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安十年(59)
烟花照得久安的面庞忽明忽暗,看着身边女孩儿虔诚的样子,程叙也低下头,在心里默默许了个愿望:“一起去 F 大吧,我们。”
第27章 辞旧迎新(二)
许完愿,烟花依然盛开得灿烂,久安和程叙相视一笑。
不知为什么,比起这盛大的烟花,久安却更想偷偷看烟花下程叙的样子。
趁大家都不注意,久安时不时侧头偷瞄程叙一眼,等程叙想低头时,又赶紧悄悄移开目光。
就在这一来一回的偷瞄中,久安惊讶地发现有一个人也完全没有在欣赏烟花——
也许是夜色和烟花的笼罩令人大胆,王若楠就在稍微远一点的位置,安静又专注地看着叶申,用一种久安从未见过的热烈又真挚的目光。
许是注意到久安投来的探究目光,王若楠也回神望了久安一眼,坦诚一笑。
反倒久安像是不小心撞破了什么秘密似的,不好意思地收回目光,抬头继续欣赏起烟花来。
烟花整整持续了十五分钟,大概是永城市政府这些年来最下本的一次。
“今天真没白来,烟花也太美了,洪陶叫她来不来,就后悔去吧。”马思雨嚷嚷。
“可不是么。”张烨说,“不过现在人好多啊,咱们怎么回家?”
猴子向四周张望了一眼:“打车估计悬,咱还是老老实实坐公交吧。”
随着烟花的落幕,整个新年倒计时活动也走向尾声,广场上的人群渐渐散去。
这个时候,想要打到车是不可能的,幸亏永城市政府早考虑到了今晚可能会出现的人潮,将公交车运营时间延长到了凌晨三点。
程叙看了眼附近的公交车站,那里早已排起长龙,估计每条线路的公交车都得连续来个三四辆,才能把人都清走。
“饿了吗?想不想吃馄饨?”程叙问久安。
“这么晚哪儿还有馄饨?”
“就我和你说的兴宁路的那家,老板是每天夜里十点出摊,要一直忙活到早上十点,现在肯定还开着。”
“对啊,反正公交也挤不上去,咱们干脆去吃碗馄饨吧,好久没吃老王头的馄饨了。兴宁路正好是上一站,走过去也不太远,人肯定也比这儿少。”叶申觉得这是个不错的提议。
就这样,这帮一中的孩子们分了流。
着急回家的就使出在一中校门口挤公交的诀窍,钻入了附近的候车人群。
剩下一半儿决定走到上一站,顺便吃碗馄饨。
久安知道有些晚了,长这么大,她还从没在晚上九点后回过家,更别提现在已经过了零点。
可在这个寒冷的冬夜,她真的很想吃上一碗热腾腾的馄饨。
久安跟着程叙,往兴宁路走去。
这个晚上好像一直在走路,但神奇的是居然一点也感觉不到累。
在那个还允许摆路边摊的年代,久安第一次发现,深夜的街头居然一点儿也不冷清,每家烧烤摊前都坐了不少人。
大家搓着手围在小桌上等烤串儿,还真挺有气氛。
“没见过吧?现在是冬天,夏天更热闹。”叶申说。
久安点点头:“我从没这么晚还在外面过,你们俩好像总是很晚回家哦?”
“我俩是男生嘛,家里不咋管。”叶申笑道。
在兴宁路路口,果不其然有这么一家馄饨小摊,远远望去只见煮馄饨的大锅上方连绵不绝地腾着白雾,把冬夜都烘暖了。
“哟,你俩好久没来了,上高中了吧?”仿佛是旧识,摊主老王头一见到程叙和叶申就热情招呼上了。
“是啊,王伯伯,好久不见。”程叙回道。
“还在一中?”
“嗯,不过高中部搬到高教园区了,还住校,所以过来不方便了。好久没吃您做的馄饨了,快想死我了。”叶申占了两个小桌,招呼大家坐下。
“哈哈,今天馄饨管够,这锅生煎也快好了,一会儿一起给你们端上来。”老王头开心地忙活起来。
“哇,这个馄饨果然很好吃,有种入口即化的感觉,而且特别鲜美。”久安赞不绝口。
“那可不是,我和程叙初中吃了三年。”叶申说道。
程叙喝了口汤:“老王头每天白天熬鸡汤,晚上出摊,鸡汤馄饨能不鲜美么。”
马思雨不满:“我也在这儿呆了三年,你们怎么从没说过这儿有家这么好吃的馄饨呀?”
“哈哈,现在发现也不晚嘛。”叶申笑。
一碗馄饨下肚,整个人都热乎起来。
“这下真的该散了,时间不早了。”叶申看了看表,时针已经走向一点。
互道告别,程叙、叶申、久安三人坐上了难得空荡荡的 359。
不一会儿,叶申到站,笑着向程叙使了个眼色就下了车。
到海晏府站的时候,程叙却没下车。
“你不下车?”久安问。
“太晚了,还是送你到家吧,不然怕不安全。”
“哦。”久安略带害羞地接受了这个安排。
离开市中心,凌晨一点的街道空荡荡的,好像这才是深夜该有的样子。
久安和程叙走在回家路上,路灯把两个人的身影拉得老长。
明明隔着不少距离,影子看起来却贴在一起,搞得久安怪不好意思。
“元旦三天干嘛?”程叙问。
“在家好好看书吧,也快到期末了,得好好努力了。”久安老老实实地回答。
“哦,那你加油。”
“你也得加油吧?小心期末第一宝座不保。”久安不服气地向程叙扮了个鬼脸。
程叙挑眉:“哦?那你可以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