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大佬和他兄弟们都爱我(60)+番外

作者: 日光融融 阅读记录

门房大爷叫住连鸳,戴着手套将连鸳的一摞证书包括身份证件这些扔给他。

这些东西中还有一封信。

连鸳这才知道,原来他不是他父母的孩子,他是故交之子,被好心收养,没想到却长成个变态,如今连鸳也算自立了,他们再没有干系。

三月正是春风拂柳的好时候,连鸳却明白了,原来人还可以这样心痛。

不过也不算特别痛。

很多事他渐渐的终于不再纠结。

比如为什么从小他就觉得爸妈偏心,为什么他包揽所有家务,压岁钱全部上缴,功课也门门第一,还是得不到重视。

明白的太晚了。

他早已学会了不在意别人,不在意很多事,真如一个孤魂了。

连鸳撑着最后一口气找到了亲生父母的坟茔。

总要交代一声,上柱香。

然后就从亲生父母的老邻居那里得知了他根本不是被好心收养,而是有偿。

他父母留下的房子给了养父母,算是他的成长费用,那房子地理位置极好,市场价够养好几个孩子了。

连鸳最后一点对那个家的留恋也没有了。

等价交换而已。

之后他来了安市,遇到了想下药算计他的两个同事,因此辞职。

辞职当月,惊骇庆幸各种情绪还没有完全消化完,国外来了一通电话。

养父母得知有人因连鸳而死——死者家属联系他们,他们便让连鸳不要再惹是生非。

连鸳第一次回嘴,不算太顺畅,但积压了太久的激愤自然能刺痛人心肠。

那头的人咒骂他早就该死,咒骂他是个变态,种种不堪。

连鸳那时候心理一直不太健康,接完电话后看着茫茫夜色,爬上了大桥的栏杆。

不是很好的回忆,连鸳一路回来就都蔫蔫的。

直到闻到熟悉的香味。

是那家味道超级好的鸭货。

他买了喜欢吃的东西,又重新满足起来,没关系,现在一切都很好。

这样想着,他努力的笑了笑。

眼眶酸酸的,但眼泪一如往常,顺利的憋了回去。

鸭货家的灯牌很亮,照到他眼底泪光。

正好看到这一幕的左聿明,看着那个冰雕玉琢样的人,心里忽然也跟着酸楚起来。

周围算很热闹。

连鸳站在灯火明亮处,却似乎孤零零被隔绝在烟火外。

左聿明下意识往前迈了一步,又停住。

他没有立场过去。

他应该和连鸳保持距离。

他看着连鸳慢腾腾的刷开小区的门禁卡,微垂着脖颈,走入了黑暗中。

第44章

连鸳到家门口,开锁时发现拧一转就开了,而他出门一般会反锁。

就知道是孟放回来了。

站在门口提了提气才进去。

客厅和书房的灯果然都亮着。

房子不大,书房的门又开着。

即使连鸳想着孟放可能在忙,关门换衣服的动作都轻轻的,孟放还是听见了。

孟放在打电话,声音迅捷有力,几句话后就挂断了。

连鸳挂好羽绒服换了鞋又把外出的鞋放到鞋柜里,转头就看到孟放双臂环胸倚靠在书房门框上。

孟放调侃道:“丢下我一个人出去乱晃,合适吗?”

其实心里挺高兴。

知道主动要出门转转,挺好,还觅食了,就更好。

连鸳看孟放那样儿就知道他没生气:“我先洗手。”

不管怎么样,见到孟放他心情不错。

那些编排、排斥、抛弃都是过去,而孟放又这样好。

连鸳忍不住拿孟放和肖圆比较,觉得孟放比肖圆强一百倍,但很快又觉得这样可耻,拿孟放和比谁都拉低他了。

洗手后走过去,一脑袋埋孟放脖颈:“吃饭没有?”

孟放捏着连鸳的脖颈提溜他一下:“没呢,你吃了没?”

连鸳才想起买来的鸭货被他随手放玄关的台子上了,就说他吃那个就行。

孟放和他打商量:“海鲜面吃不吃?放龙虾。吃完了再吃那个。”

说着揽着人肩膀去厨房。

食材是不久前让人送来的,连鸳不在,他就把东西放冰箱了。

到厨房,孟放扯过围裙在腰间围了一圈儿,后背对着连鸳,连鸳伸手给他系好带子。

这里的厨房原本只有厨具和冰箱。

现在各种调料、蔬菜、肉类都齐全,全是孟放置办的。

孟放第一次在这里做饭,连鸳围着他不肯走,每样菜出来都眼巴巴的看,被投喂一口又一口。

后来两个人干脆在厨房吃了那顿饭。

再后来,孟放把连鸳当饭后点心吃了。

孟放真的是个很正经的人,在连鸳跟着他外出时能很明显的感受到这一点。

但只有他们两个人,孟放的干脆利落和强势就着在某一个或两个点上,床上,还有连鸳穿戴吃用,属于肯学肯干且举一反三的那种。

一碗热腾腾的海鲜面下肚,连鸳连汤都喝干净了,还吃了两个大钳子和一段龙虾身体的肉,饱的不想动。

在孟放起身时扯住他的袖子:“我收……一会儿我收。”

听过孟放那些朋友们的聊天,连鸳这时候已经知道孟放当过兵,对孟放的好身材和讲卫生的品质有了深刻的理解,但他觉得自己也要做些什么。

孟放摸了摸连鸳圆滚滚的肚子,连鸳瘦削,吃多了肚子鼓的那点儿很明显:“别累着孩子再,歇着!”

他快速的收拾碗碟放进洗碗机,又抹了餐桌收拾了海鲜壳这些。

恍惚中想到要是连鸳是个女孩子就好了。

到孟放这个能力、地位和身家,他的婚姻已经有很大的自主性,只是再怎么自主也要考虑风俗民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