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时候李春觉就去了户部领了苏南丞的俸禄,根本没人为难。
按规矩是算工部那边的,不过人家多发了一百两。另外灰色收入里,也多了二百。这里外里一补,就真的差不多。
可见苏南丞如今在皇帝跟前得宠还是很有用的。
李春觉也会办事,跟发银子的人好一顿说话,隐晦的表明了意思,就是我一定回去告诉我们家大人您的名讳。
办事不就这样么,谁平白给你好处?无非是结个善缘。
谁也亏不了自己的钱包,回头这户部指不定就按照城防营这边的官职报账,多出来的钱本就进了他们的荷包?
但是人家要是多的一分也不给你呢?
大家明白就是了。
苏南丞听了,将人记住,就叫李春觉将钱算好。等着赏银下来后,就一起发出去。
一千四百两,四个百队一个人一百两,四个副队一个人二十五两。
剩下九百两,一个人也均摊二两银子,再多的赏给几个文书。
二两对苏南丞来说是不多,可对下面小兵来说,也是一大笔钱。这一来大家都是开心的。
新官上任三把火,第一把火先发钱,还有什么比这个更直接叫人服气呢?
先给甜枣,再打棒子也是一样的。
“大人,卑职求见。”苏南丞正跟李春觉说话,门口吴三灯叫道。
“进来吧。”
李春觉就赶紧退出去。
“大人,下面人看见齐大人跟一个可疑的男人说话,等他们说完就跟上那男人。结果那男人就转了一圈去了东宫近卫长张大人家里。”吴三灯道。
苏南丞挑眉:“咱们城防营,可是最机会与太子皇子结交。”
“是,卑职觉得这事蹊跷,别是他们想做什么吧?”吴三灯问。
“做什么?齐渊手里也就四百人,难不成他还想……”苏南丞想也知道不可能,四百人还能谋反?
“卑职已经叫人继续盯着了。以前没听说近卫长张大人与他有来往。”吴三灯道。
“你做的很好,继续盯着,叫出去盯梢的兄弟们多穿点,转告他们,不叫他们白白受冻。”
吴三灯忙应了。
苏南丞苦笑,虽说是不缺这点钱,可这算不算贷款上班?
这几个盯梢的,不得多给一些赏赐?
啧。
临近回府的时候下了雪,苏南丞上马的时候,有他队伍里的小兵见了她忙不迭行礼。
“都多穿些,咱们明日再见。”
小兵们应了,各司其职。
“哎,真不想回府,可今儿要是不回,那就是明摆着躲事儿。”苏南丞叹气。
“想必家里也解决的差不多了。”程铭笑道。
“但愿吧。”真的不想管啊不想管。苏南丞苦笑。
第126章
事实证明,苏家还是反应很快的。
安抚住了李氏,以及李氏身边的一干人。
她和离再嫁,肯定门第上不可能比如今好。
而苏仪丞也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给李氏道歉,表示日后一定不会如此。
何况两个人还有孩子,这件事就这么压住。
冯氏亲自去了李家,赔礼道歉。
她身份上比李家高,都这么赔礼,李家也不想闹僵。
只应了明日来看孩子,也表示两口子闹气不稀奇。这事总算没进一步闹出去。
但是苏仪丞这个人在苏家,也算是叫看透了。
老太太依旧疼他,可未必不觉得他没出息。不过老人嘛,没出息也是疼的。或许因为没出息,更疼他些。
冯氏作为亲娘,怎么也不会放弃自己的亲儿子。
苏锦丞呢,作为亲哥哥,也不至于放弃弟弟,反倒是因他的不争气,对他还多了几分宽容。
以前同为嫡出的弟弟太过得宠,他是有些压力的。如今可没了。
苏南丞听了个隐约,知道没事就放心了。实在不想掺和。
不过这大家族,总是要从里头开始烂。
好在他暂时不用管。
睡到半夜的时候,苏南丞被人叫醒。
春樱掌灯,秋菊披着棉衣进来:“公子,李松在外头叫呢,说是前院里来了人,城防营的,应该是有事情。”
苏南丞本来还迷湖着,闻言一咕噜坐起来:“更衣,叫李松进来。”
不多时李松进来,请安后道:“公子,来的是一位姓吴的大人。只说找您是急事儿。小的已经叫前院备马了,您看小的这就去叫程铭吗?”
这里李松是有私心的,主子跟前的小厮要是不能被带出去,那就是主子不看重你。
所以他第一时间把能干的都干了,却没叫程铭。
苏南丞明镜似得:“不必,既然你安排好了,就你跟我去。”
“是。”李松激动的应了。
不到一刻钟,苏南丞就带着李松走了,临走只嘱咐叫各处问起来就说实话。
这事也没必要隐瞒。
前院门房,吴三灯被客客气气伺候着喝茶。
虽说侯府什么官员没见过,对吴三灯这么一个微末小官,从心底里也是不怕不在意的。
不过这是七公子的下属,就不一样了。
苏南丞过来,吴三灯忙起身:“大人,打搅您安睡了。”
“无妨,走吧,路上说。”苏南丞道。
两个人出府上马。城里是不许飞奔的,所以两个人并不耽误说话。
“大人,城外灾民聚集闹事,弟兄们都去了。”吴三灯小声道。
苏南丞点头,表示自己知道了。
两个人到了城门口就听见喧闹。
“怎么多了这么多灾民?”苏南丞看着外头黑压压的人被城防营和步兵营堵在那,两边闹哄哄的。官兵这边有火把,有些官兵手里锃亮的刀锋,看着都叫人觉得担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