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军婚,穿书后成了大院白月光(458)
助理听到叶常宁答应,立刻去准备了。
叶常宁则是继续查看需要自己签字的文件。
他正坐着,江南推门进来了。
过年期间,叶常宁给江南放假。
而且考虑到对方没有地方去,便让对方随时可以出入自己的别墅。
那边也给对方留了房间。
现在看见江南出现,叶常宁还挺诧异,“不是给你放假了吗,你怎么过来了?”
江南恪尽职守的说,“我没事干。”
叶常宁现在正看文件看得眼花缭乱,闻言说:“要不然你替我工作?”
江南:“我看不懂。”
叶常宁也叹气,“书到用时方恨少啊,我连高中都没读完,让我看这些真是为难我了。
早知道当老板还得自己看文件,我小时候就好好学习了。”
叶常宁现在也才二十几岁,如果想要读书完全来得及。
而且他现在有钱,随便捐赠哪个大学,都能获得进修的资格。
但是叶常宁现在还没往学习上想。
只是非常坚强的看着晦涩难懂的文件和合同。
虽然他手里有一群职业经理人,但是为了保证自己不受蒙蔽,这些文件他都得看一遍。
江南是没办法帮对方分担工作了,他的任务就是当保镖。
不过江南觉得公司里的其他人也都是吃白饭的,拿着那么多钱,还得老板亲自看文件。
可以说是,一点用都没有了,
此刻的江南不知道,不久后,他也得被迫开始学习了。
然后才知道公司里的这群大学生有多么厉害。
同样的,叶常宁也不知道,这次的采访是许建文主持策划的。
本来还在挑选谁是下一期的访谈人员。
许建文回单位后,从那堆工作资料中找到了叶常宁的那份。
翻看后确定自己没有看错,那天的人真的是叶常宁,服装行业的新晋企业家。
宁远公司用短短三年的时间,抢占了华北地区大部分市场。
同时在沿海沪地、圳地,内陆西北地区都有工厂和分公司。
这一切的发展都离不开领导者,前瞻性的眼光和破釜沉舟的魄力。
然而更让许建文好奇的是,叶常宁是如何做到的这一切。
一个贫困村庄走出的少年,身上值得挖掘的东西太多了。
而且他还有一些其他东西想问。
许建文得到叶常宁答应接受采访后,立刻去准备采访资料,并确定访谈时间。
……
郝燕燕在新的一年给自己立下目标,她要搞事业。
之前母亲推荐的大老板她已经联系上了。
对方对带她做生意这件事还是挺积极的,也是给郝家面子。
贺巧香这么多年也攒下许多人脉,不说大富大贵,但是帮助女儿做生意还是可以的。
那位大老板可以免费贷给郝燕燕一批货,至于能卖出去多少,就得看郝燕燕自己的本事了。
卖不出去的话,那些货原封不动的退回就是了,也没有任何损失。
郝燕燕拿到货后便去调查了市场。
现在的大环境和他刚刚做生意那会儿,完全不能比。
以前是在校门口摆个摊都能赚上好几百。
但是现在随着市场的扩张,很多沿海货,进口货,不再是稀罕物,甚至商场里的价格也打下来了。
如果地边摊和商场的价格都差不多,那顾客肯定是愿意去商场买东西。
还有就是品牌效应。
郝燕燕发现商场里,卖的最好的女装牌子是蝴蝶,兰花……
男装卖的最好的是利来,迅邦……
而那位老板给自己的货都是没有听到牌子的,很多款式也已经不时兴了,拿到商场去人家看也不看。
还好郝燕燕提前做了调查,如果直接去开店,恐怕是要赔得血本无归。
因为太好奇了,郝燕燕再见面的时候,特地问了那位老板。
“原厂货物不好卖的话,那些大品牌的货能拿到吗?”
老板笑呵呵的看着郝燕燕,似乎是觉得她太天真了。
“你在商场看到的那些牌子,像是蝴蝶、利来……好多都是一家公司的。
比如宁远公司,他们家本来就有很多牌子,年后更是一下子开辟了四五种新品牌。
内衣、球鞋,很多国外技术他们也有。
这种大公司,不仅霸占着国内市场,也早已经和国外合作,开始抢占国际市场了。
这种公司是不可能把货交给咱们代理的。”
郝燕燕真没想到现在的形势这么严峻。
“郝女士,你这种小打小闹拿着货去卖,混个温饱不成问题,但是要想赚大钱啊,除非投入大量资金,不然没什么希望。”
这位老板自己手里也有工厂,清楚的知道,要是不创新不开拓销路,他的工厂离倒闭也不远了。
第395章 后悔了
郝燕燕听到老板的回答,大致明白了对方的想法。
但是她要的可不是小打小闹,她想要的是能在这个时代赚到属于自己的金钱。
前世她就知道,很多人凭借各种机遇,成为这个时代的领军人物。
而她,有了多别人一世的记忆。
难道还不能乘风破浪?
郝燕燕准备去京城那些大工厂碰碰运气,只要能拿到和品牌合作的机会,还愁不能赚钱。
郝燕燕想得理所当然,当她怀着满满的信心去联系那些大品牌的时候,居然没有人愿意给她合作的机会。
甚至说那些品牌都非常看不起她。
郝燕燕自己确实没有经商的经验,但是她自命不凡。
直到接二连三的受挫,才发现,做生意不是像她想象的那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