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女之下皆疯犬(8)
她收敛笑意,恢复了席间高贵的模样。
“无事,这玉佩是我的教习姑姑赠我的,席间你弹奏的曲子是她最爱,我看你琴艺超绝,还以为你二人有什么联系。”她轻描淡写地解释道。
锦奴听罢又俯首行了一礼。
“奴只是吟湘坊的普通乐奴,怎敢与小姐的教习姑姑攀扯干系。得小姐赞赏是锦奴的荣幸。”
虽然不是一人,但何楚云确实也对他有几分特殊的情谊,她上下扫了琴师一眼,打听道:“你是哪里人?”
“奴是巫州人士。”锦奴的声音温和而平静。
巫州,离敏州不近,更别提远在十万八千里的京城。
何楚云见他谨小慎微的样子,自嘲地笑了一声。
随后认真地看着面前一直垂首的琴师,话语间带着同别人讲话时没有的真切。
“你以后若遇到什么难事,便差人到知清候府寻我,能帮的,我会尽力帮你。”
锦奴听罢没有像其他奴隶得了圣旨般感激涕零的模样,他面上依旧荣辱不惊,拘礼淡淡地回道:“多谢小姐,奴知晓了。”言罢,他又是一礼。
这么一会儿,他已经行了不知多少遍礼。
何楚云不知该说些什么。
两人一时无言。
一瓣梅花飘落在何楚云头上,她侧头伸手轻轻拂下。
思及往事,怅然若失。
儿时在学堂,冬日里太史先生总是命他们以梅花为题作诗,俞文锦每每都是第一个交题纸,叫她好生羡慕。而她却一个字都编不出来,题卷比刚落了雪的雪地都干净,却也硬着头皮交了。
不过太史先生倒是奇怪,刚开始还会责骂于她,后来便不管了,甚至有时还会夸赞她的诗作精彩绝伦。当时她只以为太史先生是在讽刺她,估摸着是祖父向他求情了让他莫要再总是批评她。
后来才知道是俞文锦模仿她的字迹,偷偷拿了她的题卷写好诗文交了上去。
太史先生之后每次夸她,其实都是在夸赞俞文锦的诗。
她知道后便大大方方地将所有任务都扔给了俞文锦,下学了就去玩。害得俞文锦一份题卷总要做两人份。
祖父对她很严格,有时在学堂闯了祸又怕太史先生告状,就经常把犯的错赖到俞文锦身上,害得他被太史先生责罚。
还有,通常每月他得了例钱后,钱袋子就直接落到她手上了。因着她总是欺负何度雨,那小子便嚎啕大哭地朝爹爹告状,爹爹就罚她的例银。无奈,她只得用俞文锦的。好在俞文锦平日没什么花销,即便想买些什么,还要犹犹豫豫地朝何楚云要些。
如今长大了,才知道自己从前是何等顽皮,没忍住笑出了声。
何楚云目光随着梅花落地,昔日之事历历在目,恍若昨日。
想起当年之事,心中还是愉悦的。
那段时间是她人生十八年来最快活的一段时光,她怎能忘怀。
她脸上露出笑,对那张熟悉的脸问道:“你儿时可喜欢作诗?”
琴师摇摇头,道:“奴出身低微,不曾识字。”
何楚云眼中的光立刻散了几分,被他不冷不淡的几句话梗得有些难受。
可想到儿时俞文锦总是教自己背诵那些繁杂的诗文,对面前的锦奴又多了几分耐心。
“名字会写吗?”
“什么?”
“我问,你会写自己的名字吗?”
琴师先是一愣,随后缓缓摇了摇头,道:“不会。”
何楚云笑了笑,伸手牵过锦奴的右手。
琴师触碰到不属于自己的温度,轻颤了一下。
何楚云将他手心摊开,左手扶着他的手背,用右手食指轻轻在他掌心一笔一划写出了一个‘锦’字。
写完,她抬起头看向他的眼睛,“这是你的名字,锦。”
这锦字从她口中吐出,带着缱绻与温情。
琴师只觉得手上的温度烫得他心惊。他像是被一根粗绳捆住了四肢,感到何楚云又晃了晃他的手才回过神来。
“奴记得了,多谢小姐。”
何楚云慢慢将他的手放下,没有看到他不自然地将手收进了袖子里。
“你说过太多次谢了。对我,你不必总是道谢。”
锦奴不甚明显的喉结动了动,似有言语难出,半晌方道:“锦奴知晓了。”
“你好像只会说这句话。”何楚云嘴唇微抿,状似抱怨。她本来是不悦的,可他那淡然的模样,与俞文锦更是相像,让她生不起气来。
若是旁人见了,定要惊于这向来端庄高贵的何家嫡女,竟这般言笑晏晏地对着一个乐奴讲话。
锦奴听言嘴唇动了动,看着她,目光没有躲闪,“小姐可知,如此对奴一介贱奴,是何等意义?”
何楚云知道没有一个贵女会屈尊与一个奴隶谈笑,可她不在乎。
她莞尔一笑,回:“你只知我不曾瞧不起你便好。”
听了这话,锦奴稀罕地露出了笑。
可他胸膛起伏很小,像是怕惊扰了面前的贵人。
他能看得到她忽闪的睫毛,一粒白尘悠悠飘落在上面,随后立刻化成了晶莹的水,顺着她的睫毛滴下。
感到眉间有些凉意,何楚云伸出白皙纤长的手指摸了摸,碰到一点湿意。
她抬头望向梅树枝头,只见白羽纷纷。
“下雪了。”何楚云呢喃。
这雪忽然大了起来,她离京那日的天好像也是如此。当时年幼无知的自己,还羡慕俞文锦能在京城继续做着尊贵的良王世子,谁又能想到,最后的结局会如此惨烈。
只叹世事无常。
锦奴随着她的目光看向空阔的天,眼中升起几分落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