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欢喜聚(121)

作者: 七月还没来 阅读记录

这事就难办了。

难不成大姐只能再回到李家?

大姐那边跟个妓院小丫头沾上,喜月正对清乐坊避之不及,卖糕时经过被人拦下。

是个十来岁的小姑娘,面容不算多出色,口齿却是伶俐,带着笑说邹妈妈要订糕,又夸她糕做的好。

喜月头回进清乐坊,雕梁画栋,张灯结彩,地上铺着软毯处处看着奢靡无比。

此时半晌,楼里不是多热闹,不知哪间房里传出抚琴声,琴声悠扬,叩人心弦。

小丫头领她去后楼见邹妈妈。

邹妈妈四十来岁,有些姿色,金钗华服,一双眼睛看着就十分精明。

冲喜月笑道:“你这小姑娘倒是能干,一个桃花糕也能做出几种花样来。”

楼里原先用的是食香阁的糕,被几个姑娘说过不及外面买的精致,这才找到喜月。

除平时用的常见糕点,又按时按节要她送合时宜的糕,花样只管多,价钱的事好说。

总而言之,以后清乐坊的糕都交由喜月的铺子来供送。

这是一笔很大的生意,长期且稳定。

喜月自不会推托。

约定每十日结一次账,喜滋滋从房里出来。

门外一个姑娘正要进去,看到她有些诧异。

只一瞬便恢复正常,低头进去了。

喜月不由多看一眼,在心里猜测莫非这就是与姐夫有染的那女子?

看起来容貌一般。

遂向领路的小姑娘套话,却不想小姑娘了然笑笑:“说起来听琴姐还与你家有些干系。”

还真是她。

长的不如大姐,想来手段不一般。

出门后讨好的拿糕给小姑娘,想打听些消息。

小姑娘把糕接在手里:“听琴姐是侍候清瑶姑娘的,确实没有接过客,那孩子应该就是姓李。”

喜月心中一沉,谢过她离去。

邹妈妈知道喜月与听琴之间的干系,却也没放在心上,她眼里只有生意。

与什么人做生意并不重要,只要有利可图,生意便做得。

看听琴进来,笑着问:“可是你那李郎拿银子来赎你了?”

听琴跪去她脚边:“求妈妈少要些赎身钱。”

邹妈妈笑:“李婆子可是个厉害人物,看来孙子也不稀罕了,或许是不稀罕你生的。”

听琴连连叩头:“就看在听琴一直尽心尽力侍候的份上,少二十两可好?”

她当初被家人卖进来,只卖了四两银子,不提她这些年做的活,六十两的赎身钱已经翻了很多倍。

邹妈妈唯利是图,怎么可能任她求几句就少要银子。

二十两在她手里不多,可放在外面够一户农家用上好几年呢。

“我理解你的难处,就是一时凑不齐也没关系,他李家送着豆腐,拿豆腐钱抵也行。”

“这孩子你定是要生下来,是他李家的种,以后肯定会认,几块豆腐换个大孙子,说起来还是他们赚大了。”

邹妈妈就是吃定他们一个非要赎身,一个有能力赎身,才一文钱都不肯少要。

听琴知道她的脾性,只要能拿到放身契,怎么样都行。

谁让李婆子不肯掏五十两出来,李庆有再三哀求,李老爹再三劝说,她只肯出三十两。

少的那二十两便拿豆腐换好了。

喜月回去后说接到清乐坊的生意,欢儿先是高兴,再就是担忧。

食香阁那叫明远的后生,每回经过铺子都翻白眼。

这下子从他们手中抢走清乐坊的生意,还不知道会多生气呢?

就担心他们会不会耍手段搞破坏?

做的毕竟是吃食买卖,万一他们挑唆人上门闹事,说吃坏肚子什么的,岂不麻烦。

这事防不胜防,喜月也没什么好的对策,以后只得谨慎些。

自家堂堂正正做买卖,靠手艺赢的他们,同是生意人,盼着他们莫要使下作手段才好。

压下心中担忧,总的来说能接到这桩活,还是高兴居多。

这说明她们的手艺被认可。

这不正是一直以来期盼的。

能接到仙女湖那边的第一桩生意,以后就会有第二桩……。

迫不及待要回去与杜巧娘他们分享这个好消息。

喜月回去时已是下晌,厢房停工,院里静悄悄的。

抬眼就看到李家二老坐在堂间里,不知在说些什么。

杜巧娘出来,问明没有急事,让她先去西院里找木兰。

“是来接大姐回去的?”

喜月小声问,又道:“我今天看到那丫头了,长的还不如大姐。”

“这事你不要多管,她长什么样子已经不重要了。”

杜巧娘又让她去找木兰,然后进屋去了。

桌上摆着肉和布匹,李婆子赔笑:“这事都是庆有的不是,那女子已经处置安妥,以后绝不会再有牵连,我们这才敢登门赔罪。”

宋常富坐在主位上:“腊梅可以回去,但你们得保证不再嫌弃她生的是闺女,也不能再因这事对她摆脸子。”

第108章 过于无耻

堂间里长辈有来有回谈着条件,西屋里宋腊梅背对着李庆有,一言不发。

再见到他人,惊觉恨意并不如想象中的强烈,更多的是失望以及无可奈何。

从他进屋的一刹那,她就非常确认,自已忍受不了和他同一个屋檐下。

更忍受不了同床共枕之事。

看都不想看一眼的人,为了淑惠却不得去原谅。

她的恨集中在这一点,并不是恨他有了别的女子,是恨他做下这些事,让她失望厌烦,却不得不留在李家。

往日夫妻情份荡然无存,同他一句话都不想多说。

上一篇:错撩未婚夫兄长后 下一篇:浮世俗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