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零软妻人间清醒,首长别茶了!(175)
季黎好笑,“大惊小怪的,还让李大夫大热天的跑一趟。”
“行了,你们俩赶紧回去忙吧,我自已在家挺好,一会儿找秦嫂子说说话儿,不等天黑你也就回来了。”
周驰勾了勾唇,轻拍她肩头,就招呼李峰一起走。
“我先回军区,你不是还去给郑嫂子看看,一会儿你自已回去吧。”
李峰收起药箱,“成,周旅长你忙去。”
两人说着话一起出了院子。
季黎出来送他们。
等人走远了,才听倚在墙头上剥花生皮的秦嫂子笑侃道。
“整个军区,再找不到比周旅长更心疼媳妇儿的人。”
季黎弯唇摇头,扶着腰走过去。
“第一次做爹妈,我俩难免谨慎一点,我腿肿的厉害,这两天身上累的慌。”
秦嫂子收敛脸上调侃的笑意,正色说。
“你这身子重了,压的沉,累是正常,但你要想好生,还是适当多走动,别躺着不动弹。”
季黎浅笑点点头,“我知道嫂子。”
又问起郑琴来借柴火的事儿转移话题。
秦嫂子皱眉叹了一声。
“这不是她嫂子,没了男人,到今天都没支棱起来,每天浑浑噩噩的在炕上躺着,不愿意吃也不愿意喝,全靠郑琴照顾。”
“郑琴她男人,还在外出任务没回来呢。”
“家里火灭了,柴也没了,以前这些事儿,都是她嫂子管,柴没了也都是郑团长交代人给送。”
“这些天她嫂子也不管,郑琴也不好厚着脸皮去找军区那边要柴火,就天天来回跑,去食堂打饭。”
“这不,饭票用的差不多了,不得不跟人张口了,就到我这里来借点儿柴。”
“唉,怪可怜的…”
季黎微微颔首,“是。”
秦嫂子,“这部队里,说是优待家属,现在郑琴怀了孕,组织上照顾她让她继续住在这儿养胎已经是厚待了,但也不可能事事都给安排的面面俱到,毕竟日子还得是自已过得。”
“我听人说,郑团长家里没老人了,他就一个闺女,还在外地上大学。”
“这几年一家人不回去,家里头的地都一直是别人在种着,这要乍一回去,还没个男人给撑腰,一个四十多岁的寡妇,那以后日子不定多难过呢。”
“还有郑琴,郑琴的男人是外地的,郑琴要离开军区,铁定是送回他男人的老家。”
“但她自打结了婚,就没去过她婆家,跟婆家人全都不认识,这又大着肚子被送回去,跟她男人分居两地,想想也挺可怜。”
秦嫂子说了一通,最后摇摇头,还是轻啧道。
“可怜也没办法,日子总归还得自已过,总不能因为郑团长没了,她们也都过不下去了,你说是不?”
季黎点点头,“嗯。”
两人聊了一会儿,季黎帮着她一起剥花生。
花生剥完,各自回屋。
秦嫂子端着簸箕,面上还难掩唏嘘,大概是在感慨郑家人的处境。
季黎回到屋里,就没再想这件事儿。
毕竟别人的生活怎么样,跟她也没什么干系,原本就是萍水相逢的陌生人。
她闲着没事,就做到书桌前,捡起许久不用的画板和工具,开始构思新本连环画的大纲。
到下午五点左右。
想着周驰快回来了,季黎才放下笔。
从屋里出来,准备先把火给开了。
刚要低身坐在灶台前的小凳子上,就听见院子里有人喊。
“秦嫂子,周嫂子在吗?”
这道轻轻柔柔的女声,季黎隐约耳熟。
她掀帘子出去,瞧见郑琴立在自家院门外,手里还端了个碗。
季黎难掩诧异,朝她走过去。
“郑琴妹子,有事吗?”
隔壁院子里,秦嫂子也从屋里出来,两手上都是面,看样子正在活面呢。
郑琴瞧见两人,脸上盈着笑,手里的碗往前送了送。
“先前借了嫂子的柴火,正巧那会儿遇上周旅长和李大夫是不是?后来军区那边有人给我送了好多柴火来,说是周旅长交代的。
“你看,我也没什么拿得出手的,就做了一些豆泥饼,给两位嫂子送来,你们别嫌弃。”
季黎看着她碗里罗列的六块巴掌大的饼,好笑的看了眼秦嫂子。
“这怎么好意思?邻里邻居的帮点儿忙,不是顺手的事么,再说我家周驰,从来是热心肠,这事儿也不过是说一嘴,你实在不用这么麻烦。”
郑琴扯唇笑了笑,神色腼腆。
“嫂子快别这么说,我知道,我们现在这处境,雪中送炭的人实在难得。”
“不是什么值钱东西,你就收下吧。”
“再说这家属院儿,统共也没几户人走动,也只有你们肯帮我,我若不做点儿什么,心里实在过意不去……”
秦嫂子听着这话,连忙打开院门让她进来。
“别说那话,大家都是热心情,不止我跟你周嫂子。”
她一手接过碗,笑呵呵说。
“你等着啊,我进屋放下,一会儿把碗给你。”
郑琴忙不迭笑着点头。
秦嫂子端着碗就进了屋。
剩下季黎跟郑琴隔墙站着,两人对视,纷纷笑了笑。
郑琴双手揣进兜里,视线落在季黎肚子上。
“我都听说了,嫂子怀的是双胞胎吧,周旅长和真有福气。”
季黎抚了抚肚子,莞尔笑语。
“不管是一个还是两个,孩子来了,总归都是咱们的福气,你的福气在后面呢,好好养身子,万事都会越过越顺意。”
郑琴眼里笑意微黯,牵唇点了点头,垂下眼没再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