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金堂(56)
可是……圣人等不起了。
事已至此,多说无益,也无用。
狄仁杰怅然起身,缓缓拱手,从魏家辞出来。曹、陈二人亦是垂头丧气,不知道该庆幸魏元忠正直,还是愤懑他眼盲心黯,看不清时世。
迈出门槛,才要登车,瞥见一个人纵马从星津桥方向而来,遥遥挥舞手臂。
曹从宦站住脚,“哎呀,宫里又出了什么事?”
狄仁杰望了眼,那人赶到面前,来不及下马。
“曹公!”
那人气喘吁吁禀报。
“才刚监门卫报称大军集结城外,令百姓惊惶,人心不安!府监大怒,命左肃政台监察上报,如有将官失职,就地查办!”
“胡闹!”
曹从宦跺脚恼怒。
“相爷办完河北道差事,班师回朝,一路行来,处处关隘都向夏官报备,如今不过比从前所奏早了三五日。再说了,军机要事,自有夏官料理,干他监门卫什么事?狗拿耗子!”
那人本是流外听用的小吏,闹不清各衙门恩怨,只因今日整个左肃政台不在官署,独他一人值守,所以手忙脚乱赶来向上峰汇报,满以为能得个嘉奖,却没想到劈头盖脸来了句反问,一时噎住,半晌才道。
“监门卫掌管神都九门,职责所在……”
陈思道在旁补充解释,“左监门卫将军乃是张易之提拔的。”
狄仁杰顿时无可奈何。
张易之的手伸得很长,他在京时尚且要处处提防,何况闹出个‘无诏入京’的大把柄,却是不得不小心应付,遂带陈曹上车,拿腰牌一道进宫。
过了大业门,才问得圣人在凝华殿听人讲书,便见一个衣着光鲜的年轻官员迎上来,殷勤地笑着作揖。
“下官见过相爷,听闻相爷率大军飞驰千里,昨夜才抵京畿,怎的这时候就来觐见?”
狄仁杰不喜他自来熟,而且瞧他年不过二十五岁,却留了一把美髯,分明故意惹人眼目,随口应了声“国事巨万,不好拖延”便绕过他。
那人大是不满,在他身后故意高声。
“……府监还以为相爷要回府休息两日!”
第30章
狄仁杰驻足回头望他。
宋之问捋了捋漂亮的胡须, 傲然道,“可是来得却不巧,圣人恐怕无暇听相爷叨叨国事。”
瞧这洋洋洒洒的做派, 便知是谄媚之人,狄仁杰长长哼笑了声。
“啊,老朽要恭喜府监, 手里又添了得用的新人呐?不知阁下是考学入仕,还是靠这把胡子入仕啊?”
宋之问满面笑意僵住,硬邦邦道。
“下官当年应试的卷子……也曾风行一时, 被人传唱,亦有名家拣选诗集刊载,下官不才, 入选区区八首。相爷既然有兴趣, 晚间就着人送去相府。”
狄仁杰沉沉道不必了,指曹从宦。
“世间糊涂书商也多,不挑文辞,却挑人的官职地位。至于好诗好句,我这个学生无所不知, 倘若他背得你的诗,我便听听,若是他都不知道, 那诗集,阁下就留着垫自家桌脚吧。”
宋之问气得面孔发白,瞪他半晌,曹从宦笑了笑, 状似解围地站在中间。
“座主,您不认得他, 这位是控鹤府新任用的主簿宋之问,小字延清,他的诗词文章……学生说句公道话,甚好。”
宋之问面色稍霁,整了整衣领。
他在家乡时便仰慕狄仁杰的令名,想得到他的认可,更向往像姚崇、敬晖、恒彦范那样,经狄仁杰推荐而得重用,可是入京后却迟迟找不到路子,不得已进了控鹤府。
“中丞过奖了,其实文章一事,贵在情真字俭,中丞倘若有空……”
“情真,呵,宋主簿说的不错,我记得您有一首七言长句,用字清丽,畅美如画,读来口齿嚼香。”
曹从宦打断他,不屑地别开脸,沉吟着回忆背诵。
“……明河可望不可亲,愿得乘槎一问津……敢问宋主簿,这诗中真情,可是但求恩宠,无所不为,扔了你我读书人的自尊,也在所不惜?”
宋之问一怔,顿时像呛了满口的墙皮,直噎得说不出话,后知后觉意识到,这帮人自矜身份,嘴上说喜欢他的诗词,实则还是凭衣冠度人,根本看不上他这种从小地方攀附上来的无名之辈。
他泄气,又强撑着自尊。
“中丞何必从门缝里瞧人,把人瞧扁了?我本是一片好心,想提醒相爷,圣人未曾上朝,您就算巴巴儿地进去了,还是吃闭门羹。”
狄仁杰奔波整个上午,乍然听说,紧张地问,“你说什么?圣躬违和?”
“圣人身子好得很……”
宋之问悻悻摇头。
“不过是夜里与府监多听了几支散曲,懒怠上朝。”
这话一出,曹从宦与陈思道面面相觑,奔波整日,原来底细如此不堪。
狄仁杰没再说话,转身往宫外,走了七八步,忽觉头目森森,天旋地转,忙提手揉搓面颊,终于觉出疲累来。
宋之问看到他两鬓刺眼的白发,才刚目睹圣人肆意寻欢,转头就见这老臣如拉车的老黄牛般任劳任怨,他也有些难过,又知道这番触动情肠之语,说出口来不过换得几句讥讽。
“相爷!”
宋之问犹豫再三还是出了声,“下官才去梁王府办差,回来复命。”
“——哦?”
狄仁杰背手扭头,“主簿还有什么秘事要告诉老朽啊?”
宋之问为难地看看他。
“实不相瞒,您前脚进城,后脚驻扎北郊的大军就闹起来了,有人惊了马,有人打架,还见了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