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将军和俏掌印gb(232)
如今他脸上的冷静淡漠,让顾昀之心慌。
“你想让谁来接手定北军?吕司?”徐纾言拂开肩上的手,平静问道。
“吕司是神策军里提上来的人,他最起码比摇摆不定的乔愈年更值得信任。届时便让吕司顶了乔愈年的位置,将定北军握在手里。至少与周承钰有一战的能力。”
顾昀之知道吕司此人时,是非常激动的。难得将帅之才,还是自己的人。他想,终于来了,那个可以顶替乔愈年的人。
“吕司他算个屁!你太小看乔愈年的威望了。今天跪在外面的齐褚,郑冬青,哪个不是定北军里出来的将领?若是吕司控不住定北军,你又该如何收场?”
徐纾言眉眼冷厉,张口就是狂傲之语。
“乔愈年不参与党派之争,不代表他不忠于北齐。若是周承钰将北齐拉入水深会热中,乔愈年定会出手制止,他就不是我们的敌人。”
“你今日此举,无异于将昌敬侯府推到太后怀里,正合她意!这么多年,你还是沉不住气。”徐纾言厉声道,语速太快,甚至有些攻击性。
顾昀之急促的喘息,面上还残留着愤怒和不甘心。
激烈的争吵停歇,殿内一时间陷入诡异的安静中。
外面在不知不觉中已经下起了倾盆大雨,被风一吹,更显寒凉。大雨打在窗户上,噼里啪啦的,吵得人心烦。
徐纾言实在觉得有些累了,或许是这许多年的隐忍和筹谋,只为报仇。到最后发现自己竟然跟了个蠢货,这种无奈让他心累。
他不想再跟顾昀之对峙,转身坐在下方的椅子上,也不管是否大不敬。他靠在椅子上,心中叹息,抬手揉了揉眉心,郁结难解。
雨声和心脏狂跳的声音,仿佛同频。
顾昀之站在原地,看向徐纾言蹙着的眉头,抿唇不语。顾昀之知道徐纾言说的是对的,他确实心急,再加上吕司在他身边吹耳旁风,句句说在心坎上。
顾昀之日日夜里都辗转难眠,瞒着徐纾言办事的感觉并不好受。可是开弓没有回头箭,就算是错了也只能继续错下去。
直到事情败露,徐纾言大发雷霆。
……
良久,顾昀之走上前,轻声道:“掌印。”
对比外面疾风骤雨的怒吼声,顾昀之的声音小的微乎其微。但徐纾言知道,这是他示弱的表现。他从小便是如此。
徐纾言不愿看他,只撇开头。
气氛又凝滞了下来。
顾昀之在高位太久,鲜少有这样低头的时候。方才他已经示弱,但是徐纾言不接,他也无法继续说下去。
勤政殿内,两人一坐一站。外面已经天黑,就显得屋内烛光笼罩,带着些晦暗。总有蜡烛照不到的地方,滋生黑暗。
良久,徐纾言起身,往外面走去。他实在是不想和蠢人待在一起。
顾昀之追上去几步,又停住脚步。金色的龙袍威严庄重,穿在身上有些沉甸甸的,将顾昀之死死按在原地,再也踏不出脚步。
“掌印。”
顾昀之在身后又唤了一声,语调晦涩。里面纠缠着千丝万缕的感情,怎么也无法解开。
徐纾言停住脚步,他面色有些苍白,眉眼间都是倦意。徐纾言侧目,面无表情道:“放了乔愈年。”
第103章
徐纾言回到府里已经很晚,现在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去。下午的狂风暴雨已经停歇,地上仍然积着雨水,到处都是湿漉漉的。
徐纾言疲惫的很,不想讲话。却还是叫徐淮进来。
“去给昌敬侯府送句话,就说乔元帅无事,让郡主和……乔昭不要太过忧心。不日皇上就会放了乔元帅。”徐纾言吩咐道。
“是。”徐淮弯腰道。他转身准备出去。
徐纾言叫住了徐淮。
他垂着眼眸,鸦羽般的长睫轻颤。抿了抿唇,似乎有点犹豫,又实在忍不住,启唇道:
“顺便问一嘴乔昭的消息,为何这许多天都未曾见过她的身影。不要说是我问的,就说……说武卫营那边传了消息到宫里,过问她在何处。”
这许多天未见乔昭,也没有一丁点的消息。事情确实接踵而至,压得人喘不过气来。若是以往,徐纾言独自一人,绝不会有半点软弱的时候。
但如今,不知为何,他脆弱了许多,总想着有乔昭给他兜底。无论发生何事,有乔昭在他的身旁,他总觉得安心些。
徐淮听到后面的话,面色有些奇怪。他眉头紧皱,话在嘴边又不敢说出口,只能定在原地。
徐纾言看他站在门口,既不走又不回话。
“愣着干什么?去啊!”徐纾言皱眉道。
徐淮面露难色,含糊其辞道:“掌印不必过问了,乔昭没出事,一直在昌敬侯府里。人家好得很呢,幸福美满,才没那个时间来见掌印。”
徐淮心中生气,气乔昭竟然这般对掌印。说话自然就没收住,阴阳怪气,差点说漏嘴。
空气安静一瞬。
“什么意思?”徐纾言一怔,问道。
徐淮不敢看徐纾言的眼睛,他左顾右盼。双手交握,不断摩挲,心虚的很。脸上都是犹豫不决,张了张嘴,又将话咽下去。
“无事,我去昌敬侯府替您传话。”徐淮急忙道。他什么也不敢说,只想赶快离开这里。他转身就往门外去。
“站住!”徐纾言冷声道。
徐淮开门的手停住,他双手紧握。实在没办法,心里七上八下的,只能转过头来。
雨后的夜晚,总透着萧瑟冷寂之感。四周格外的安静,总让人陷入难以名状的落寞之中,仿佛整个世界都沉浸在这份静谧与哀伤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