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喜聚(109)
“也忒不知礼了,说出来还是大户人家出来的丫头呢。”
几人面上变了又变,见软硬不行,这才离去。
糕还没做好,喜月又去忙,没去管邻居们议论些什么。
欢儿做着活问:“他们是不是就不会再上门?”
喜月摇头,五十两银子都能够寻常农家能用上十年有余,他们不会轻易放弃的。
糕才摆进铺子,他们一行人又去而复返,旁边还跟着一个皂衣汉子。
同在镇上看到过,是镇衙的官差。
他进院来,与杨应和说:“我叫方生,是这镇上捕快,他们来报案说你们私藏民女。”
这事与官差扯上关系,杨应和有些犹豫。
若让木兰回去,她只有死路一条,喜月心一横上前喊冤:“方大人,我们冤枉啊,确实没见过木兰。”
一方咬定就是对方藏人,可是拿不出证据。
一方失口否认没见过人,言之凿凿。
方生一时也不好妄断。
“我记得这院子你们是租的,那就带他们去家里看看,也证实你们的清白。”
喜月看一眼大哥,压下心中慌乱:“我带你们去吧。”
路上她又旧话重提:“到底是因何事木兰才离家的?”
被方生盯着,几人有些心虚,姑父壮着胆子出声仍是原来的说辞。
“我劝你们说实话,被查到有隐瞒可轻饶不了,严重的话要吃牢饭的。”
表嫂们终归是妇道人家,听到收监缩着脖子僵着身子,都不知道怎么走道。
最胆小的二嫂,偏偏被问话,嗫嚅着道出实情来。
喜月冷笑:“难怪,换谁谁不逃?”
方生面无表情:“你们强逼着她做妾室,有违本朝律法。”
律法如此,可若是没人追究,官府也是管不到。
所以他们才敢毫无顾忌的这样做。
“大人,我们知道错了,定不会再强逼着她嫁人。”
喜月拆台:“谁知道你们是不是真心觉得错了?假话谁不会说?”
姑父怒瞪她一眼:“小姑娘你这样为她鸣不平,所以才会把她藏起来吧?”
还想套话,喜月才不会如他愿,认真道:“我真没有看到她人,大叔别乱说。”
说话间来到村前,说实话她还是有些紧张的。
石头在家门口玩,远远就看到一行人,认出其中一人是姑姑,进院告诉了赵春兰。
杜巧娘见宋常贵手都在发抖,把圆月递给他抱着,自已迎上前。
“喜月这是怎么了?可是糕出了问题?不会啊,我们都是每日现做出来的。”
赵春兰在旁边看着,把阿圆扯在身边,心里十分紧张,忍不住咽口水。
方生又重复一遍在镇上的话,问他们可收留一个姑娘。
他用的是收留,而不是私藏。
杜巧娘心中有些犹豫,看一眼喜月,壮着胆子摇头:“没有收留什么姑娘。”
宋常贵颤着声音否认:“这家里就没来过外人。”
农人怕官差,他这反应也正常,方生便道:“我们要进去看一看,证实一下你们所言非虚。”
第97章 藏的真好
里里外外前后院子都看过,不见木兰。
他们仍是不死心,怀疑人被藏在村子别处:“求官差老爷把整个村子都搜一搜,定会搜出木兰。”
喜月道:“你们刚还笃定藏在我家,搜不到就说藏在村里,村里搜不到是不是要搜整个镇子,整个府县?”
方生看一眼她人,又盯着木兰姑父他们:“那姑娘已快及笄并非幼童,且是自愿离家,这种家事不归官府管。”
“说起来还是你们的过错,念你们是初犯,也并没有把人强捆去,便不追究你们的罪责,莫再此闹事,速速离去吧。”
几人哀求几声,方生渐显不耐,讪讪住了声随他离去。
官差带人上门,在村里可是大事,宋常贵家门前围着一群人,问东问西。
宋常富挤过人群过来,盯着宋常贵:“那姑娘你到底见没见过?”
村里人齐盯着他看,宋常贵有些紧张的晃着圆月:“我…真没见过。”
“好了,好了,误会一场,该做什么做什么去,地里又不是没活。”
天暖地里活冒出来,确实没空看热闹,宋常富吆喝一声,村里人渐散去。
宋常贵抱着圆月进院里,宋常富跟着进去,沉声问道:“人藏在哪里?”
“啊?什么人?”
宋常贵装糊涂,被宋常富狠狠瞪一眼:“看看你把圆月晃成什么样了?你能瞒过外人,可瞒不过我这个亲大哥。”
杜巧娘出声:“在桃园。”
宋常富没多说什么,背手朝外走。
喜月忙跟上:“大伯,这事都怪我,她要是被找回去定还会被强逼着做妾。”
“你们一家子可都热心的很,就连官差都敢欺骗,得罪官府可吃不了兜着走。”
他语气凉凉有些不满。
杜巧娘跟出来解释:“那官差刚说了这事不归官府管,就是搜到也不紧要。”
宋常富朝后园去,语气稍缓和:“那这姑娘你们要怎么个安置法?”
人在村子里,他这个里正便不能不管。
“先收留着吧,大伯有没有好法子安置她?”
被喜月一口一个大伯叫着,宋常富无奈的很,家里人做出来的事,他还能说什么?
“我能有什么好法子?年纪到了就嫁人呗,村里这些后生呢。”
他突然扭头问:“这姑娘有身契吧?”
有,但不知道有没有带在身上,喜月摇头。
“你呀你,可真会添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