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豆子手里拎着网兜,里面有一包桃酥,他拉着温淼进屋,小心翼翼地打开纸包,拿出一块桃酥给温淼,自己仍吃半块。
小豆子嘴角抿得很好看:“这些桃酥都是给表姐的。”
温淼去拿带回来的糖,给小豆子的两个上衣小口袋装满,小家伙开心地捂着口袋又蹦又跳。
看沈姥姥没有觉得自豪,反而很有压力,沈秋葵决定跟她说实话,她让温润带小豆子出去玩儿,又说:“妈,你别着急啊,他们愿意拜就拜吧。我爸下不了雪,但淼淼能下,雪是淼淼下的。”
沈姥姥眼睛几乎瞪圆:“啥,淼淼下的雪?她能下雪?”
这件事一句两句可说不完,沈秋葵跟她老娘说了半天,沈姥姥乐呵呵地进屋找温淼:“淼淼挺厉害啊,我看淼淼就不一般,你们以前咋不告诉我!”
以前能告诉她嘛,那时候他们一家还担心温淼冬天冻坏,不可能告诉沈姥姥让她也担心。
沈姥姥现在毫无压力,她姥爷不会显灵,但是她外孙女给大家伙帮了大忙。
大家都虔诚地希望县城下更多的雪,这个愿望如此热烈,传到温家人耳朵里。
兄妹们又连续三天往县城最大的水库跑,三个最大水库全都下满了雪,之后温淼收了工去看生产队杀猪。
都盼着过年就为吃上一口猪肉,男女老少都来围观。
没有专业杀猪匠,温四海主刀,跟专业得差不多,刮毛,吹猪,开膛,清洗下水,熬猪血,所有帮忙得都忙得不亦乐乎。
社员们充满期盼,还有点焦灼,生怕分给自己家瘦肉。
温四海很有威信,肥瘦搭配,猪头,骨头,下水,排骨也都分给了愿意要的人家。
温家本来应该分一斤半猪肉,沈秋葵要了三斤半排骨,至于猪肉,温震淘换到了肉票,让他去城里买两斤。
沈秋葵只是想给闺女吃排骨而已,但社员却觉得大队长高尚,愿意把没人爱要的排骨分给自家。
刚要拎着排骨回家,有人高声喊:“秋葵,公社书记给你们家送慰问品来啦。”
沈秋葵诧异,给她家发慰问品?
猪肉还没分完呢,把手里的活计交给大队书记,温四海两口子赶紧把公社书记请回家里。
两口子特别意外,公社书记很客气地问他家近期情况,有没有需要解决的问题,还拿来了五斤面粉,二斤猪肉,一斤油,一包点心。
温四海现在不是普通社员,肯定不能白拿东西,说:“咋还给我们拿慰问品,我们现在能吃饱饭,不用政.府惦记。”
公社书记也不知道为啥,是县里给的指示,除了慰问品,还说温家有事儿的话,他务必马上赶到,他只是执行而已。但他不能说不知道,只能说出自己的猜测:“你们两口子父辈都是革.命军人,这是给军属的慰问品。”
公社书记一行人刚走,就立刻有羡慕的村民围了上来,问为啥他们家有慰问品,还是公社书记亲自给送来的,真是又实惠又光荣。
“孩子姥爷跟爷爷都是当兵的。”温四海解释说。
社员们羡慕极了,有当兵的老子真好啊,光荣不说,还给发粮油。
而前大队长张二强从中解读出了更深层的含义,公社书记总往温四海家跑说明啥,说明有书记给撑腰,温四海大队长的位置坐得稳,这可是他之前没有过的待遇,说不定温四海还能往公社调动呢。
温四海接着去发猪肉,回到家后两口子交换看法,他们俩算是明白了,之前听说的上头说要关照他们家,现在公社书记又来送慰问品,那都是沾温淼的光。
根本不是因为父辈是军人。
他们一家子都被组织的关怀感动,都已经关照到他们家了,这说明啥,说明组织关心温淼,善待温淼。
他们的种种疑虑完全解除。
要是温淼继续留在家乡,说不定还在躲躲藏藏,没准还闹得风言风语的。
中午他们就吃上了软烂鲜香的蘑菇粉条炖排骨,还有香喷喷的大米饭。
“我这是多长时间没吃过大米了,温淼他们基地种出来的米好吃。”沈姥姥感慨。
小豆子像小猪仔一样埋头扒饭,边说:“我还没吃过大米饭呢,太香了。”
温四海、温润也没吃过米饭,纷纷感叹沾了闺女/姐姐的光。
他们这吃米饭的时候,秦耕、常棣他们五个出差的在苏国也吃上了米饭跟土豆牛肉汤。
最开始吃得都是面包黄油、鸡肉饼、土豆泥、红菜汤、酸黄瓜之类的,临近过年,接待人员给他们准备的伙食也开始往中式靠拢。
他们是坐火车去的苏国,食宿都由苏国人安排,火车上的软卧跟餐饮就很不错,辗转到达目的地之后,接待人员对他们的食宿安排也很周到用心。
在国内翻地都是倚靠人工,这里全是机械,速度快得很,双方合作愉快,他们并没有安全方面的顾虑。
工作的空闲他会想,温淼的家人有没有把她照顾好啊,她在雪里走来走去会不会被冻着。
他才发现对温淼的担忧已经刻入他的骨髓。
还有,温淼这个从来没做过衣服的人说给他做裤子!他等着呢。
——
阮家这个年过得特别惨淡,本来他们家的情况跟往常没啥特别,但跟温家比的话就让人难受。
吃着碗里的玉米窝窝头,阮父说:“温震当兵,温淼上班,兄妹俩是吉普车给送回来的,气派着呢,你们说啥干部能坐上吉普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