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甜水生产队今天又挖了两三年生的野生天麻上交国家,分文未取。
今天种植的人工天麻长势良好,但要生长两三年才能采挖。
国家要给生产队奖励,温四海这次不要任何物质奖励,跟公社书记说能不能给甜水生产队的学生都免学费、杂费,让他们都有学上。
他觉得这提议也说不上过分,甜水生产队才有二十多个适龄学生,跟上交的天麻价值比,学费只是很小一部分。
再说也不能让国家在困难的时候承担学费,他提议是哪年有足够的天麻上交,就免学费。
自家孩子有学上,他希望所有孩子都能去上学。
后年大后年都没问题,都有天麻能上交。
公社书记很快去申请,连温四海都没想到,县里给批了,给甜水生产队的学生都免除学费,现在辍学的可以尽快办理入学手续。
得到这个消息,温四海跟自家孩子有学上一样兴奋,立刻把社员全部组织到碾盘处开大会。
他手上拿了份名单,一一点名,然后说:“有十二个孩子在上学,十五个适龄孩子没上学,国家给免了国家的学费杂费书本费,自己只买点文具本子就行,这是个识字的好机会,大家都把孩子送到学校。”
这是好事啊,大家都觉得温四海是个干实事的,原来只有温润一个人免学费,大家还羡慕呢,现在每个孩子都有免学费的机会。
这可是温四海费力给大家争取来的。
只有张二强不懂,温四海不要布票不杀猪了?这是拉拢社员的新方式?
“免费上学是难得的机会,别的生产队都没这个机会呢,大家都能把孩子送到学校吧。”温四海问。
应该上初中、高中的孩子暂时没办法,初高中都得考,考上才有资格上,对农村孩子来说,考试还挺难的。
“太好了,明天就能送?”有人问。
温四海很欣慰地说:“可以,大家尽快,我让公社老师尽快给大家伙办手续。”
不过也有质疑的声音:“上学有啥用啊,咱农村的没资格招工,上了学还不是得种地,还不如直接种地呢。”
温四海的想法特别朴素:“让孩子多认几个字,起码得能读书看报,会写自己名字,别只会按手印吧。”
张二强带头起哄:“会写自己名就有用?到头来还是种地,还不如多挣几个公分呢。不如给社员弄点布料,弄点猪肉实惠,今年咋不给弄布料猪肉了。”
虽是为难温四海,可他的这种说法代表一部分的想法,有些人家也想吃点猪肉。
温四海丝毫不给面子,反击精准有力,说:“你给大儿子活动进了城招工,你也给二儿子跑关系来着吧,你小儿子是不是想征兵入伍?你咋不让他们种地呢,为啥费劲巴力给他们想出路,现在孩子们都有免费上学的机会,你说些拖后腿的话,啥居心啊。”
张二强削尖脑袋给儿子找出路的事儿大伙都知道,但以前没人敢说,但现在他又不是大队长,城里当干部的亲戚又被撸了,温四海这一开头,社员们立刻回怼,纷纷指责他利用大队长的职位给自家人办事儿,怼得张二强抬不起头,灰头土脸。
大家算看出来了,温四海为大伙着想,张二强最自私,一定要跟他说得反着来。
这下原先有疑虑的人家也打算让孩子去上学。
温四海趁热打铁,定好让他们明天就去办入学手续,就剩四家坚持不肯让孩子上学,连文具费都不想出。
“我们家大丫就不上了,四海,上完学了也是伺候别人家,还是在家看弟弟吧。”有人讪讪地说。
温四海拿着笔打完勾,环视一圈,看到抱着三弟的大丫,大丫才八.九岁,听别人都有学上,委屈得眼眶通红:“……”
这四个孩子全是姑娘,农村的重男轻女思想还是很严重,温四海宠自家闺女,但也理解这些人的做法,农村都是重体力活,姑娘家干活比不上男的,出嫁后对娘家又不会有多大贡献,出于这种想法,就会被家人轻视。
但他没有放弃,跟沈秋葵一块儿,挨家串户劝说,跑了不知道多少遍,磨破了嘴皮子,终于把这四个孩子送进学校。
孩子们都有学上,温四海觉得终于了了一件大事。
——
这一年,在年终表彰大会上,温淼又得到全国劳模跟基地劳模的荣誉。
温淼去找陶所长说:“我已经得过一次全国劳模,以后这个奖发给别人吧,我得一次就行,咱基地就有挺多优秀的同志。”
比如秦耕。
秦耕发明的灭蝗虫卵的方法非常奏效,给地对可以用,他还给国家免了那么多粮食债呢。
这两年基地种植的肉苁蓉都给国家换了造卡车用的钢材。
他还在试种适合沙漠干旱气候的各种经济作物。
大家都是种地的,秦耕视野更宽阔,能从更宏大的角度考虑问题,一般人根本就想不到,即使想到也不一定能做成。
不过今年秦耕得到了全国先进工作者的荣誉称号。
温淼也不是多谦虚,这就是她朴素的想法,全国劳模的荣誉得一次就很满足。
陶所长笑道:“这又不是咱们基地评的,你能评上那是实至名归,你想想,这一年你帮助了多少个地方,对你来说容易,可对各地来说都是大事。放眼全国,你就是独一无二的,是不是别人都没有你这能力,你就安心的拿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