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宠妻无度:腹黑摄政王重生太粘人(285)+番外

作者: 苏寒舟 阅读记录

“二两贴补?”

程怡谨屈指置于唇上,思量道:“王妃莫要小瞧这二两银钱,咱们还要承担学子的膳食、衣裳、住宿,这些花费并不少,若要每人再给现银……”

那将是一大笔费用。

即便春山书院转做官学,朝廷会有银钱贴补,也远远不够。

她顿了顿,“户部愿意承担这笔费用吗?”

沈雁归摇头,“不用户部承担。”

即便户部愿意承担女学费用,时间久了,男学那边定然会有异议。

到时候别是女学没办好,反倒连累男学也做不成。

“那……”程怡谨看向书房那方,小声道,“王爷给?”

“咱们女子的事情,何必靠男子?”

沈雁归面带微笑,却是胸有成竹,“号召商户以捐代课。”

“他们会愿意吗?”

“有人领头,自然会有人愿意。”

商户本就重税,以捐代课,可以抵消部分赋税,减轻商人压力,此外,商人走南闯北,也能将女学宣传出去。

就从自己手底下的铺子开始,问题不大。

下雨天天色暗得早,青霜点了灯,提醒可以用晚膳,两人继续讨论,也不觉腹中饥饿,便叫端了盘点心过来。

墨承影瞧着滴漏一滴一滴,酉时过去,终于忍不住出言提醒,两人才恋恋不舍分开。

“明日端阳节,王妃若不嫌弃,我们一同去城中逛逛。”

程怡谨年岁并不大,今夜聊得尽兴,一时忘了规矩,拉着沈雁归的手,好似妹妹同姐姐般撒娇,“就当体察民情了。”

墨承影将自家夫人手拿回来,“不劳程小姐费心。”

程怡谨这才想起摄政王护妻护得紧,她吐了吐舌头,畏惧地瞄了眼摄政王,小声同王妃道:

“臣女便先走了。”

走时福身行礼,半分不敢怠慢。

沈雁归才点了头,便被墨承影打横抱回屋。

“还说给我三泉,我看你是想给我三拳!”

沈雁归心情好,抱着他的脖颈,在他脸上亲了一下,“我说的,夫君都听到了对不对?夫君可有什么良言建议?”

墨承影故意侧了侧脸,“没听到。”

沈雁归将他的脸掰转过来,“好夫君,快说说,我的想法,可有什么漏洞?”

“那得看你今晚如何表现了?”

沈雁归变躺为立,钳腰深吻。

夜风翻开书页,那是奇书的第一章,还画着小像。

第229章 迎亲

小像上的人未着丝缕,以各种姿态胶着在一起。

或坐、或卧、或跪、或立。

这厢的屏、那厢的椅。

龙凤双叠、上下易位。

页页有惊喜,字字需研讨。

夫妻共读,他们恍若画中人,逐一尝试。

翌日天放晴。

程怡谨昨儿连夜将讨论的结果成文,来了两次,想见王妃,都被青霜挡了。

她倒未觉那两人鏖战一宿,只当那摄政王小气,故意拦着王妃不许自己见。

拦,墨承影也确实拦了。

青霜蹑手蹑脚进来时,怀中人睡得正香,他手指轻轻一抬,不许搅扰。

平芜城的事情已经告一段落,新任知县就要到任,他们不日便要动身继续前进,第一程便如此不顺,还不知后面如何。

总是要自家夫人饱睡的。

午后,南院光影斑驳,青霜在树下置了一张桌子,摆好饭食。

破山将贵妃榻也搬到树下,旁边的小桌广口瓶中放了含苞的莲花,还有新摘的莲蓬。

微风轻拂,二人用完膳,在院中过了两招,舒展筋骨,而后躺在绿荫下,吃着新切的瓜果,看着程怡谨留下的文书。

墨承影侧身躺着,说着自己的想法,毫不藏私。

沈雁归趴在榻上撑脸听着,兴起时,便会翘一翘脚。

青霜坐在廊下,脑袋上顶着一片荷叶,怀中还有半个没吃完的新鲜莲蓬,阳光落在脚边,她打起了盹,脑袋歪着、歪着,靠到旁边破山的腿上。

破山看着两位主子,立得端端正正。

沈雁归又花了一日,与程怡谨商议,将事情落定,程敬贤回京,顺便带了封信给长公主。

余下的,便都交给程怡谨。

离开平芜城,快马连行两日,路过一片山林。

“爷,时辰尚早,今儿日落之前赶到先发城定然没有问题。”破山骑马到墨承影身旁,提议道,“眼见便是日中,咱们寻个浓荫歇息片刻再出发吧。”

据说先发城是纪州与京城之间,最繁华的城镇。

整座城依山傍水,城中地势平坦,南北客商往来多汇于此,商铺鳞次栉比,大红灯笼高高挂,日日堪比上元节。

且那夜市连早市,全天十二个时辰,没有不热闹的。

来过的人都说,连京城也不能望其项背。

通过一城,可见州府,乃至整个区域的盛况。

这两日,沈雁归和墨承影一直在山林抄捷径,一夜宿在农家、一夜干脆就在山林落脚。

为的就是早点去先发城待两日,感受这京城也不能与之相较的繁荣景象。

青霜骑到沈雁归身旁,“刚好那边有条小溪,咱们可以洗个脸,也叫马儿喝口水。”

端阳节过后,天气越来越热,前头便要出林子,正午在大太阳下赶路,少不得要脱层皮。

沈雁归环视四下,未见片叶晃动。

墨承影先下了马,朝沈雁归伸手,“歇歇吧,待过了日中再走。”

溪水淙淙,清可见底,马儿在下游喝着水,他们洗了脸,坐在林子里吃干粮,不远处传来吹吹打打的声响,个个腰上系着红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