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凤谋天下(116)

作者: 怀渡之 阅读记录

“娘亲!娘亲——你是来接我的对吗!我就知道!娘亲不会丢下我不管的!”

“娘亲!娘亲——爹说你是画中的仙人!一定会保佑我的!娘亲——”

那黑影挣扎着就要爬过来,被赶来的一把按住,用麻绳捆了起来。

晏清姝颇为好奇的打量了黑影一番。

这是个男子,披头散发的,身上的衣着瞧着像是素锻,看向自己的眼神就像在看一个熟悉的亲人一样。

“他是怎么了?”晏清姝轻声问。

那和尚将人捆好之后站了起来,正要抬头回答晏清姝的问题,目光落在晏清姝脸上时突然咦了一声。

打量了半晌后,他默念阿弥陀佛,有些唏嘘的说道:“怪不得他会突然冲出来,女施主与他的娘亲长得确实极为相似。”

“他的娘亲?”

和尚深深叹了口气,苦笑道:“他原也是生在富庶之家,只可惜家族内斗让他失了父母,又得了失心疯,便被现任家主丢在荒郊野外当人牲狩猎玩耍。是师傅见他可怜,便与那家主商量,容他在寺庙剃度出家,那家主卖给师傅一个面子,便留了他性命。哎,也是我们看顾不周,才惊扰了几位施主,实在抱歉。今日明觉师叔解签,若是几位有意,我可以引几位直接去禅房,不必在殿前排队。”

晏清姝摇头,她从不信神佛。

但她比较在意这个与她长相极为相似的女子。

好在海昌院的和尚们都非常好说话,邀请他们一行人去后院喝杯茶压压惊。

一路上几个年轻的小和尚,叽叽喳喳的把男子的事都告诉了他们。

其间不免对他的遭遇唏嘘不已,并言善恶到头终有报,都记在善恶簿里,等待入地府后由地藏王菩萨来裁决。

晏清姝几次想问出男子的身世,但小和尚们知道的并不多,只知道他们来时这人便已经在寺庙里了。

而捆他的那位和尚又对此事讳莫如深,直言若是施主介意其身份,便向明觉师叔询问,若是师叔觉得可说,自会告诉他们。

明觉禅师的禅房在海昌院后院的西南方,顺着后门进入房间,浓重的松香味便扑面而来。

领路的和尚将事情告诉了明觉禅师,年迈的明觉睁开双眼,目光和善的扫过众人,最后落在了面色有些苍白的晏清姝身上。

“冥冥之中,自由天定。”

晏清姝神色微动,迎上明觉禅师的目光,她总觉得这位老和尚话里有话。

几人各自找了个蒲团坐下,待禅房的门被合上,明觉禅师才缓缓道:“施主想必已经知道自己的身世。”

晏清姝神色一凛,除了完全在状况外的裴凛,红玉几人皆挺直腰背,手覆在刀柄上,目光中满含戒备。

对于这样的凝固的局面,明觉禅师并不在意,反而为晏清姝斟了一杯茶,道:“施主可知这是什么茶?”

晏清姝低头看了一眼淡绿色的茶水,摇头道:“未尝过如何猜得出?即便尝过,有些茶种近似,除非熟知之人,也未必完全分得清它们的种类。”

“是了,这世间的人和事皆是如此,施主的身世也是如此。”

说着,明觉禅师将茶一倒,茶碗倒扣在桌面上。

“无论这碗中装得是什么茶,别人不尝便永远不知,只斟茶之人说是什么那便是什么,但无论是什么茶,这茶碗终究是一样的,只要茶碗的花纹对,还是那只碗,内里是碧螺春还是银针,都不重要。人们认的是这只碗,而不是碗中的茶。”

斟茶之人吗?

晏清姝攥紧了覆在大腿上的双手。

她是谁不重要,她是谁的孩子不重要,重要的是他父皇给了她地位和名望,她姓晏,无论血脉如何,她要做的就是守住这个姓,保住这只碗。

“多谢大师解惑,但我仍旧想知道他的父亲和母亲是谁。”晏清姝神色认真的看着明觉禅师。

明觉禅师打量了晏清姝一番,又瞧了瞧严阵以待的红玉等人,淡声道出了两个名字:“方问安,章宁雪。”

方问安,方哲康的父亲。

章宁雪,章天仰的姐姐。

第38章 遇刺

回去的路上, 晏清姝一直在回想明觉禅师讲述的那个故事。

一个侯府之女爱上商贾之子的故事。

方问安在子嗣众多的方家并不起眼,尤其是在他母亲善妒,害死丈夫爱妾之后, 更是为丈夫不喜, 甚至以其受了刺激患上疯病为由, 将她送去了尼姑庵里关了起来。

而方问安长得太像他的母亲,因而被他父亲恨屋及乌, 发配去了西北。

当时的方问安只有十八岁, 立志要闯荡出一番事业给他父亲看, 便苦下功夫, 又吃了不少苦,才在二十一岁那年, 终于在安西府武威镇立下了根。

也是那一年, 他遇见了随父前往甘州巡视祁连山大营的章宁雪。

那时的章宁雪十八岁, 正因着性子跳脱又爱骑射而被京中贵女们诟病, 也没有夫人愿意给自己儿子聘娶一位如此‘不安于室’的妻子。

章父害怕女儿受委屈, 便向陛下请旨,带着女儿一同来到了安西府。

少男少女的相遇,就像话本子里写的那样,一见钟情, 再见倾心。

章父虽然舍不得女儿,但又觉得女儿留在西北也好,这里民风开放, 比京城的规矩少,女儿呆在这里会很开心。

于是, 章宁雪与方问安成了婚。

方问安为了让章宁雪离长安更近一些,将产业从安西府转移到了庆阳府, 最后在庆城定居。

春去秋来,章宁雪有了身孕,便寄信给父亲告诉他这个好消息。

上一篇:长嫂万福 下一篇:清欢衔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