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淼边喝椰子水边看着炉灶,秦耕又去食堂打了窝头、土豆丝跟咸菜回来,椰子鸡比平时炖的鸡肉多了清甜味道,清爽可口。
吃完香喷喷的晚饭,温淼被秦耕拉着在院子里转了两大圈才上床休息,多日奔波疲惫全被赶走。
——
麦收结束,秦耕干了一件大事,组织种植所职工一起考研究员的各级资格证,他大学毕业参加工作一年就拿到了副研究员的资格,现在有了三四年的工作经历,还有研究成果,可以研究员考核。
他不仅要自己参加,还要发动同事加入备考队伍。
本来想着也就十来个同意愿意一起备考,没想到三十多个同事都要参加,准备考实习研究员、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的都有,要考研究员很难,除了工作经历,还要求成果。
秦耕在沙漠里搞了很多经济作物,直接在沙子上种,
他还搞了没有温淼降的雨水灌溉的肉苁蓉做对照组,这些肉苁蓉用深井水跟自然收集的雨水浇灌,差量跟质量缩减三分之一,但作为经济作物种植完全没有问题。
他现在要拿对照组肉苁蓉当研究成果申请研究员职称。
秦耕组织考试评级谁最高兴?当然是陶所长,她手下都没有经验丰富的中年人,全都是生力军,年轻人都要成长,刚好秦耕要带动大家进步,那她不就省事了吗?
秦耕干工作她放心省心,这就是她让秦耕当助理的原因。
年轻人的积极性都那么高,她自然积极支持,又把夜校旁边的仓库收拾出来,又置办了桌椅,给大家当做学习教室。
还有这么多人上哪儿考试去?附近县城又没有考点,她在尽力想办法给大家争取就近考试。
——
听到这个消息,葛强盛惊了又惊。
原来秦耕不只搞夜校,他还要带着种植所职工考资格证。
研究员资格证对他们来说是必须的,跟工资、住房等各种福利待遇挂钩,在工作中要想得到提拔也需要评级。
大家为了种植基地团结起来共同奋斗,这毋庸置疑,但是同事之间也是竞争关系,大家都是自己悄没生息地参加考试,自己评级,这种事儿还能大张旗鼓组团?
别人评上了难道不会影响自己?
别人的职称高了,自己评不上呢。
别人涨了工资,自己涨不了呢。
别人分了房子,自己分不了呢,虽然种植基地也没啥好房子。
他发觉他理解不了秦耕的境界,这事儿说明什么?说明秦耕已经自信到没把同事当竞争对手,他还有足够的精力跟能量带动大家一起进步。
秦耕在种植基地的人缘应该更好了,难道他天生是当领导的料?或者跟他不一般的家庭教养有关?
在去食堂的路上遇到秦耕,葛强盛问:“你组织大家参加评级考试?”
秦耕语气轻松:“对,你也可以参加评副研究员的考试。”
葛强盛张了张嘴:“哦。”
秦耕看上去并不记仇,也没有把他当做竞争对手,这让他感觉一拳打在空气上。
当然,他并未伸出拳头。
他不好意思去跟大家一起复习备考。
再说名额有限,别看三十多人都在复习,成功的只会是少数几个,大多数人都会失望,不知道秦耕作何感想。
不知道到时候这些同事会不会降低对秦耕的评价。
——
温淼刚回来没多久,秦耕就收到大哥大嫂来信,信的内容很简洁,除了寒暄各自近况就是说工作方面的事情,然后问他是不是有喜欢的姑娘。
秦耕不知道该说点什么,严重怀疑哥嫂写信的用意就在于后面这个问题。
信里写:那姑娘啥个人条件,她喜欢你吗?
是温淼跟他们说的?
温淼到底在想什么!
他很快回信,比来信更简洁,“没有”两个字甚至加上了加重符号。
第61章
等周五吃过晚饭再去上课, 去往打谷场方向的人流量变大,温淼很乐意跟同伴们一块儿去学习,说:“有这么多人作伴真好。”
她的同事都已经在准备评级考试了, 她还在学习高中课程呢,她得加把劲儿。
冯小麦要考的是助理研究员, 美滋滋地说:“秦耕组织大家一起学习很好, 这样才有学习气氛,有动力。”
罗胡兰跟她考一样的,说:“秦耕连考试都愿意带着咱们, 我发现跟他做同事真的有很多好处,在工作中思路指令清晰,跟着他干容易出成绩, 他还能带动大家共同进步, 还愿意关照每个人。”
“对, 连评级他都愿意带上大家。”
大家都能感受到这一点, 这个说法引来一阵附和。
“常棣、陈丰, 你们俩都跟秦耕考一样的,都考研究员。”
常棣手里拿着一大摞书, 说:“对啊。”
“不知道种植基地有几个研究员名额,能有一个就不错了吧。”有人说。
“那你们不是只有一个能评上?”
秦耕跟他们可是竞争关系,可他还是愿意组织大家一起备考,可见他有多大度。
换个人极有可能自己参加考试,评上后再通知大家。
常棣满脸正经:“错, 还有可能都评不上。”
他这样一开玩笑, 气氛立刻就轻松活跃, 很多人都是竞争关系,但他们也是志同道合共同奋斗的伙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