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宠妻无度:腹黑摄政王重生太粘人(391)+番外

作者: 苏寒舟 阅读记录

温院使一番劝阻,孙二郎心志愈发坚定。

李医首双手插在袖中,坐在一旁,幽幽道:“心是好的,奈何医术不行,着急进去送死,回头还得劳我救你,浪费。”

这话不中听,却十分中用。

孙二郎:“……”实力不允许,无法反驳。

瞧着孙家二郎眼神暗淡,墨承影道:“不止城中需要大夫,城外亦需要,营地驻扎的将士,每日往来,难免有接触,若不加防范,那么城中也会失去保障,所以除了二郎之外,诸位还需商议再留两位。”

众人一番商议,决定让温院使留下,他毕竟年迈,若是感染,只怕生机渺茫,还有一位同孙二郎一样,也是医徒。

苍旻入帐,“回王爷,第一批自愿进城的将士,已经集结到位,随时可以出发。”

支援的军队尚未到,城外亦在用人之际,即便大家无惧生死,想要进去,可放入者,也不过区区百人。

于数十万户百姓的城而言,杯水车薪。

破山进来,“回王爷,一车皮货、十罐皂角液、两车药草均已点数准备完毕。”

墨承影朝着诸位大夫叠手浅鞠一躬,诸公跪地回礼。

而后李医首带领着八名大夫、及数名医徒走在最前端,其后四辆推车,再后是百人将士。

众人走到城门外百步,城楼上的人待送行者退至百步外,城门这才缓缓打开。

主街尽头,沈雁归一袭红衣等着大家。

众将士入内,城门再次关闭,墨承影数百步外,摇摇瞧见万千玄甲中的一抹猎猎艳色,他的妻他的儿,正在战斗。

第299章 前路

阵前宣誓鼓舞士气,是少不了的环节。

沈雁归一番热血说辞,士气愈发高昂,众人振臂高呼,气势雄浑,合声划破长空,飘到周围百姓家中,又是一番力量的传递。

街道上安置了一排桌椅,自由区域自愿而来的秀才,正在帮忙登记人员名单,包括他们的家庭情况,尤其是主动申请前往中心区域、次重区域的将士。

皂果液、药囊、遮面等物品也偏重这两个区域的人员。

栅栏挪开,众将士入内。

风萧萧兮白雪飞,整齐的步伐声响彻寰宇。

沈雁归没空悲壮,青霜来报,绣娘、厨娘已经集合完毕。

她提出了自己对手套的要求。

若为五指手套,指尖的缝隙容易渗透体液,她需要做成钱袋式、宽松些的,虽然于材料上有些浪费,使用也会稍有些麻烦,但是在手臂收口,整个手掌无缝,可以最大限度减少体液接触。

而且这样的制作速度更快。

此外还需要缝制襜衣,为所有接触患者、尸体的人用。

绣娘们会单独在一个院子里,为临时绣院,至瘟疫结束之前,她们不会出院子,除了手套,瘟疫期间可能涉及到的针线活计,包括佩戴的药囊袋、药材灌装,都得绣院的人来完成。

除此之外,她们还需要统计所有物品进出数量,新的需求。

至于厨娘,城中分点设立厨院,为日夜坚守的将士们,统一熬制预防汤药、烹制三餐膳食。

虽不在最危险的前线,亦是不可缺少的勇士、背后默默付出的女战士。

物品和人员各有人负责执行和监督,沈雁归又拨了身边的丫鬟,协助绣院、厨院做登记,这些事她只需知晓即可。

她当前的重任,是与诸位医者大家商议出治疗方案。

别苑里,几名大夫,讨论得热火朝天。

沈雁归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救治方案,包括不同疾病阶段、不同症状下的行针治疗方案、以及用药方案。

“王妃莫不是见过患者?”

“隔门相见,温知州对患者记录十分详细,照料温知州的许大夫也很得力,我虽未亲自摸脉看诊,想来不会有大问题。”

沈雁归又不敢将话说太满,“自然,这其中仍有风险,需要诸位前辈在具体施治时,加以调整。”

李医首医术见识并不输于温院使,来前又得王爷单独叮嘱,他瞧了沈雁归的方案,眸光闪动,带着惊喜,只是看向沈雁归的眼神又有些狐疑。

姜家金针,乃是前太医院院使独门秘术。

他想起在围场时,王妃的母亲于医药颇为精通,也曾使用过金针。

竟真是姜氏后人!

姜家当年因为谋害仁宗皇帝和贵妃,被先帝下了两道圣旨,明追暗捕,满门抄斩,一个不留,不知情者以为活该,他们这些医者,哪里不晓得姜老先生为人?

本以为姜家绝后,没想到……苍天有眼。

他知道的,在座都是大家,年岁摆在这里,不可能不知道。

李医首以其中有疑、王爷另有吩咐,请王妃借步单独相商。

“微臣斗胆,沈夫人可是前太医院院使姜大人的千金?”他开门见山。

这是墨承影的心腹,沈雁归自然信他,“正是。”

李医首老泪纵横,“微臣不才,早年也曾得姜老大人指点,到底多年从医经验,银针还算过得去,王妃若有心教大家金针,不若先教微臣。”

“为了节省时间,还是……”

李医首打断沈雁归的话,“王爷大抵也是猜到了,临行特意叮嘱微臣,让微臣提醒王妃,人心隔肚皮,王妃不止要顾眼下,还要兼顾将来大局。”

墨承影昨儿一夜没睡,满脑子推演,又时不时蹦出沈雁归的声音,他想起卿卿说她有法子,彼时自己感情用事,不曾细问,又想起从前的六州大疫。

想她大抵从其祖父的经验中获得了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