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显摇头:“其实京城多数学徒都是这般,魏家只是其中之一罢了,而且他家在点心行会很有地位,难免都来效仿。”
也就是说,他们家的才是例外?
见哥哥点头,苏茵茵道:“说是学徒,其实大家做的活都不少,不该这样的。”
她到底活在新时代那么多年,肯定看不惯的。
“确实如此,想来魏家罪行被揭发,以后会好一些。”苏显答道。
苏茵茵点点头,是这样的。
再见到安桂兰,苏茵茵难免多问几句。
基本都是问学徒平日都要做多少活,以及学徒们都要付出什么,以及休息,什么时候能发工钱等等。
安桂兰刚开始还有点迟疑,被东家问多了,也就如实答。
听完之后,店里的人都沉默。
这也太夸张了。
再知道安桂兰为何不能回家后,心里更多了怜悯。
“这么看,还是咱们店里好,只要进来就有工钱。”
“是啊,一个人做两份工,还全当还债,这还是做工吗。”
“毕竟是行会内部的事,内部不说,旁人又怎么会知道。”
而他们苏家的点心铺,一直都是雇自己人,跟行会掺和不深,所以压根不知道。
听明白这些,苏茵茵甚至知道,为什么她跟娘亲总是被其他店铺若有若无的排挤。
原来是不合群。
苏茵茵听罢,让大家在外少说店里的事,否则肯定会其他人惦记。
这点安桂兰点头:“其实也是你们刚入行会没多久,如果时间长了,肯定会有人找过来的。”
觉得他们拉高了行业标准,就会劝苏家母女苛待员工,这样行业会更稳定。
不过现在的点心行会,可没心情做这些事。
不少店都牵连到糖商一案当中,整个行会内部都如惊弓之鸟,牵扯越深,心里越怕。
等到八月份,点心行会才又组织起来。
这次竟然是在王家饼店家里开会,可见经过上次的事,行会内部折损近一半。
而这次开会的目的,就是要把行会重新组织起来。
苏家母女的位置自然往前走了走。
她们家店铺虽然少,生意却能排到前头。
再加上之前也就她们来不囤糖,说是糖价不会一直上涨。
难免有人多问几句,你们是不是早就知道甜菜的事?
再想想苏娘子的秀才儿子,指挥使相公。
似乎是有可能的。
苏娘子其实也疑惑,特别是甜菜的事,也是女儿先知道。
以前没有细想,这次从行会出来,难免多问一句。
面对娘亲,苏茵茵自然是不好撒谎的,她小声道:“原锐说的。”
原锐?
苏娘子前几日跟相公还说起他,觉得他这段时间都没来。
没想到又听到他名字。
如此关紧的事,原锐又是如何得知的?
事到如今,苏娘子也不得不思虑原锐的身份。
见女儿犹豫,苏娘子安抚道:“没关系,娘相信你,不管他是什么身份,想来不是个坏孩子。”
也算从小看着长大的,对他还是有些信任。
接下来半个月里,点心行会忙碌起来。
总之就一件事。
推选新的会长,要把行会重新组织起来。
这样的行会还是很有用的,不管是官府的通知,还是内部消息传递,还有行业互助,很依靠同行传递消息。
官府那边也说,让他们尽快选出新的行会会长,然后去官府报道。
苏娘子连着去了好几日,都有些吃不消了,最后选出三个会长,以正会长,两个副会长。
结果出来,苏娘子竟然成了副会长之一。
别说其他人诧异了,就连苏家两个店铺所有人都觉得不可思议。
可仔细想想,这事也不奇怪。
苏娘子向来与人为善,只要能帮的,她一定会帮。
行会推选的时候,不少店铺老板都选的她,毕竟她做事,一定很公平。
其实就连苏茵茵都差点入选。
她在点心一道,实在是后来居上,明眼人都看得出来,以后她的成就,绝对不会亚于魏家。
要不是年纪小,肯定也入选了。
苏茵茵对如不入选没什么别的念头,倒是想到一件事。
行会里学徒们的生活,能不能趁着机会改善一下?
此事说给娘亲听之后,她立刻表示赞同。
大家都是做点心的,谁不知道这行当的辛苦,没有工钱能学手艺就罢了,哪能再给钱呢。
如今最黑心的几家已经散了,现在正是提出此事的好时机。
有女儿在后面筹谋划策,点心行当重新组织起来之后,第一件事,便是吸取魏家的教训,改善学徒们的处境。
苏显得知此事后,自然也加入其中。
等此事真的办成,苏娘子在点心行会中,已经是说一不二的人物,甚至比真正的会长说话都管用。
谁让整个点心行当的学徒们都真心敬佩她。
苏娘子为此还焦虑过一段时间,生怕自己做的不够好。
等行会的事稳定下来,倒是又提起儿子的婚事。
一听说苏显真的要说亲,不少人都介绍自家女儿。
谁不知道苏家家世清白,与人为善,不管是苏娘子还是苏指挥使,都是聪明大度的人,平日里帮了不少人,结下不少善缘。
人家的小姑子苏茵茵,同样是个乖巧懂事的丫头。
苏显本人已经是秀才,就算从此止步不前,也已经很好了。
再者他相貌生的好,虽然话不多,却同样乐于助人。
这次行会里改善学徒们的生活条件,也有他在其中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