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了一杯清澹的酒,苏南丞就叫人上一些新的东西。
由卢梭带人亲自介绍。
“此物诸位见过吧?就是土豆。不过咱们大元境内的土豆是紫皮红皮,纵然好吃,就是产量低。这黄皮的其实也不差,产量却很高。跟紫皮红皮混合种着,这可是好东西啊。”
“此番带回来的,都是要种子的,所以就煮了一盆,诸位分着尝尝就是了。”
那些庄稼人家的老人尝过后,都是双眼放光。反倒是那些富贵人家的老太爷虽然也是一副高兴的样子,却一看就是做戏。
紧接着,卢梭又拿出了一种东西:“诸位请看,此物叫薯,与土豆一样,种在地里根块能吃。确实味甜,产量也高,十分饱腹。”
如今的红薯没有后世那么大,但是味道却十分不错。
众人对这个没吃过的薯兴趣就不一样了,都觉得很新奇。
最后就是压轴的宝贝,卢梭拿出来了煮好的玉米,以及玉米面的饼子,还有生的玉米棒子。
他细细解释了这个东西,其实这东西也不叫玉米。
海外的人说的话,行船的人也未必听得懂,他们只说这叫花角。
因为这时候的玉米还不是金黄,至少这一次带回来的不是金黄。
而是白色夹杂紫色颗粒的,苏南丞说这是玉米,下面人也觉得这一棵棵的确实像是玉石,于是就叫玉米了。
面对这个玉米,那些庄稼人家的老头果然激动起来,拉着卢梭就问产量云云。
这年头的普通百姓们,是吃不到多少米面的。
他们的主食都是粗粮,口感并不好。
玉米面比起麦粉,自然是粗糙的很。可对于如今的人来说,这是难得的美味。口感细腻的不得了。
得知它比本地种的高粱,黍子,糜子之类的产量高后,那些老人更高兴了。
“此物还耐旱,是极好的作物。我派人出海寻了好几年,总算有收获。”苏南丞笑了笑:“今日请诸位来,就是为这个。要是咱们信阳种上这些,日后天灾也就不会饿死人。老百姓都有饭吃,又怎么会闹事呢?”
好是好,只是说起要种,众人还是犹豫。
苏南丞知道他们的担心,于是道:“种子也不多,只要你们信我,走的时候都带一些回去。占用家里几笼地,不要求你们全部种。不过种上以后,就是你们的了。”
“我也会叫陶太守专门找人种这个,日后也好留种子。”
陶太守一脸配合:“大将军放心,如此好物,下官带头种。”
听到不强求,这些老人也就寻思着来年就种一些试试,万一真的那么好,他们以后岂不是就不那么缺粮食了?
苏南丞的目的也就达到了,真要大规模种植,他可没有那么多种子。
这些真要成规模,至少得三年。
如今先叫大家接受就好。他也留了一部分种在在京城,他自己回去后也得叫人种。
他今日的目的就是这个,主要就是把自己得来的种子推出去。
当然了,名声也是一定要的。
以后信阳人吃着这些新的食物,就得记得他苏持玉。
确实,这一晚上的苏大将军,给所有的老人都留下了深刻印象。不管怎么样,他们还是愿意带一些种子回去试试的。
只不过苏南丞不会叫他们如今就带回家。他会把种子分给下面县衙。
免得他们带回去家里实在没吃的就都吃了。
等来年耕种时候,再去县衙领取是最好的。
苏老四和苏老六坐一起,正咬耳朵:“老六,你看老七,啧,这还是咱苏家的种?怎么那么陌生啊?”
“四哥,你想好以后干什么了没?”苏老六不接话,反问。
苏星丞干了一杯酒:“咱俩同父同母,你想什么我还不知道?”
苏祥丞跟他碰了一下酒杯,就一个字也没说,只是眼光灼灼的看着人群中最显眼的那个人。
第329章 急迫感
别存不服,人家就是有本事,他们跟着混,不丢人。
直到月兔东升,苏南丞才叫人送走这些老人。
他们暂时还不能走,夜深了,总要休息一两日再起程,这里外花费,本来是苏南丞自己出。不过如今邹会长愿意出,他也不拦着。
他不光是出钱,还主动讨要粮食种子,说也愿意种。
“若是来年种的好,小人就无偿送出一部分种子如何?”邹会长讨好的问。
“这自然是好事,与陶大人商议。”苏南丞笑了笑:“不早了,今日本将军也喝多了,咱们再说。”
不同于苏南丞这边顺利,西北的形势越发不好,西北王也是频频调兵遣将,很是不安分。
一旦西北连成一片,那将会是一股恐怖的势力。
苏南丞看着信件,眉头就没舒展过。京城的信件是说皇帝如今愈发荒唐,竟在后宫里与宫女厮混,随意抓着宫女就那么幕天席地的行淫乱之事。
并且他如今对丹药的需求更甚,甚至还用烈酒左药。
这可真是桩桩件件都透着随时要猝死的劲儿。
苏南丞揉揉眉头:“无药可救。”
他把这信递给吴三灯看。
吴三灯看完了之后也是叹气:“大人您想如何?”
“你看陶太守那次子如何?”苏南丞问。
“卑职看着,他那次子很像他。只不过,他有心扶持,但是这太守不是什么世袭罔替的官职。所以眼下他要是告老,这陶培源暂时怕是推不上去。”吴三灯道。
“你可愿意留下?”苏南丞问。
吴三灯一愣后道:“卑职愿意,只要是大人有需要,卑职都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