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宠妻无度:腹黑摄政王重生太粘人(333)+番外

作者: 苏寒舟 阅读记录

“王妃没有骗人!桃源村之所以半数感染,便是上游临水村有病患死于水边没能及时处置,导致下游喝了有毒的水。”

又有一大夫上前,“诸位,听王妃一句劝吧!你们这般聚集于此,若有一两病患夹杂其间,明日只怕全都要感染。”

也有人叹苦,“我们大夫肉体凡胎也得休息,人手有限,实在看不了那么多病患。”

大夫们带头喝药,身体力行告诉大家,这药没有问题。

秀才也道:“摄政王若真暴戾无度,大可效仿前朝,将城封死,任由大家自生自灭,甚至可以纵火烧城,何必送药送粮?更无需站在这里同大家多费口舌!”

明事理的百姓挤到前面排队。

骂声被赞颂取代。

有人带头,墙头草又寻到新方向,跟着前人、喝药离开。

墨承影瞧着沈雁归面色泛白,心下担忧,抱她上马,与她同乘一骑赶紧离开。

街上的人越来越少,躲在人群后头的紫衣女子看着两人一马离开的背影,不由哼了一声。

她还以为依照摄政王的脾气,今日必定大开杀戒,到时候东街血流成河,百姓情绪势必再次被点燃。

一场无可避免的暴动。

封城之际、援兵未至,数十万人的暴乱,可不是他墨承影一个人能顶得住的。

没想到王妃只握一握他的手,他的暴脾气立刻消下去。

当真是鹣鲽情深。

难为她借势而为,布了这么些天的局,还想在他民心尽失时挺身而出,扶大厦之将倾,收获百姓支持。

看样子还是自己小看了他们。

婢女捧来一碗药,“主子,喝吗?”

“喝,为什么不喝?”

冯妧清愤愤一饮而尽,先前在先发城留下的擦伤,已经大好了,“三娘人呢?”

一个十七八岁、眉清目秀的姑娘,挎着竹篮走到她身边,“见过夫人。”

这是冯妧清暂居人家的女儿,模样周正,一双巧手,能够将寻常的食物做出难得的滋味。

便是冯妧清这种吃惯山珍海味的人,也忍不住夸赞。

最重要是她有野心。

冯妧清拿出一枚药瓶递给三娘,“王妃瞧着面色不好,你去给她做些好吃的。”

第262章 有喜

三娘姓宋,满脸惶恐。

“王妃一心为民、心之所向,夫人不会是要杀了她吧?”

宋三娘连连摆手,“使不得、万万使不得,若叫人知道,我们全家都会被纪州百姓撕碎,这辈子也别想出门了。”

冯妧清剜了她一眼,还没开始给自己做事,就已经倒戈。

“谁说让你杀人了?我这是要送你去当摄政王侧妃。”

宋三娘只是寻常百姓家的小娘子,她这辈子所能做最大的梦,便是嫁给官老爷,可她从前能想到最大的官,也不过就是知县。

新任知县就很好。

她没想到有一天还能见到京城来的摄政王——

那王爷生得可真好,身姿比山上的松柏挺拔,相貌比庙里的菩萨还要俊朗。

王妃也好看,像月宫里的仙子。

更没想到还会有人助她去当摄政王侧妃。

莫说是侧妃,她便是能进王府,当个通房丫鬟,伺候王爷和王妃,那也是祖上荣光、祖坟冒青烟。

宋三娘将药瓶接过来,小心翼翼问道:“那这是?”

“这是西域秘料,不仅能使菜肴愈发鲜美可口,还可以为你制造机会。”

宋三娘点点头,将药瓶收好,“多谢夫人,我去给官爷送吃的了。”

殷县也能算得上是一方富庶之地,可到底比不得京城。

尤其是摄政王下令封城,当下东西短缺,冯妧清瞧着沈雁归瘦了一圈,猜想那娇滴滴的王妃,必然是吃不惯、睡不安,便叫宋三娘做了些拿手点心,去送给当值的军爷。

说是老百姓的心意。

其实是为了让破山发现她。

冯妧清是不指望这些小民能办大事的,但是这些蠢东西好骗,只要送她进了摄政王的一亩三分地,日后这便是自己的手和眼。

天灾、人祸,老天爷给了自己这么大助力,可不就是为了让自己重登高位的么?

街角处,冯妧清看着破山将宋三娘带走,眼中多了一抹得意之色。

“纪州是个好地方,景明,你既然那么爱她,就和她永远留在这里吧。”

“……花钱打点了捕快,才给半夜穿街过来,竟然卖完了!”

官府每日每人只给两个馒头,确保人饿不死,剩下的便得自己想法子。

冯婉言带着小丫鬟提着空篮子往回走,她今儿起了个大早,是听说东街这边有几家铺子开着,想来买点东西。

结果赶上这一场闹剧,好不容易消停,她紧赶慢赶来排队,谁承想——售罄!

点心售罄、肉菜售罄、果脯售罄。

真真儿是起个大早赶了个晚集,连个味儿都没闻到。

她现在严重怀疑这些人其实在声东击西,闹事是假,抢东西才是真。

“回去看好咱的柿子树,别叫隔壁那俩野猴子偷了去。”

冯婉言琢磨着后院那些没用的花是不是可以拔了,改种菜,便瞧见那抹熟悉的身影。

“太后?”

“什么?”小丫鬟没听清,“咱们家的柿子皮不厚。”

“你先回去。”

冯婉言瞧着现而今到处巡逻的捕快和士兵,快速跟上那抹紫色身影。

•别苑。

沈雁归刚进园子,便蹲在一旁呕吐不止,好像要将这些天强忍下去的吐意,连本带利,一次还个干净。

“卿卿?卿卿?你别吓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