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的是,朕昨夜一夜没睡,也在想这件事。只是,一旦调离了西北军,又怕锦州没了压制要作乱。”安帝点头道。
“甘阳府定然不能全部撤军,不过要是陛下同意给云至深封王的话,西北军就可以撤出一半。向将军带的南方军不适应北方的天气,何况如今南方也不稳。不能长久呆在北方不回去。西北军多数是从北方抽掉过去的,不如叫他们一大半回到原处。也可调一部分去北方两大关。”
“你说的是。”安帝点头。
“臣虽说是在城防营,但是并没有带兵打仗的经验,所说的一切,也都是一些粗浅的认知。陛下还是要听将军们的。不过臣觉得,如果云至深要做亲王,那就得按着亲王的规矩来。我朝可没有亲王拥兵自重的。就算不能叫他解散军队,也不能叫他再扩张了。”苏南丞道。
安帝嗯了一声:“这些时候,你也劳累了吧?京城里诸多事,你都管了。朕心里都知道。自打朕登基,丧事一场一场的。前日里,朕梦见了皇后。”
他说的皇后,就是他的妻子韩氏。他是追封了皇后的。
“她看着朕,满脸的泪痕,朕醒来后,也是满脸的泪痕。如今想来,这天底下的人有多少都是夜夜泪痕啊。北方被弄成这样,朕是痛心疾首。”
“陛下万不可这样想,这些事也不是陛下的错处。事已至此,陛下用心弥补就是。先帝与诸位先皇在天之灵都看得见。您只要尽心竭力便可。”苏南丞道。
说实话,这个皇帝眼下看,颇有些励精图治的意思。
可这是刚登基,只要不是海昏侯,那就没有谁是能登基一个月就搞的叫人给栽上一千多件错事那么离谱。
长久看的话,苏南丞不是很相信老皇帝的种会多勤政爱民。
出宫的时候,一个小太监追上了苏南丞:“大人留步。”
“这位公公是?”苏南丞诧异。
那太监笑呵呵的:“奴婢是郁美人跟前的人。”
苏南丞点头。
身边原本要送苏南丞的人就让开了。
那太监赶上来笑道:“郁美人有一封信叫奴婢交给您。”
苏南丞说实话不想接,这种私相授受容易出事。
“大人放心,美人对奴婢有恩,奴婢是万死不辞的。您只管收下。”
第229章 买卖
话都说到这份上了,苏南丞也只好接了。
其实苏南丞没打算瞒着郁广的来历,只是皇帝没问他也不好主动说。
不过长公主只要想叫郁广做她的人,她也不会提起苏南丞。
出宫后,苏南丞才打开了信看。
信件很简单,字迹不是很好,显然是初学。
郁广提了一个要求,求苏南丞将他弟弟隐藏起来,就说已经死在城破那一日。
只要不叫她弟弟搅和进朝中来,她愿意报答当日救命之恩。
苏南丞看着这简单的信,心里的担忧倒是放了下来。
郁广真是个妙人。
她虽说出身卑微,却着实是个有眼界的人。确实,她年幼的弟弟如今出现在人前并无好处。她日后得宠,要是没有娘家也罢了,可一个年幼的弟弟,只能是众人的靶子和拿捏的对象。
倒不如索性托付苏南丞。
她才是个美人,就已经看透了。又或许,她还有别的考量吧。
宫中,郁广站在一盆开的正好的牡丹花前,静静的想着心事。
上头的人或许都觉得百姓是傻子,可她一路跟着爹娘逃难来京城,险些饿死在城外,也该明白这个朝廷有多无能。
长公主出逃,她这种人怎么会被带走。
她是自己机灵,躲在了后院膳房外头的地窖里,才躲过了北夷人的劫难。
否则她这样的容貌落在北夷人手里会如何她都不敢想。
如今被送进宫,皇帝很喜欢她,可她很清楚那不过是因为这张脸。
再绝色的容颜也有老去的一日。可看看这个朝廷,摇摇欲坠。
北方接连遭灾,连年的天灾不断,如今又有兵祸。南方也是乱的不得了。谁知哪一日北夷人再南下,大元就没了。
与其如此,她何苦将自己唯一的弟弟推到人前来?
叫他衣食无忧就好,他还小,没人天天告诉他,他会忘记自己的。
十年二十年后万一情形好了,再相认也不晚。只要想,总有机会的。
苏南丞不会过多理会这件事。
安帝与大臣们商议过后,西北王这个称号,还是给了云至深。不过也说好,要派大臣进锦州做地方官。
并且要求云至深将长子送进京城做质子。
苏南丞听的……这吴三桂啊?
要派人去锦州传旨,也是谈判。锦州军不可能散了,一旦散了,云至深拿什么保护自己?
不过,朝廷日后肯定不能给他养兵,锦州大概税收还是要不回来。
无非就是朝廷和锦州如今暂时和平,迟早还得打。
这种大事,苏南丞可以探听,但是不是都能插手的。不懂的东西胡乱插手也没好处。
他也有自己的事要做。
派人去万州府,找卫家主。就是原本栾城那个卫家主。
万州也是被北夷人祸害的地方,不过北夷人只是路过,没有驻足,所以没有大肆的烧杀抢掠。
不过只要是过,就一样遭难。
是叫牛柏去的,早已出发几日了。
十五的时候,人就被请回了京城。不是强迫,确实是请回来的。
苏南丞叫牛柏去的时候就带着自己一封亲笔信。
此时,卫家主站在苏南丞跟前,忙不迭的下跪请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