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宠妻无度:腹黑摄政王重生太粘人(22)+番外

作者: 苏寒舟 阅读记录

墨承影临出门前,什么都吩咐了,便是忘了说,沈雁归可以自由回家。

没有这句话,绿萼也不敢将人放出府。

“倘若夫人和小小姐愿意,奴婢就将她们接过来,在府上住几日?刚好王爷也不在,没有妨碍。”

第18章 替身

沈雁归不知道该怎么谢绿萼,她从桌上拿了两个大金元宝,塞到绿萼手里,“圆圆从没有离开过我这样就,劳你多哄两句。”

绿萼答应,却拒了王妃的赏银,“王妃,这些都是奴婢该做的,可收不得这些。”

次日一早,绿萼亲自带着银钱和点心去了将军府,青霜自告奋勇陪同,说是一定将夫人和小小姐接过来。

小兰花又开了一朵,今儿的阳光格外明媚。

沈雁归满心欢喜,坐在后花园的凉亭里,看着今日从西山送来的东西——一支雕刻简单的木簪,上面刻着一个小小的“卿”字。

卿卿。

边境之城、鱼龙混杂,沈雁归幼时在永州,不仅戴着面具,还有很多化名:阿娘叫她二丫、同伴唤她大王,还有那么几个人别出心裁,叫她卿卿。

左不过就是个称呼,她从来不深究其意。

沈雁归打开彩笺,依旧是那潇洒飘逸的字,一笔一划,带着几分刻意的端正,是为了方便她认清。

王爷好似知道绿萼今日不在,那彩笺上的字极简单:

「何以结相于?」

何以结相于?金薄画搔头。

这是一首定情诗,王爷这是用木簪代金钗,与自己诉情?

一旁的春褀小声道:“王爷日日给王妃送东西,王妃要不要也给王爷回赠点什么?”

“回赠?”

沈雁归一直当这是摄政王给自己的赏赐,从未想过是赠送。

她想了想,从发上摸下一支玳瑁钗,客气道:“劳烦你们派人送去西山给王爷。”

夏安挠了挠头,“钗?王爷怕是用不上吧?”

「何以慰别离?耳后玳瑁钗。」

这是哥哥念过的诗,沈雁归浅浅一笑,带着新妇的羞臊,“我想……王爷应该会喜欢。”

春褀连连点头,“奴婢瞧着,只要是王妃送的,王爷都会喜欢。”

夏安也深以为然,便立刻去办。

人与人之间,没有无缘无故的恶,也没有无缘无故的好。

风翻了一页书,沈雁归摇着绣花鞋,指甲挠着书页,自言自语道:“王爷为什么会对我这么好?”

春褀不知道原因,但她信誓旦旦道:“自然是王妃值得。”

“值得?”

沈雁归口中喃喃,她想起太后那日派人来送赏,王爷所说。

永州、救命之恩、从小就喜欢,非卿不娶……那晚她不是非睡不可,只是王爷开口便是永州。

幼年的永州于她太幸福,以至于一提起心就痛,她的哥哥啊,她最好的哥哥,如果她们一直在永州,就不会死。

沈雁归小时候家里救了太多人,她实在不记得王爷这一个,但是她想,作为被救的,记忆深刻,实在正常。

王爷说他是重生回来的,上辈子后来认出自己,这辈子与自己提前相认。

若是救命恩人……沈雁归点点头,那自己确实是值得的。

后面还说了什么?

“冯……妧清?冯妧清是谁?”

“胆敢直呼太后名讳,你不要命了?”

身后的声音来得猝不及防,叫沈雁归一惊,她回头看了眼,是冯婉言。

她今日这身打扮倒是不错,有了她这个年纪该有的娇俏,只可惜王爷没有这个眼福。

冯婉言进了亭子,蹲下行礼的身子,站起来些、又站起来些,浅施一礼,而后不等沈雁归发话,自坐在对面,好似刻意做出一副目中无人的样子。

她看向沈雁归身后的春褀,趾高气昂吩咐道:“壶里没有水了,你再去打些来。”

春褀夏安秋绥冬禧四个人接到的命令,是从此以后只听王妃差遣,必要情况下,连王爷也可以无视,一切以王妃为先。

怎么可能搭理冯婉言?

春褀纹丝不动,气氛有些许尴尬。

沈雁归大抵能猜出她的意图,本不该多事,可冯婉言是太后的侄女,而太后……是王爷的旧爱。

听说冯婉言大婚后进了一趟宫,回来性子就变得暴躁而傲慢,也不知宫里给了她什么压力?

左右也是闲着,她倒想知道太后想要借她侄女的口,说点什么。

春褀被沈雁归支出去,冯婉言开门见山道:

“王爷位高权重,普天之下,要什么美人儿没有?你就没想过,他为何会偏偏看上你这个外、沈家外面的女儿?”

外室就外室,刻薄到底就是,不必如此委婉,沈雁归觉得她可爱,“愿闻其详。”

“王爷平日是不是总叫你‘清清’?”

不等回答,冯婉言继续道:“你也不必瞒我,那日你装晕,王爷便是这样叫你的。”

王爷在自己手中写过“卿卿”,但是沈雁归不晓得冯妧清是哪个清。

听小冯侧妃的意思,应该是王爷把自己当成太后去唤的。

冯婉言下巴微扬,似笃定沈雁归不知,她得意问:“你可知王爷为何这样唤你?”

沈雁归很是配合,“为何?”

“因为我姑母名中嵌了个‘清’字,你长得像我姑母,尤其是那双眼睛。”

冯婉言说太后与摄政王是在永州相识,对王爷有救命之恩,回到京城又救了王爷一次。

一段回不去的年少时光,两次无以为报的救命之恩。

如此这般,王爷那日喋喋不休的往事主角,竟不是自己,而是冯太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