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府探案,坏妖骗钱(245)
“……”
难得见姜杌吃瘪,巫九息背过身缩在角落,放声大笑。
姜杌面对孟厌喋喋不休的指责,丝毫不敢说一句话,只敢在心中大骂巫九息是一肚子坏水的小人。
余下的几个时辰,孟厌总算能放心睡下。
卯时初,折丹推开房门,日子开始重复。
今日的巫九息,终于不再张牙舞爪闹着要杀人。
孟厌看着左边安静听话的巫九息倍感欣慰,再看右边冷漠抱着手的姜杌,便觉不顺眼,“姜杌,你听话些,别给我丢脸。我俩陪她把答案找出来,出去后不仅能升官还能领赏呢。”
姜杌白眼一翻,“那点碎银,也就你瞧得上。”
三人上回忙着吵架,没认真看折丹发生了何事。这回才知,折丹这一日,经历了很多事。
譬如此刻,旁村的几个村民走过折丹身边,对着她指指点点,“就是她,赵全根家从山里买来的童养媳。你们瞧她,整日搔首弄姿跑去镇上,定是想勾搭哪家大户的少爷。”
许是已经听过太多次,折丹司空见惯,漠然走过。倒是后面走过的赵翠音,指着几人的鼻子叉腰大骂,“你们这群乱嚼舌根的长舌鬼。上回骂我不打扮嫁不出去,这回又骂折丹爱打扮勾搭人。”
那几个村民一见赵翠音发火,马上灰溜溜离开。
折丹听见骂声,眼含笑意来找赵翠音,“翠音,我就知道是你。”
赵翠音骂骂咧咧,“下回再让我遇见这几个讨厌鬼,我骂死他们。”
两个年纪相仿的姑娘,自有说不完的话。
走出很远,赵翠音仍不时回头,愤愤不平:“他们骂你几次了,你不知道还嘴吗?”
折丹:“爹娘常对我说,不必在意他人口舌。我虽是童养媳,也是爹娘的亲女儿。”
孟厌摸着下巴,似有感悟,“巫九息,难道折丹是想告诉你,不必在意旁人的看法,好好活下去?”
“若答案如此简单,她何必大费周章托梦给你。”巫九息回头轻蔑地瞥了孟厌一眼,见她捏拳不服气,忍无可忍又讥讽一句,“你这脑子,便少说几句吧。”
姜杌怕孟厌伤心,对着巫九息破口大骂,“巫九息,你会不会说话!我们好心帮你……”
“你也没脑子,你也闭嘴。”
巫九息说完便走,徒留孟厌站在原地,哼哼唧唧与姜杌抱怨,“她自个想不出答案,还不准我俩帮忙。姜杌,她可真讨厌。”
突然和心上人有了共同讨厌的人,姜杌立马大倒苦水,“孟厌,你不知道。我第一次遇见巫九息,她便与白奇合谋,想杀我。万幸我跑得快,要不然你就得守寡了。”
孟厌听得心酸,抱着姜杌又亲又摸,一顿安慰,“小可怜,没遇到我之前,你都过的是什么苦日子。”
远处的巫九息久不见两人,回头一看才知这两人又抱在一起打情骂俏,“你们两个,能不能走快点!”
睡觉要搂着,走路要牵着……
她真是烦死他们了。
早知如此,她当时就该推开孟厌,自个往下跳。一了百了,也好过如今被这两人轮番“折磨”。
姜杌:“孟厌,你别生气。她一向小肚鸡肠,又见不得别人过的比她好。”
孟厌:“对对对,她就是嫉妒我们俩恩爱,还有满山花不完的金银~”
折丹与赵翠音走到半道,又碰见赵招水。
此时的赵招水并未被沈鸢夺舍,与姐姐赵翠音有说有笑。
三人相偕回村,先是路过赵和家。
未疯的季惠娘站在院中,端着一碗绿豆汤,温声催促赵寅,“天热,你出来喝碗汤再回房看书吧。”
一脸书卷气的赵寅应声走出,笑着与路过的三人招呼。
赵栝家门口,折丹与赵家两姐妹道别。
方走出几步,赵招水的声音传来,“赵常欢,谁稀罕你的糖葫芦。拿开……”
这句话之后,有一个女童,怯生生在说:“二姐姐,糖葫芦好吃。”
“都怪你,我迟早要得龋病。”
赵招水说话的声音含糊不清,孟厌猜她应是扭扭捏捏地吃了那串糖葫芦。
因为他们随折丹踏入院门前,清楚听到赵翠音在说:“赵招水,你分糖葫芦给常欢,也不分给我!”
赵全根家,孟窈娘与赵全根坐在堂屋,商量一家五口日后的打算,“如今四海升平,日子一日赛一日的好。来年初,我打算把遂生和折丹送去巴郡学门手艺。”
一墙之隔的房中,赵遂生与赵荣余正在看书。
窗户大开,赵遂生被赵荣余的童言童语气得直叹气。
而他们面前的折丹,如旁观一切的他们一样,静静站在水缸旁,捂着嘴笑弯了腰。
直到赵遂生欣喜的声音响起,“折丹,快来。”
“遂生,我这就来。”折丹笑着应好,转身看向孟厌与姜杌身后,那个低着头,沉默不语的巫九息,“巫九息,你找到答案了吗?”
这是沈家人还未到来的赵家村,这是折丹短短二十余年的阳寿中,最普通的一日。
这也是折丹耗尽最后一点残魂,也要让巫九息看到的一日。
孟厌与姜杌顺着她的目光,一起看向巫九息,“她从未怪过你。即使魂飞魄散,她仍希望拯救你,希望你挣脱这十年的痛苦,如赵家村今日的所有人一样,好好活下去。”
“巫九息,你找到答案了吗?”
第133章 太平世(七)
答案。
巫九息早在折丹死前,便找到那个所谓的答案。
上古巫妖一族的先祖,得恩人相助化形成妖,直至成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