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欢衔月(36)
蔡璇伸出手摸了摸王希孟的脸颊,温声道:“希孟,善良不是你的错。”
王希孟看着蔡璇,轻轻俯下身,吻了吻蔡璇的额头。
一缕阳光照射进来,炫目的阳光让整间屋子隐隐生发出光辉,房中相拥的两人在这一刻出离了尘世的纷纷扰扰,唯余彼此,此心永恒,此情常在。
......
汴京,蔡府内。
“大人,二小姐滴水未沾,滴米未进,一直嚷嚷着要见你,还说如果你一直不肯见她的话,那她活着也没有意义了......”
蔡京无奈地放下手中的文书,缓缓站起身。
“带我去见她。”
侍从引着蔡京一路来到关押蔡楚楚的地方。
“嘎吱”一声响,蔡京缓缓推开门,只见蔡楚楚鬓发散乱,衣裳不整,双手被绳索反绑在柱子上,她正席地而坐着,看到蔡京,她惊喜地睁大了双眼。
“父亲!”
“给她松绑。”
侍从上前麻利地解开捆缚着蔡楚楚的绳索,蔡楚楚如蒙大赦,激动地扑到蔡京跟前,她一把抱住蔡京,哀哀啜泣着:“爹爹,我还以为你再也不会来见我了爹爹!”
蔡京任由蔡楚楚抱着自己,良久他缓缓伸出手拍着蔡楚楚的背,温声道:“为父又怎么舍得一直不来看你呢?”
蔡楚楚豁然放开蔡京,她眨巴着一双大眼睛,惊喜地问道:“爹爹,那这么说,你原谅我了?”
蔡京摇了摇头,缓缓道:“你这件事情做得太过愚蠢,我总要给你点惩罚。”
蔡楚楚闻言瘪了瘪嘴,她抓着蔡京的衣袖,左右摇晃,连声哀求道:“爹爹,这件事情我没有做错,你为何不能心疼心疼我?”
蔡京叹了口气,无奈道:“楚楚,王希孟真的不值得你这样做,不值得你与蔡璇反目成仇。”
蔡楚楚倔强道:“父亲,他值得,若没有他,女儿早就死在政和三年的那场大雪里!”
蔡京摇了摇头,他凝视着蔡楚楚一字一句道:“楚楚,你早晚有一天会明白为父今日的这番话。”
第22章 初入仕途
烈阳高悬, 风物晴好。
王希孟缓缓踱步到房门外,看着远处的千山青黛,陷入了沉思。
这段时间所发生的事情让他觉得恍如隔世, 陷入一种深浓的焦虑与恐惧之中。
童师礼的暗中相对、郝杜为救自己惨死、金明池畔的刺杀、蔡楚楚的仇恨、蔡璇险些遭逢不测,这一切的一切, 莫不让王希孟心生后怕, 似乎在每一件事情的背后,都有一双看不见的手推动着,让事情朝着所有人的预期之外发展。
“若你遇到什么麻烦事, 可以告诉我。”
蔡京的话言犹在耳。
王希孟不自觉地攥紧了手。
良久,他像是突然下定了决心一般, 迈开脚步, 匆匆离去。
......
汴京, 蔡府内。
“大人,王希孟求见。”
蔡京闻言挑了挑眉,坐直了身体, 看了一眼桌案上的画作,兴致盎然道:“哦?正好, 我今日新得了一幅画作,正好让王希孟鉴赏一二。”
福旺领命而去, 不一会儿,王希孟便踏入房中。
“参见大人!”
蔡京看着王希孟爽朗一笑, 热情道:“希孟, 快来看看这幅画作!”
王希孟拱了拱手,走近蔡京, 低下头一看桌案上的画作,赞不绝口道:“这幅画作甚妙, 既有山水禅宁之意,又有国泰民安之感,实是上乘佳作!”
蔡京含笑不语,指了指画卷的某处微小的细节,调侃道:“一开始,我也是这么觉得的,但是细看此处,我便觉得,这是一幅十分危险的画作。”
王希孟屏息凝神注视着蔡京指点的细微之处,仍不得其要领。
蔡京看王希孟迷惑不解的样子,进一步解释道:“这是一个涉及国政社稷的问题,无怪乎你不懂。当今圣上励精图治,百姓安居乐业,百业俱兴。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大宋山河又怎会出现衣衫褴褛的流民?画师这么作画,是想讽刺圣上治理国家失当,还是蓄意为之?”
说完,蔡京拿起画卷扔进火盆,烈火一瞬间就将画卷吞噬,只余下灰烬残骸孤零零地躺在火焰中。
王希孟看着被烧成灰烬的画卷,眼中闪过一丝不忍。
“大人,其实不必如此,画师作画不易,若大人不喜欢,退回去便是。”
蔡京嗤笑一声,揶揄道:“退回去?你说得倒轻巧,我是一国宰相,每做一件事情都要考虑后果,不能有失偏颇。若我今日宽恕了这位画师的所作所为,明日再来几个这样的画师,甚至直接进献给圣上,到时候,就不只是烧毁画卷这么简单了。”
王希孟低垂下眼眸,不再说话。
蔡京见他沉默不语,捋了捋胡须轻笑道:“你啊,涉世未深,就该多在我身边历练历练。等你司空见惯这些事情之后,就不会再心生怜悯了。”
王希孟闻言,拱了拱手,恭敬道:“谨遵大人教诲!”
“说吧,你今日来找我何事?”
“大人,近来发生的很多事情让我心绪颇为不宁。这段时间以来,生活就好像脱离了正轨,都在朝着我所不能控制的方向发展。身边的朋友不是因我而死,就是因我而伤,而我却什么都做不了,这样的感觉让我很难受。我怕稍有不慎,我现在所珍视的一切人和事物都会离我远去。”
蔡京沉吟片刻,缓缓道:“希孟,你有没有想过让自己变得强大,更好地去保护身边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