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之改嫁首富(177)
刚开始,一切都很简陋艰苦。他们主要查看安全问题,接待他们的是钱宝贵。看到孟宏志那一刻他楞了一瞬,随即恢复如常。他将家里的地全选在这边,这回用地入股,这一次他压上了所有。
“孟矿,你看这立井这么弄是不是不太安全?”
孟宏志点头:“每下一米都应该先喷涂灌浆,这里地质复杂,越往下越要小心。”
“这回的安全报告你来写吧。这里地质你熟。”
市安检局的领导跟他算校友,两人关系非常好。男人开口这么说,孟宏志点点头。
“下回我去市里你请客啊。”
“没问题。”
应对上级检查,钱宝贵拿出了十二分的精神。被孟宏志压了一头,他这心里怎么想怎么别扭。可市里组织的专家组,基本每次都有孟宏志。他如果想干这一行,以后这情况是避免不了的。
“风机到位了吗?还有炸药在哪里保存?”
孟宏志开口公事公办,他赶快打起精神回答。“到位了,在那边房子里。炸药在隔壁,有人专门看着的。”
“炸药房要距离井口最少五百米距离,你这个有些不够。得整改。”
“这是零时的,那边已经准备盖房了。诺,这是图纸,已经在施工。”
孟宏志接过仔细看着,他作为专家组成员,这回报告还让他写,他得绝对熟悉情况才行。
钱宝贵默默的站在一旁默默观察,看孟宏志戴着安全帽给文质彬彬的外表添了一分粗犷。这人实力强劲,他三番四次捣乱都没弄走。前世就是数一数二的煤老板,今生看来这么发展下去也绝不会差。
一行人检查完后步行往村儿里走,这边路没修好车子开不上来。进村后迎面碰到了王红英,她居然大着肚子。
“就因为超生,所以钱宝贵才丢了工作吧?”
“好像钱宝贵转来这边干的时候她肚子还没大。”
“哎呀,那时候就大了。就是因为这个钱宝贵才没了铁饭碗。”
回家听到店里帮厨女人们闲聊,他们家如今也算消息灵通。晚上跟苏禾说起,苏禾说她早就知道。
“钱家那么重男轻女,肯定不死心要孙子的。不过,钱宝贵能为了这个不要他的铁饭碗,倒是挺出乎预料。”
钱宝贵知道九十年代他那单位就是个倒闭,什么铁饭碗,不过是人们自以为的。他如今一门心思的要挖煤当煤老板,才不在乎什么正式工。
“明年悦悦该上幼儿园,你有没有考虑去市里买房?”
“幼儿园?”
这时候的农村,压根不知道什么是幼儿园。不过苏禾听说过,很快从愣神中回过神来。
“是哦,孩子们得进城读书,得给个好的条件。可是,我这一摊子怎么办?”
“只能是两头跑。”
“这个月火车站的销量涨了不少,如果能多渠道打开销量的话,我以后可以专门做干粮。”
“随着开放的深入,出门的人会越来越多。你这思路我觉得可行。”
两口子商量着家庭和事业如何兼顾,两人都能做自己喜欢的事儿,但也不能不管孩子。
“臭小子等到初中了住校去,到那时候咱们就解放了。”
“好啊。我高中的时候就住校,住校能锻炼独立。”
“你那会儿那么叛逆呢,不喜欢父母管着?”孟宏志问。
“差不多吧。我爹还好,我娘太唠叨。哎呀,我得引以为戒,以后可不能当个唠叨的妈妈。”
晚上还说着这个,翌日看到小儿子拖着一根尖利的竹竿,险些捅到大儿子脸上。她惊吓中跑去一把夺过,抬手给了小家伙一下。
“这么尖的东西你不知道危险啊,要是刚才捅到哥哥怎么办?”
“妈妈、对不起。”
“臭小子,每次认错你倒是快,可下一次还这样是不是……”
想着自己决不能如母亲那般唠叨,可面对孩子,她却好像已经开始重复母亲的心路历程。
“当妈的,操不完的心。”
这话是刘婶子说的,女人做了妈妈的都懂。幸福在每个不经意的瞬间,担忧也在每个不经意的时候。不管是因为幸福而说,还是因为担忧而多话,都是对孩子的期盼与担忧。
苏禾自己说完随后一笑,终于明白什么叫养儿方知父母恩。赶集的时候给父母买了贴身的内衣裤秋衣裤,还给老太太扯了布让她自己做棉袄。
“你这孩子,一下子买这么多干啥?我那旧衣裳改改就能当里头的衬衣,何苦花这钱。”
“这个不一样,这个有弹性,穿着舒服、暖和。”
农历十月了,天气已经挺冷。这回公社赶集,哦,不,公社改为乡了。应该说乡里赶集,她姐姐也来了。看到妹妹过的这么红火,她也心痒痒的。想孝敬父母,可有心无力,还是得挣钱才行啊。
短短几年,人们的目标就从吃饱饭转移到余钱上。靠山吃山靠海吃海,他们这里就是有资源,煤最多。所以男人们基本农闲都会出去找活儿干,俗称搞副业。
“禾、你说你这明年还有扩大?”
“嗯。我已经看好了销售渠道,主打各种口味的饼子,还有麻花。对了,面包其实也很受欢迎,不过我现在不会做。我打算过了年去学习,准备以后专门做这些。”
“那、你要招人的话我能来吗?”
“你家距离这里可二十多里呢。”
一提到距离,姐姐又泄了气。的确是离的太远了,做什么都不方便。家里还有孩子,她走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