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小红娘(美食)(137)

而他的尝尝挂在嘴边的,便是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意思就是,形容农家酒菜丰盛。

更希望每一个农家都能有此丰盛的酒宴。

相比其他大家的政治抱负,他更倾向劝耕。

他甚至说过,自己读书,就是为了更好的耕田。

如今五十六岁的他被请出山,直接担任今年会试主考,可见以后的倾向。

不出意外的话,今年会试题目,也会从耕种上选择。

一时间,各大书铺,以及各大书院关于农耕的藏书,或买或借,全都被学生们抢到手中。

苏显之前就喜爱这方便的典籍,所以在书院借了几本,被同窗知道后,恳求他拿来看看。

“我先把书还给书院,然后随他们去借。”

苏显还是秀才,不用考会试,此刻更不好占着书。

“原来是这样。”苏茵茵惊讶道,“风向变得这样快,考生们压力肯定很大。”

但苏茵茵还是很喜欢新主考的,听着就是个很务实的人。

苏显把书找全之后,继续道:“他们还让我带些点心过去,说的想吃,但没时间排队。”

见哥哥拿的东西多,苏茵茵干脆跟她哥一起过去。

两人提着食盒,抱着书去往山家书院,期间还路过苏茵茵名下的铺子。

不过铺子现在关着门,还没有正式营业。

苏显道:“其实不用等慧女点心稳定,妹妹什么时候想开,直接开业就好。”

他知道妹妹的能力。

做点心管账,无一不精。

而且对开店非常兴奋,如今不开,只是害怕影响慧女点心的生意。

这本是随口一说,苏茵茵却莫名想到原锐的问话。

暂时叫他原锐好了,反正自己也不知道他叫什么。

“时时刻刻想着回报,时时刻刻有着忧患意识。”

所以,不仅原锐发现了,家里人也知道的。

有一种家人为她掏心掏肺,可她还是隔着一层。

苏茵茵皱着小脸,被实在没忍住的哥哥戳了一下:“到了。”

山家书院。

苏茵茵不是头一回来,但头一回这么受欢迎。

不仅因为带了点心跟书籍,还因为她的名声!

哪个书生不想要一段浪漫的爱情邂逅啊。

甚至还有备考的书生提前打招呼。

他现在备考来不及找姻缘,等他考完了,一定帮他牵线。

苏茵茵无奈。

以前只有西城人调侃,现在南城的书院都如此了。

好在临近会试,大家都比较忙。

山家书院附近的学习气氛最为浓厚。

书院本身学生就不少,周围还有不少人家腾出房屋,租给上京赶考的学生。

不过能考会试的学生,全部都是举人了,没有特别贫穷的。

话是这么说,苏家兄妹回程的时候,还是看到一个衣衫带着许多补丁的读书人,他手里拿着干巴巴的饼,另一手拿着书。

苏显道:“他是岭南的学子,听说家境贫寒,能考上举人便是意外。”

没等家里富起来便进京赶考,所以跟其他人不同

原来是这样,苏茵茵再看他皮肤黝黑,手上带着茧子,跟读书人的茧子不同,好像是做农活磨出来的。

这人似乎察觉到他们的目光,抬头看向苏家兄妹,目光如炬。

苏茵茵有些尴尬,主动道:“要不要吃点心,我这里还有一些。”

对方婉言谢绝,不过看到点心后,下意识道:“这是香橼做成的点心吗。”

苏茵茵看看戚风蛋糕。

是的,里面加了柠檬汁。

对方笑了:“是我们那的特产,我考乡试的钱,就是卖香橼赚的。”

还有这回事,那确实是缘分。

眼前的书生名叫黎兴,岭南人士,家境贫寒。

考上乡试之后,当地乡绅官员给的银钱大部分被他留在家里,让爹娘重建房屋,自己则轻装简行,前来考会试。

这样的人真厉害啊。

苏家兄妹对他都颇为敬佩。

细聊下来,苏显跟黎兴志向相同,颇有些相见恨晚的意思。

黎兴最后郑重感谢了苏茵茵。

这让她有些诧异。

黎兴却道:“若不是你找到食用香橼的方法,父老乡亲也不会多一笔收入。”

苏茵茵是去年八月份开始使用柠檬,当月汴京便兴起各色柠檬点心食物。

九月份时,货商把消息传回岭南。

那会黎兴还没出发,自然知道这件事。

苏茵茵实在没想到,自己做了个点心,竟然影响那么多人:“实在是香橼本身就很好,做成吃食大家都喜欢。”

黎兴摇头:“东西是很好,也要会用,我们附近几个村的百姓都从此获益。”

这对他们来说,增加不少收入。

而且看京城对香橼的喜爱程度,想来这还是个长久生意。

换做其他举人,或许不会注意到这种细节。

可黎兴正是农家出身,观察细致入微,还了解身边百姓,所以对苏茵茵极为感谢。

没想到她只是用了一种食材,就带来这么多好处。

回到家中,哥哥苏显还道:“这不是第一次啊,妹妹你忘了,还有一种食材,也是你带起来的。”

“黄油?”苏茵茵脱口而出,“还有牛奶。”

黄油用在许多点心里,确实很好。

牛奶倒是特殊。

他们兄妹俩从小就喝,之后宫里也有贵人去买,连带着王公贵族家中,都喜食牛乳。

所以京郊周围产奶的奶牛越来越多,连着黄油制品价格降低,让更多人用得起。

不细想也罢了。

上一篇: 年代美人不作了 下一篇: 娇腴(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