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宠妻无度:腹黑摄政王重生太粘人(544)+番外

作者: 苏寒舟 阅读记录

沈清月张张嘴,她竟然被一个孩子给怼了。

“哦~你没有娘亲,也没有姐姐,难怪什么都不懂。”

沈圆圆撅着小嘴,同情摇摇头。

沈清月气结:她一个小丫头片子,敢嘲讽自己没有娘亲!

“你……”

沈圆圆听到那边唱请“镇守军大将军沈家”,好心打断道:“到你了,沈小姐。”

“你不是沈家小姐吗?!”

“傻子,我是郡主,你是官员家眷,能一样吗?”

沈清月:“……”

沈圆圆睨她一眼,往临安身边跑去,“长公主殿下~大将军~丹珠公主~”

这奶萌可爱的声音,落在沈清月耳中,愈发叫她难受:小小年纪,竟然学会拜高踩低!

小贱人!亏得我还救过她,竟敢对自己如此无礼!

直到落座,沈清月胸廓仍因生气,起伏不止。

“摄政王驾到——王妃驾到——靖宁公主驾到——”

众人起身下座,跪地恭迎,齐声高呼:

“参见摄政王殿下、参见王妃娘娘、参见公主殿下——”

摄政王一家出现,墨承影一手抱着女儿,一手牵着夫人,一家人穿着玄红绣金纹吉服,穿堂上座。

其实按规矩,是要沈雁归这个母亲来抱公主的,她自己也想抱来着。

可从公主出生起,便是墨承影这个父亲日夜相陪、哄吃哄睡,他抱孩子姿势标准,也清楚女儿的习惯。

公主在他怀中更安稳。

墨承影不觉得这什么宴会,需要牺牲自己女儿的舒适,更不觉得当众抱女儿有什么丢人。

所以规矩什么的,全都被他抛在脑后。

沈清月未等摄政王喊免礼,先抬起头,她看着沈雁归的背影,幻想有朝一日自己抱着孩子、王爷牵着自己,接受群臣参拜。

到那时候就不是摄政王和王妃,而是皇上和皇后。

她儿子会是太子。

墨承影和沈雁归走上高台,转身,异口同声道:

“众爱卿平身——”

“谢摄政王、谢王妃、谢公主殿下——”

今日是靖宁公主的周岁宴,最重要的环节便是献礼。

临安长公主送了一顶青红宝石百花点翠金蝶冠,价值自不必说。

百官入宫之时,便已经有礼官收记贺礼,无需当众送出。

其中有一个特殊的,便是公主封地官员。

纪州知州代表公主封地官员,送来一卷缂丝万福图,精选江南桑蚕丝,由地方最好的织娘连夜赶制。

最难能可贵的不是用材,而是这些字。

第412章 南褚到

在王爷王妃离开纪州时,州府官员已经在商议给小公主的周岁礼。

他们提前布告通知地方百姓,一家出一人、写一个福字,没有别的要求,只一件:不许请秀才代写。

老百姓十之八九未曾读过书,拿惯了锄头拿不惯毛笔,但是想到王爷王妃为百姓所为,无人有怨言。

那段时日,老百姓做活计的间隙,都会用手画着福字,家家户户都在练习,而后全家之中择一个写得最好的人。

名家所作的万里江山图打底,寻常百姓一人一字的万福图。

一寸缂丝一寸金,缂丝采用通经断纬的织法,堆点成线,双面立体如一。

明明是蚕丝织就,色阶变幻之处却有「承空观之、如雕镂之像」之妙感。

近观字迹区别明显,有些字体流畅,有的笔触则是歪歪扭扭、颤颤微微,显然是不识字之人所书。

这些痕迹不是瑕疵,是地方万民对公主的祝福。

而朝臣看到的,是百姓对摄政王夫妇的认可和谢礼。

是民心。

更是某些人谋逆的阻拦。

殿中有人在听贺词时,低头喝了口酒,以期化解眉心愁。

使臣的贺礼也会当众送出来,他们赠送的不是公主的贺礼,是藩属国对大夏的敬意。

月宛两年前被诓了两千匹马,这次千里送良驹,当众进献一匹小马驹,通体雪白,银光闪耀。

据说这匹小马血统高贵纯正,其父母、祖上皆是万里挑一的宝马,速度快、耐力佳自不必说,十分聪慧通人性。

小马驹可以陪着公主一同长大。

另外月宛以皮货出名,又赠皮货十箱。

各国纷纷献宝,宝石、地毯、玉料……小国小送、大国大送,其中最大气的当属西戎。

直接献了两城、十万金。

今年王室没来,质子栾提且末和使臣一同,当众送国书,万邦皆是见证。

两城十万金,比之两年前,刚好翻了个倍。

国家做事,不可能会有无缘无故的巧合。

沈雁归和墨承影见状对视一眼,心下了然:

这不是给公主的贺礼,这是向大夏发出的合作抗褚信号。

南褚为将来夏褚大战做准备,不仅派人去了北狄,还派人去了西戎。

可是从赫连珏设计要呼延玉的性命开始,褚戎两国就注定不可能合作。

呼延家不仅是西戎第一家族,更掌控了西域经济命脉。

赫连珏相中了呼延玉与自己相似的形体,又看上了他家的实力,设计让呼延玉落水,不仅要了呼延玉的命,还在冒充期间,暗中转移了呼延家多处商线。

使得呼延家丧失西域第一大商的实力。

西戎这十万金便是呼延家出的,赫连珏的买命钱。

沈雁归和墨承影近来常玩沙盘看国境图,西戎所献那两座城,也是暗藏玄机。

这两座城离戎都远、乃其东南蛮荒之地,人少、钱少、牛羊少,若南褚与西戎交战,西戎想要守住,必得要付出一番高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