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地府探案,坏妖骗钱(123)

作者: 三红七绿 阅读记录

管事呐呐点头,“对,有一个缺口,还刻了字。”

因砚台已断成两截,管家依稀辨出其中一个是“浮”。一语落定,月浮玉无力挥手,让管事先出去。

等人一走,孟厌讶然道:“月大人,你怎会知道这些细节?”

月浮玉的眸中,有难言的哀色,“那方砚台应是我的,月封阳所送。我那时尚能视物,闲来无事,便往上刻了两个字。后来有一回,我在书房头晕目眩,不小心将砚台扫落,自此断成两截。之后,我命人将砚台丢了。”

秦延对他人之食他人之礼,小心又小心。

可他不会对一方砚台起疑,遑论那方砚台,是他最崇敬之人的遗物。

那方砚台,或许曾在百年前毒害了月浮玉,又在百年后杀死了秦延。

“当务之急,是找出砚台,还有到底是谁送的砚台?”月浮玉平静之后,当即开始吩咐几人,“崔大人,你与孟厌、姜杌一块去查何人送的砚台,本官与顾大人去找砚台。”

找人问几句而已的小事,何需三个人一起去?崔子玉小心提议:“找人这事简单,不如我陪你们去找砚台?”

月浮玉面无表情,“不行,你去找人。”

崔子玉还想再劝,被挤眉弄眼的孟厌一把拉走,“他不让我们去找砚台,没准那块砚台藏着什么秘密。你说对不对,姜杌?”

姜杌深深叹了一口气,“你小声些,月浮玉就在我们后面。”

“是吗?”孟厌猛地一回头,果然看见月浮玉正一脸无语地盯着她,“月大人,我们马上去问人。”

三人在宰相府问了一圈,无人知晓砚台是何人所送。

只知七个月前的某日,秦延抱着一块木盒回府,面上带笑去了书房。

自那日开始,他惯常用的一方砚台被锁进柜子,取而代之的是那半块砚台。

宰相府没线索,三人又去了宫里问月弗之。然而他也不知道,“夫子很爱惜那半块砚台,进宫照顾朕时,特意拿木盒装着。一再嘱咐打扫的太监,不要动木盒。”

他奇怪秦延的举动,有一日临睡前甚至缠着问过,“夫子,朕送了多少砚台给你,你从来不用。独独那半块砚台,你却当个宝。”

秦延满面红光,眼中跃动着异样的神采,“陛下,此物并非俗物。冥冥之中,自有天意,臣相信月相在天有灵,定会护佑月氏江山稳固。”

第68章 浮生变(五)

“秦延看来知道砚台是月浮玉之物。”

“若砚台真的有毒。此事的关键在于,送砚台之人,到底知不知道砚台有毒?”

若此人不知晓,秦延中毒应是无妄之灾。

若此人明明知晓砚台有毒,还利用秦延对月浮玉的崇敬之情送给他,致他中毒惨死,其心可谓歹毒。

除了月弗之,常与秦延相处之人,便只剩当日山中木屋里的另外九人。

他们一家家问过去,九人皆说不清楚,“秦相年少时,曾改过前朝诗人所写之诗,大赞端砚,贬低歙砚。我们也纳闷,他怎么突然用起一贯瞧不起的歙砚。”

那句诗是: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干腻薄重立脚匀,歙砚纹杂何足云![1]

九人之话,更加证明秦延应是清楚知晓,砚台是月浮玉之物。

已过百年,除了月浮玉,他们实在想不通,还有谁会知晓那半块残缺砚台的来历。

三人了无头绪,只好先回府与另外两人汇合。

只是,今日进府。一路上,三人却未看见一个奴仆。

等踏进后院,姜杌忽然亮出骨剑。孟厌上下左右看了又看,并未发现任何不对劲,“姜杌,怎么了?”

“我们进了幻境。崔子玉,护住她,退到……”

话还未说完,轰隆几声咆哮,由远及近,声振屋瓦。

再一抬头,风起云涌,四面八方涌出一团团黑雾。

倏忽,黑雾遮天蔽日。三人立在院中,犹如身处茫茫黑夜。

“姜杌,你还敢来碧阳城!”

随音而至,三个手持长剑的男子从天而降,将三人围在其中,“馀容说你来了,我们还不信。”

姜杌双手握住剑柄,抵在胸前暗暗蓄力,“笑话,我为何不能来碧阳城?”

“大哥,何需与他废话。”左面男子的面目近乎扭曲,长剑在手中不停翻转,“杀了他,为四弟报仇!”

孟厌挨他最近,那把剑在她眼前闪来闪去,她吓得瑟瑟发抖。

眼下这局面,三个对一个半,本就了无胜算。

况且,她还是个拖累。

一旦打起来,姜杌和崔子玉还得分心顾她。与其在此连累姜杌,她和崔子玉倒不如回房,去搬救兵。

她瞧三人言语中有些忌惮姜杌,猜他应能撑一会儿。

“姜杌,好像是你的仇人寻仇。那个……要不我和子玉先回房等你?”孟厌一边笑吟吟说着,一边悄悄去拉崔子玉的手往后退,“哈哈哈,几位大哥,我们和姜杌不熟。你们慢慢打,我和我姐姐先回去。”

孟厌边说边退,直撞到右边那个男子才停下。

“这位大哥,麻烦让让。”

“不熟?你们要是不熟,他牵你的手作甚?”男子恶狠狠逼退孟厌,“馀容和几个女妖不过碰到他的手,被他拆了两根艳骨,千年修为毁于一旦。”

孟厌欲哭无泪,“你们不知道,他欠我银子。我这人好色,便让他牵手来还债。”

“他会欠你的银子?”男子桀桀开始怪笑,笑声越渐毛骨悚然,“他上回来碧阳城,抢了我们三万两黄金。”

“姜杌,你真有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