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让前任高攀不起(150)
具体细节翟星眠已记不大清, 只依稀记得那个冬天格外得冷。
翟星眠现下已经见过江栖辞的家长,便想着趁这次春节将江栖辞介绍给林书认识,双方家长再吃个饭,也算是把她们的关系定下。
今年临近除夕,翟星眠早早给林书打过电话, 问她春节安排,还不等她下一句话说出口, 林书却像吃了枪药, 阴阳怪气说她可没翟星眠业务繁忙。
翟星眠摸摸鼻尖, 不明所以。
“行了,你想去别人过年你就去,我没意见。”林书快速说:“我还有事,就先挂了。”本 .文.由 攻 众号 飞/鸟sk集/中营 整 理
说完,耳边便响起短促的“嘟嘟……”声。
翟星眠有些迟疑地眨眨眼,反复回味母亲这段话,终于意识到什么,她妈妈这是……以为她要去江栖辞家过年,生气了?
她还以为林书对什么都不在意呢。
翟星眠忍不住笑了声,觉得这样的字眼用在她那向来冷面无情的母亲身上有些搞笑,心里却悄无声息涌上股连她自己都说不清的愉悦。
明知母亲误会了,翟星眠却使坏,一直到除夕当天,都憋着没告诉林书她要回家的事儿。除夕对中国人来说到底是个特别的日子,不论在谁家过夜,都显得对另一方不公平,翟星眠和江栖辞思索了番,决定还是等大年初一再见面。
她和江栖辞一直腻歪到下午,外头零星开始噼里啪啦地放鞭炮,她们才依依不舍起身穿衣服,各自回自己的家。
翟星眠在小区七拐八拐,轻车熟路地输入家门密码,打开大门。
王阿姨彼时刚好做好最后一道菜,听到玄关处的响声,这时也不会是别人了,她忙在围裙上擦擦手,冲到客厅,惊喜道:“星眠!你怎么回来了!”
沙发上的林书也是一愣,手里拿着书,视线却一直往翟星眠这边飘。莫名的,胸腔里迸发出巨大的意外与惊喜,嘴角止不住勾起,只一瞬,又抹平,装作若无其事低头看书,等着翟星眠主动跟她搭话。
相比林书,王阿姨反而表现得更像是翟星眠的母亲般,围在她身边嘘寒问暖。
她在林书家做了许多年,帝景地产的员工换了一茬又一茬,她这个家里的保姆却始终跟在林书身边。最开始的几年王阿姨的老公女儿不在A市,她就住在林书家里,她比林书大了将近二十岁,当真是把林书当女儿看待。
她知晓林书有多不容易,商海浮沉这么多年,喝酒喝到吐的时候不占少数,有时王阿姨起夜上厕所,还会看见刚刚回家的林书坐在卧房的地上,呆呆地望着天边皎洁的月亮,静默地流着眼泪。
她床头摆了个相框,只是常年都是扣着的,那时候却被林书紧紧抱在怀里。
王阿姨后来打扫她卧房时,拿起来看过。那是个很漂亮的孩子,穿着背带裤,手里拿着个苹果,站在阳光下,笑得比那天的阳光还要灿烂。
王阿姨一看见她就喜欢上了。
后来王阿姨也陆陆续续听过一些有关翟星眠的事,知道她很优秀,考上了耶鲁大学,还参加了学校里的橄榄球队。
虽然林书对此勃然大怒,表现得极为反对,甚至像是个独/裁的母亲,停掉翟星眠的学费、生活费,只为翟星眠可以放弃橄榄球。
但王阿姨却觉得没什么问题,她让自己的女儿教她翻外网,暗戳戳关注翟星眠,看着她比赛赢球时,总美滋滋地想,星眠这个橄榄球打的,是真不错,不愧是她们家的孩子。
在翟星眠看不见的地方,王阿姨可以说看着她长大,哪怕与她只相处了短短一年多,王阿姨还是把她当自己的孙辈看待。
自己的孙辈回家,她却没有做好充足的准备,王阿姨想想就生气,不禁嘴上有些埋怨道:“都怪你妈妈,还骗我说你不回来了。”
她望向林书的方向,音量提高一个度:“我都说了这大过年的,孩子不可能不回来,她还不信。”语气飞扬,说不出的熟稔。
“没有,是我没跟她说清楚。”翟星眠笑着说。
“你等一会儿,阿姨再去厨房做几道你喜欢的菜。”
“不用麻烦……诶,阿姨。”
不理会翟星眠的推拒,王阿姨风风火火进了厨房。
厨房门一关,客厅霎时间安静下来,两相无言,翟星眠坐到沙发上。
林书放下手中的书,随口道:“不是说不回来了么?”
翟星眠拿起茶几上的茶壶,为自己倒上一杯,啄饮,良久,才回话。
“……这不是看某些人不高兴了么?”翟星眠似笑非笑瞧了林书一眼,又轻飘飘说了句:“再说,我可没说不回来。”
林书动作一顿,也是想起那天的场景,她轻咳了声,面子有些挂不住。
林书在微博上可是早就看到翟星眠和江栖辞的消息,随着年龄的增长,林书的心变得愈发柔软,人平和了也不再那么偏执,同时也越来越后悔当初的选择。
有时她也会想,翟星眠又不是翟将宇,即使她一辈子追逐那个没影的梦想,她也养得起她。何必非逼迫她做自己不喜欢的事。
可因为当初的事,她没办法在翟星眠面前低头,翟星眠面对她时,也始终像是只浑身是刺的刺猬般,永远警惕的、仇视地看着她。
哪怕她只是想替翟星眠偿还那些违约金,也只能用最高傲的方式,打破她的自尊。这么一高傲,就又高傲了两年。
但其实在她心底,她始终对那时不允许翟星眠做一名橄榄球员的事儿耿耿于怀,这就是像是一道刺,卡在她喉咙里,吞不下也咳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