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读心,皇帝看见我拳头硬了(358)+番外

作者: 落日融金 阅读记录

许瑾瑜没有看到站在最前面的任长风脸色苍白,手脚都在微微颤抖,作为一个当了几十年官的人,这些粮商玩的把戏,他一眼就能看穿。

他浑身颤抖是因为气的!

混账!一群混账!

眼看着盛世就要来临,眼看的大乾能一翻身成为三国中最强大的国家,眼看着大乾将有统一世界的希望,他们居然…居然又玩这个把戏。

这时候舞阳公主忍不住了,走到那个掌柜的面前问:“掌柜的,请问是蓝图县一个县的粮食涨价,还是别的县城也都涨价了?”

这个问题问的点子上了,要是只有蓝图县一个县涨价,那就可以去别的县买粮食,反正老百姓有的是力气。

大不了多费一点力气,去别的地方买,只要能省点钱就行。

周围的百姓都急切的看向掌柜的,希望掌柜的能给他们一个好一点的消息。

掌柜的轻叹一声:“多的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临水县和青鱼县的粮食也涨价了,比我们县的粮价还过分,四两银子两石大米,百姓现在还死扛着,等着粮食降价,可是我估计这个粮价不会降。”除非有官老爷干涉,不可能降价的。”

“不说了,我回家了。”

粮铺的掌柜干脆回身把自家的粮铺一关,不做生意了。

留下街上的人茫然失措。

突然有人大喊一声:“赶紧买粮食,再涨价下去,我们是真的买不起了。”

“哗啦!”

街上的人散了个一干二净,全部奔着粮铺去了。

街上只剩下许瑾瑜他们四人站在那里一动不动。

【我记得在古代粮食涨价一般都是因为要发生饥荒,或者是要打仗了,可是也没听说大乾要打仗,更没有发生什么饥荒啊,为什么啊,难不成是这些粮商纯粹是脑子进水了,想要赚一把大的,然后送自已全家上天。】

任长风叹了一口气,对三个茫然的年轻人说:“走,回马车,我给你细细说。”

一行人回了马车,刚才的好心情是一点都没了。

任长风刚坐稳,许瑾瑜就迫不及待的问:“任大人,这些粮商随意的涨价,这不是逼着百姓卖儿卖女吗,还有这些粮商哪来的胆子,你不说过这个蓝图县的县令人品还不错,他怎么没有阻止。”

一连串的问题问的任长风头疼。

不过任长风还是一样一样的给面前的三人解释:“粮商这个事情,民不举官不究,因为受损的只有老百姓,那些富户不会受到一点伤害,说不定还能跟着发一笔横财呢。”

“县令不管这个事情,要么是有心无力,你刚才也听到了涨价的是张家,张家是大乾最大的粮商之一,背后有人,县令也无可奈何,我虽然不知道张家的背后是谁,但是至少是一个三品大员,要不然也不至于让一个皇商投靠。”

“还有一个可能是县令和粮商沆瀣一气。”

任长风咬了咬牙:“一会我就去见这个蓝图县的县令,看在我这个天使的面上,这个事情他不管也要管。”

“就因为粮商有靠山,就不管了!”

舞阳公主的声音不知不觉都尖利起来。

任长风面庞扭曲了一瞬,管怎么管,想当年他年轻气盛,不知道转圜,管了一回,差点把自已送走,要不是朝中还有一个叔叔,自已那一回差点没了。

舞阳公主太看的起大乾的官员了。

哪那么多为民做主的青天大老爷。

【看任大人的表情,曾经也被粮商坑过,让我看看。】

任长风干脆往马车的车厢上一靠,有人帮自已说,免得自已费口舌了。

【果然,我就说我的预感不会错,任大人也当过县令,也收拾过粮商,还是收拾的很彻底的那种,直接斩首,都不等秋后的。】

【就是当时痛快了,斩首的那位也是有靠山的,朝堂中直接就有人弹劾任长风与民争利,把一个粮商的家产据为已有,还杀了粮商全家。】

【可是真相明明是任长风斩了那个粮商,把粮商的家产分给那些被粮商坑的家破人亡的百姓,离的距离太远,通信又不方便,那个弹劾任大人的官员有说的是声泪俱下,皇帝都相信了,气的是火冒三丈,不打算让任大人上折子辩驳一下,就要剥了任大人的官服。】

第299章 八百里加急

【幸好朝堂中有任大人的叔叔,让我看看任大人的叔叔是怎么辩驳的,原话是“我家侄儿是这一代中最出息的孩子,缺什么都不会缺银子,外放的时候,她娘和他奶奶给他准备了几十车的东西,他与其在那里辛辛苦苦的陷害人,盘剥那一点点银子,还不如直接写信给家母。”】

【“家母能把家产全部打包送过去,一定是有什么误会。”,有这位叔叔的转圜,任大人才没有当场被罢官,果然是朝中有官好做人。】

许瑾瑜感叹了一句。

舞阳公主和魏安都隐晦的看了一眼任长风,没有想到他在粮商的手上也吃过亏。

那吃过亏得话,会不会格外得关注这些粮商。

想了想魏安直接问任长风:“任大人,你知不知道这些粮商为什么突然涨价,你有消息吗?”

任长风眉头紧紧皱起,吐出一口气:“你们知道这个粮价再涨下去,是什么后果吗?”

魏安都不用思考,直接回答:“老百姓卖房卖地,实在没得卖了就卖儿卖女,反正倒霉得从来都是最底层得百姓。”

这些东西古人可能还要琢磨一下,但是作为现代的小孩,初中的时候就学过。

【土地兼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