品、禁锢、强制实行脑前叶切除以及精神虐待等非人道的做法,探寻绝对的“精神操控”方式。

由于“Project MKULTRA”的核心成员主要来自“回形针计划”中的纳粹人才,因此也有一种说法,这项实验是二战时期纳粹生化武器研制的延续。

“其实我在美国读书的时候,米克·杰克逊博士在讲课时曾经提过 Project MKULTRA,他当时对这个实验的‘精神控制’非常推崇,他觉得如果能把‘精神控制’用在犯人身上,就可以防止他们成为惯犯。”天生说道,接着他随手拿起一小段胶片,对着光照,注视里面的内容。

“反之亦然吧!如果‘思想控制’用在犯罪,那杀人人格就可以完美地操纵所有人!”子诚恍然大悟。

“可杀人人格怎么会知道这种方式,天生都不曾听过吧?”子君感到有点不可思议。

“我不太懂心理学,但是我认为天生已经陷入固化的思维里!既然人格可以杀死,哈里斯博士发现杀人人格之初就应该把他杀掉,非得创造一些人格出来,再让杀人人格融合?太不合理了!”

“你想说什么?”天生眉头紧压在眼睛上,直勾勾地看着沃尔夫。

其实这个疑问一直困扰他,只是如果沿着这个逻辑思考,一切就会变得悚然,他无法接受,也不愿意接受。

沃尔夫哼一声,无奈地说道:“如果杀人人格才是哈里斯博士创造出来的呢?首先,哈里斯博士因为某种原因创造杀人人格,然后他尝试把杀人人格融合到天生原有的其他人格之中,后来出了状况,迫于无奈才告诉天生杀死人格的方法。这样想不更合乎逻辑?”

沃尔夫的分析不无道理,只是这么想,天生就变成哈里斯的研究对象。所谓的“父子情深”只会沦为一个纸糊的窗。

“你的说法确实比较合理,可哈里斯博士为什么要创造杀人人格?”子诚问道。

上一篇:与君别,意已决 下一篇:灵媒阴阳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