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会被找到(96)
黄伍杰的第一反应就是:“谁提供的!给我站出来!”
“线人保密哈。”媒体老师说:“我们主要过来问一下当事人的意见。庾倩同学在吗?”
“这都什么跟什么啊。”黄伍杰没明白什么寄宿综合症和庾倩有什么关系,他也不敢轻易答应,生怕报道不当对学校造成负面影响:“这个,记者老师,我们事先定好的就是人工智能进校园这个选题。其他方面可能没有办法配合,而且她作为学生,也不合适在晚报上露面。”
媒体老师态度倒是极好:“对。我们也考虑到最后一条,所以过来问一下当事人的意见。”
问庾倩的意见就等于撬开闷葫芦的嘴。
他们一群老师连带着家长都没问出什么话来,更别说接受媒体的采访做特稿了。
黄伍杰直截了当地说:“庾倩同学可能没这个想法。”
然而,话音刚落,庾倩的声音就穿破人群,坚定地说:“我要配合。”
-
特稿的时间约在了明天。
从教务处出去后,林沚宁浑身上下都洋溢着喜悦,兴奋在她脚底生花,踩下的每一步都在欢呼这个圆满的结局。
出教务处的时候,庾倩问过她,市媒那边的人不是在校团委那儿采访程遂吗,怎么突然杀到教务处来了。
林沚宁不吝言辞,眼神时不时地瞥向程遂,意思都亏了他。
她回想起,自己趴在校团委门口的小视窗那儿偷看他们采访的事。
程遂坐在一张蓝幕前,身上穿着新换的校服,隔着门板上的视窗,林沚宁看出他脸色不怎么好,精神气也欠佳,但他还是配合着摄像的工作,不断地调整位置和角度。
记者把话筒递出去的时候,他突然折起了采访词,林沚宁看到校团委的老师在努嘴示意他,意思是让他按照写好的回答,说上一两句就行了,不要节外生枝。
记者问他你认为人工智能进校园对高中生来说意味着什么的时候,程遂说:“是为了站在学科前沿,拓宽眼界,提高学生对科技的敏锐度。”
记者以为就这么结束了,没想到程遂话锋一转:“您是不是觉得我会这么回答?但我觉得这种话术太空泛,落不到实处。让我举个实际的例子吧。”
在校团委老师的吹胡子瞪眼下,程遂恰如其分地提到了AI+认知心理干预。
他又声情并茂地演了出戏,说学校十分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心理社团的审批就快下来了。
校团委老师急得跳脚,他什么时候审批过!
但是一顶高帽狠狠地戴在了校团委老师的头上,市媒的人问起,他只能硬着头皮说‘是’。
采访结束后,林沚宁装作路过校团委,两人配合默契,程遂把她推了出去,跟市媒的记者说,真巧,就是这位同学率先提出了设想。
市媒抓住机会,顺势采访了林沚宁。
林沚宁侃侃而谈的时候,程遂就倚在外面的墙上等,这时,陈纾麦和辛语芙跑来,说庾倩和她妈妈在教务处吵起来了。
林沚宁的采访正好在做收尾工作,他们今天的行为已经很冒险了,聪明的人懂得适可而止,不会这么一而再再而三地在老师的雷区上蹦跶。但林沚宁却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一来,可以让一个被忽视已久的问题上升至公众议题。二来,有媒体保驾护航也可以让二职的那批学生有所警觉。
林沚宁犹豫许久,想着,来都来了,干都干了,不差这么一下。
她偷觑了校团委老师一眼:“我听说,学校还有意对住宿生进行一场心理健康摸查...”
校团委老师又抬了抬屁股,他什么时候说过!
记者问她:“心理摸查的起因是什么?”
林沚宁说,这事说来话长,如果当事人愿意,可以由她来说。
就这样,她为庾倩争取了一个特稿的机会。
刚在教务处,黄伍杰毕恭毕敬地送走市媒记者,回过头想要逮他们这群人的时候,孔托左右手搭在两位老师的肩上,嘴里金句频出,冲着他们这群人骂,两手却死死地拦着黄伍杰和校团委老师:“程遂,你4X100决赛是不是要开始了,赶紧啊!你们不去加油待这儿干嘛?快点,这是稳能拿第一的项目!一点积极性都没有!”
有孔托在那儿兜底,一群胆大包天的人立马逃出生天。
他们听见校团委的老师在背后骂:“倒反天罡了这是!”
“哎呀哎呀,Have a mind like water嘛。”孔托安慰着:“别气了,你这头发怎么回事,咋又少了!我一会儿帮你打听一下校长的假发哪里织的。”
“你说的啊。”他别扭:“看中那顶假发很久了。都不好意思问。”
...
教务处里的声音慢慢飘远,那句Have a mind like water 还是钻入了林沚宁耳里。
她默念了一遍,被程遂听到,程遂一边在手机上跟程元良吵架,一边回她:“是TED演讲中的一句话。”
“什么意思?”
“很简单啊。让你的想法像水一样。”
“哦。那孔老师为什么会这么说。”
程遂抬头,瞥了她一眼。心想那我怎么知道,你去问孔老师。我要是真有猜人心事的本事,也不会在这儿失恋疗伤了。
但他想了想,还是回答了林沚宁的问题:“可能孔老师就是提醒我们不要把时间都耗费周而复始的学习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