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娇气包的甜宠日常(244)
陆骁和陆老大也过去了,陆丰收不放心,也跟着儿子们过去了。
只有苏玉娇还站在原地等,她脚站的有些发麻, 刚要跺跺脚活动下,几个揣着手的农村妇女凑到了她旁边。
“哎, 你是陆老根家三儿媳妇啊, 你叫啥名, 以前咋没在村里见过你?”这人是听说过陆家最有出息的儿子娶了城里姑娘倒插门的传言的,甚至因为苏玉娇几年没回来过年过,大家都信了。
这人是抱着看好戏的态度来问的,却不想苏玉娇平平淡淡的看了她一眼,伸手拉上围巾往旁边站了站。
一副不认识不想搭理她的模样。
这妇女嘴角挂着调侃的笑容一顿,另一个穿蓝棉袄,胳膊肘子打俩补丁的妇女又嗤笑了一声:“姜翠花你脸真大,人家城里姑娘都不乐意搭理你呢。”
“真是狗眼看人低的东西,牛气啥啊!”叫姜翠花的那个妇女面子上有些抹不开,当即阴阳怪气了一句。
虽没指名道姓,但周围几个人都知道她说的是谁。
苏玉娇慢慢拉过脖子上挂着的皮手套戴上,抬眼看了看她,依旧淡淡道:“路边的狗冲我汪两声,我当然懒得搭理,这叫人与狗不为伍,婶子学会了吗。”
“你,你骂谁是狗呢?”姜翠花听出她是在骂自己是狗,当即不乐意了。
这边现在只有苏玉娇一个人,她难道还怕她不成,姜翠花叉着腰就骂:“你一个年轻轻的小媳妇,懂不懂尊重长辈,你家就是这样教你——”
“姜翠花!你算哪门子的长辈,你可别仗着二婚头嫁了个七老八十的就以为自己辈分上去了,就你干的那事你咋好意思出来丢人现眼的?”
张小红打理好家里,跟婆婆说也去凑凑热闹,结果刚到这就看见有人在欺负苏玉娇。
她心头的火气蹭一下子就冒出来了,扒拉着脸上的围巾走上前指着姜翠花的鼻子骂道:“你个破烂货说谁没教养呢?我看你才是没教养?搞破鞋的还敢出来逛,你小心再被人压着□□去!”
姜翠花是个欺软怕硬的怂货,刚仗着苏玉娇是个面皮薄的年轻姑娘就想耍威风,现在见了气势汹汹的张小红顿时萎了。
而且张小红一上来就揭她老底,姜翠花到底还要脸,瞅着周围人看热闹的眼神,当即围巾一拉,溜了。
刚在旁边扇风点火的那个蓝棉袄妇女见势不对,讪笑两声也往人群里走去。
张小红对着她们的背影冷哼一声,转过头又对苏玉娇笑了笑,问她:“玉娇没事吧,村里有的老娘们就这样,你别跟她们一般见识。”
“没事,嫂子,你也是来看大哥他们捕鱼的吗?”苏玉娇摇摇头表示不介意,随后转移了话题。
刚那个妇女要是以正常攀谈的语气问她,苏玉娇也不会直接就不搭理,她虽然不知道公公陆丰收那个外号其实是贬义的,但她看见了姜翠花脸上的不怀好意,自然就不想跟这些人打交道。
“对啊,他们开始了吗?”张小红天生有些近视,转头远远的看向冰面也只看到了一大堆人头攒动,压根也找不到陆家父子几个在哪。
苏玉娇抬手给她指了指道:“开始了,大哥在这头拉渔网,爸和阿骁拉着渔网去那头了。”
妯娌两个边看边聊,不多会儿,麦冬婶和金凤婶揣着手也凑了过来,金凤婶上下打量苏玉娇一眼,没说话只笑了笑。
真是看不出来,陆家这个看起来娇滴滴的城里大小姐,怼起人来真是一点面也不给人留。
刚她们也在人群里站着呢,麦冬婶刚还有些不放心想来帮忙,谁知道那俩人刚吵起来张小红就来了。
麦冬婶也看看苏玉娇,笑说:“你刚才不搭理她是对的,谁让她上来先喊你公公的外号的,这要是然后婆婆听见了,一准骂到她家里去。”
苏玉娇不知道,原来公公那个外号贬义的,那她刚骂那人还真没骂亏。
张小红知道弟妹应该是不知道公公这个外号的,便简单跟他解释了下:“是咱爸小时候刚生下来时体弱多病,咱爷奶怕养不活给起的,现在村里除了几个上了年纪的长辈,谁也不会当面叫了。”
“下次碰到这种的,你直接怼回去就行。”
几人说话期间,又有几个抵不住好奇心的妇女们过来打探,但大家只是好奇,不带任何恶意。
苏玉娇便也笑着跟大家聊了会儿也是这时候她才知道,原来她没回陆家村过年的这些年,村里的流言居然传的这么离谱。
“不是倒插门,我是嫁进来的,之前陆骁在部队,我一个人带着孩子住娘家更方便才没回来的。”
“对,去年随军去了,带着孩子们回来给我婆婆他们见见,往后还不好说呢,是,他们当兵的都这样,一年到头就那点假期,来回路上都要耽误好几天,回来一趟不容易。”
“……”
苏玉娇哭笑不得的把各种流言都否认了,尤其是她亲口说的,也算是达到了陆婆子的设想预期。
今天过后,估计陆家村里再也没有关于她儿子陆骁倒插门的流言乱传了。
时间就在大家闲聊唠嗑中打发过去了,两个多小时后,大队长一声令下,大半的青壮年们都聚在一起开始往出拉鱼网。
“出鱼啦!出鱼啦!”
冰面上,也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岸边围观的众人纷纷都被吊起了性质,有的甚至等不及凑过去看去了。
张小红拉着苏玉娇道:“走,咱们也过去看看。”
二三十米长的渔网还在往外拉,一条条大鲤鱼,草鱼,还有两个巴掌大的小鲫鱼片子挂在渔网上被拉出水面,扑腾扑腾的格外鲜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