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宠嫡长女她福运满满(155)
“感应到跳动了吗?”
苏倾落耐心的教。
“嗯嗯。”
小皇子认真的学。
“试着数脉搏跳动的次数,从一数到八十,再停下来。”
苏倾落对他的聪慧很满意。
“一,二,三……”
小皇子凝神数数,小脸很是认真。
待他数到八十下,苏倾落讲授有关心跳频率的知识。
姐弟俩一个耐心教一个认真学,时间过的飞快,转眼到了正月十五,新春佳节的最后一天。
爹娘不在家,苏子宣同王猛,苏倾落商议了,决定带着四个小萌宝亲手做汤圆,过一个有意义的元宵节。
王猛负责揉面,苏子宣磨好芝麻,苏倾落用蜂蜜沾了香油做好芝麻馅。
天黑了,月亮升起来了,高高的挂在夜空,像个大圆盘。
兄妹仨带着四个小萌宝围在饭桌前搓汤圆。
汤圆分两种,带馅和不带馅的。
不带馅的汤圆非常简单,将面切成大小一致的剂子,搓成圆球状,放在平底锅里,撒上面粉。
用力晃动铁锅,使每一颗汤团都裹上干糯米粉,下入滚烫的沸水里,煮熟就可以了。
王猛揉好了面团,苏倾落切成整齐一致的剂子,四个小萌宝嘻嘻哈哈的跟着苏子宣搓汤圆。
婉姐儿手巧,揉搓的最圆,表面平滑光洁,一粒粒跟白色的珍珠似的,煞是好看。
毛豆和小皇子不甘落后,也认真的搓,努力将汤圆搓至最圆。
黑豆玩性大,面团在他手里,一会儿变成长条,一会儿压成圆饼,喜的自己咯咯笑。
搓好了不带馅的汤圆,苏倾落笑眯眯的取来芝麻馅,交小萌宝们往面团里塞馅。
有了揉搓面团的基本功,小萌宝们很快掌握了塞馅的技巧。
当然,黑豆除外。
一个个塞好了芝麻馅的汤圆,裹好了糯米粉,下入沸水中,用不了多久便煮好了。
小萌宝们吃着自己做的汤圆,甭提有多开心了。
正月十六,明水学院开学,苏子宣要回学院读书。
爹娘不在,王猛义不容辞,套了车送他去县城。
苏虎夫妻俩去京城走水路,没有驾乘自家的马车。三匹骏马舒舒服服的度过了一个舒适的新年。
黄豆长大了,已经长成了一匹健硕的大黄马。
红枣是母马,王猛便将红枣留在家里,让黑风和黄豆合作拉车。
两匹公马一般高大,四肢健硕,鬃毛油光发亮,并排在山路上奔跑,甭提有多亮眼了。
雪天路滑,苏倾落特意叮嘱王猛,在路上跑慢点,不用急着回来,在县城多呆两天,顺便列了清单,让他购置数量不菲的笔墨纸砚。
毛豆转过年七岁了,婉姐儿只比他小两个月了。
乡下的孩子多是七岁启蒙,苏倾落有心让两个孩子在上学前,学一些简单的生词,诗文,以便入了学堂,能在夫子的教导下更快的学好课业。
第261章 林瑾瑜来了别院
苏子宣在弟弟妹妹们的欢送下,依依不舍的走了。
王猛去县城,来回至少三天,家里没有大的,苏倾落便成了最大的大姐姐。
九岁的小姑娘,带着四个乖巧听话的弟妹,关起门来过自己的小日子。
闲来无事在院子里晒晒太阳,斗斗蛐蛐,溜溜虎牙,不愁吃,不愁喝,日子过的美滋滋。
正月十七,皇家别院传来消息,两位夫子和十位伴读,陆陆续续的从老家过完年回来了。
守卫别院的禁卫军也已到位,换了一批人,添了不少新面孔。
十七当晚,小翠鸟十分兴奋的从河对岸飞回来,给苏倾落带来了一个意想不到的消息。
“主人,河对岸的皇家别院换禁卫了。”
小翠鸟很是有些兴奋的忽闪着乌黑明亮的眼珠:“你猜,我看见了谁?”
“什么人?值得你这么兴奋?”
苏倾落颇为好笑的瞅着它。
小翠鸟傲娇的昂着小脑袋:“你的亲兄长,镇国公府嫡长孙,林瑾瑜。”
“你说谁?”
苏倾落心尖一颤,不敢置信的睁大了眼。
“林瑾瑜。”
小翠鸟一字一顿,又清晰的重复了一边:“你的大哥,一个娘肚子里生出来的亲亲亲大哥。”
“他为何会来皇家别院?”
苏倾落呼吸一顿:“他不是不能入伍从军吗?因何又进了禁卫军?”
“禁卫军与边军不同,负责皇宫的守卫,不用上战场。”
小翠鸟消息很灵通:“能在禁卫军里混的,都是世家勋贵子弟,靠祖上蒙阴,在女帝身边当差,混的好了,谋个一官半职,也算有了前途。”
“女帝猜忌镇国公府,岂会容许林家嫡长孙在宫里当差?”
苏倾落心有疑窦:“她不怕其心生不满,威胁到她的生命安全?”
“所以他被派到别院来了。”
小翠鸟老神在在的开口:“乡下离京都城相距十万八千里呢,想谋反也威胁不到她。”
“这事有蹊跷,女帝不会轻易放下戒心。”
苏倾落眸光闪烁,若有所思:“我想去趟皇家别院,见一见我那个一母同胞的大哥,不与他相认,远远的瞧一眼便好。”
“我陪主人去。”小翠鸟瞬间来了精神。
从小分离的亲兄妹见面,多么精彩的桥段,绝不能错过。
“不急,等夜深了再去。”
苏倾落心思缜密:“两位夫子都在别院,不能让她们发现我的行踪。”
“成,我先去替主人探探路,看看林瑾瑜晚上在哪儿值守。”
小翠鸟有了新的乐子,八卦心蠢蠢欲动,一刻也等不及,振翅飞向高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