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墙(117)
宋祈安举起怀里长生,凑到李婉面前:“按皇后这样说,长生算是很有灵性的吧。”
她说完,又将猫塞到李婉的怀里,点了一下它的鼻尖,“不过朕可没有不高兴哦。”
“有如此之多的贤臣,能臣辅佐朕,朕还有什么不满意的。”
少年本就不能很好的隐藏自己的心思,那拙劣的演技又怎能叫人看不穿?
李婉能看见缝隙里流露出得些许不甘中,夹带着其他异样的神色。
她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少年,也知道自己的立场不适合这样做。
只得低着头蹂躏怀里想逃跑的长生。
宋祈安也在尽量克制自己,她并不想将在别人身上惹来的怒气,发泄到另一个人身上,只有那些无能的人才会这样做。
“皇后叫朕要爱护百姓,太傅教朕仁者爱人,但朕好像都办不到。”
长生不在怀里,宋祈安干脆一只手撑着头顶在桌上,另一只手不动扣弄着桌面,“太傅讲的太过深奥,朕听不懂,皇后还愿为朕指点迷津吗?”
指点迷津是什么意思两人心照不宣,李婉收起注视着少年的目光,将它移到怀里的长生上:“陛下知道的……”
“又是因为后宫不许干政吗?”明明是标准结局,但宋祈安就是感觉有些失落。
“那些人就喜欢用条条框框去约束女子,说是女子无德。”她忍不住嘀咕。
自己也是女子,也不见得比那些家伙差。
李婉点点头,算是默认了她的话,并且纠正她:“这是自古以来的规矩,这些话陛下以后可不得在外面时随意说出。
况且,陛下天资聪颖,按照自己的想法来就好,又何必来问臣妾呢。”
宋祈安放下撑着头的手,刚想反驳几句,就听到外面有人通报,长公主来了。
李婉让人将长公主请进来。
传话的人还没说完,宋卿已经先进来了。
宋祈安见宋卿急匆匆的样子,也是忍不住逗她道:“二姐这是来寻朕的吗?”
宋卿没想到宋祈安会在这里,一时间没想好说辞,被宋祈安这么一问,就愣住了。
“安儿怎……”
“前些日子给公主把过脉,公主可能是来道谢的。”李婉自是知道宋卿是来做什么的,也不想多耽搁,顺势给她一个台阶下。
见李婉给自己解围,加上自己待会还有事求她,宋卿也顾不上别扭了,着急忙慌地点头。
宋祈安当然不是故意想难为她,皇姐想做什么她也不会阻拦,知道她们有体己话要讲,也很识相地起身要离开。
“刚好朕还有些奏折要批,二姐和皇后先聊着吧。”
说完,宋祈安也不等两人回答就出去了,好像真的很忙的样子。
至于李婉说的,宋卿来找她的理由,宋祈安当然不会信,但来日方长后面再问也不迟。
她很好奇,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本来不待见李婉的宋卿,亲自上门。
宋祈安一离开,果儿也从外面端来两杯茶。
“东西呢?”李婉对着果儿道。
只见果儿拿出一个油纸包放在桌上,又立马退了出去。
看见那个东西,李婉眉头不由得皱了一下。
宋卿也是好奇,伸手就想摸摸看。
“公主请等。”李婉出声制止了她,先一步拿起来了那东西,掂了掂。
宋卿没有拿到东西,悻悻地将手移到了一旁的茶上。
她向来不喜喝茶,只是双手捧着杯子,像是要把来时,被秋风吹凉的手暖回来。
“可是这药有何不妥?”她咽了一下口中分泌出来的唾沫,问道。
李婉闭上眼睛,深吸了一口气:“是药三分毒,怀上后,孩子需要多加呵护。”
“皇后这是什么意思?”宋卿没听懂她话里的意思,有些口干舌燥,也不管烫不烫一口,将杯子中的茶水喝光。
“孩子会有些……脆弱?”他也不知道这个词用得对不对。
李婉也抿了一口茶,点点头,两人又陷入了沉默。
宋卿走时,将那包药紧紧握在手里,拿不住主意,要不要寒暄几句再走。
来时因为太过紧张,也是因为她不太懂说这些客套话,当她知道这样不太礼貌。
最后只留下了一句谢谢,就离开了。
“陛下,中书省那边将陛下要求驳了回来,说是关于礼部尚书和王将军一事,还需商议……”
徐忠在小皇帝身旁观察了许久,见她终于将最后一本奏折合起后,上前在她的耳旁说道。
宋祈安“嗯”了一声,看起来没什么波澜。
重新铺上一张纸,用镇纸将它不平整的地方摊好,开始磨起墨来。
像是磨墨需要耗费很多的力气,手臂上的肌肉线条隐隐浮现,却又不见墨块动起来。
“等到朕真正掌权的那一天……”宋祈安的声音很小,像是在告诫自己一样。
除了她自己,没有第二个人听清她说了什么。
可能是加的水不太够,砚台还有些干燥,“沙沙”的研磨声回荡在寝殿中。
主仆二人都很默契地没有再开口。
直到外边的宫人传话,说大臣们都在政事堂等着。
——
宋卿走后,李婉便将果儿叫了进来。
果儿刚一进门,还没等李婉说什么,就先跪了下来:“奴婢知错了!”
“那边的人联系上了吗?”李婉并没有责备她,而是先问了那边的情况。
“回娘娘联系上了,据那边的人说,宫里开支不够,陛下下令遣散了很多宫人,上次那人还没来得及传消息,便被遣散了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