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欢喜聚(147)

作者: 七月还没来 阅读记录

他离开后,就有人议论开了,这也难怪会把孙女给儿媳妇养着,赚钱跟带孙女比,自然赚钱要紧。

又有人说不过就是一个小丫头片子,谁养着都是姓李,说来还是李家占便宜,不用费心费力就白得一个孙女云云。

李老爹出现在村东头,就引起轰动,村里人都觉得奇怪,这怎么前脚和离,后脚又拎着东西登门,闹的哪一出?

徐氏也是不解,出来看,李老爹笑着与她打招呼:“亲家妹子,我来看看淑惠。”

就有村里妇人起哄说道:“这么疼孙女,接家养去呗。”

徐氏正要说话,李老爹笑着接话:“娃正吃着奶呢,再说家里还做着豆腐,等不做豆腐了就接回家养。”

这自是玩笑话。

妇人们再想说什么,被徐氏一个冷眼瞪过去,讪讪住了口。

徐氏陪着李老爹过去,心道来的正好,省得他们再传腊梅是被休弃回来的。

就是拿和离书给他们看,他们都不愿相信,咬死认定就是李家不愿意要她了。

又说给和离书,不过就是为了面子好看。

因为这事,宋常贵这两天气的饭都吃不下去,胸口憋着一股气。

听说李老爹上门,没个好脸色,地里活不着急也不肯回家接待。

杜巧娘正盯着毛驴磨粉,宋腊梅在院里看着圆月和淑惠。

李老爹进院来,二人同是疑惑,不解的盯着他及手上的东西,弄不清他来的用意。

宋腊梅站起身,喊爹喊大伯都不自在,抱着淑惠说了一句:“阿爷来看你了。”

李老爹笑着喊淑惠,把肉和鱼举到她面前:“这是买给我们淑惠吃的。”

杜巧娘放下手中的活,又搬凳子要他坐着说话。

一院子女眷,李老爹有些不自在,有事要说才放下东西坐下。

把淑惠接过来抱在怀里哄逗笑过,才笑着冲杜巧娘说:“给你们添麻烦了。”

杜巧娘忙道:“不麻烦,自家人麻烦什么。”

李老爹也不再绕弯子,直明来意:“淑惠姓李,自然该我们李家养着。”

又把喜月那番话说出来。

然后说:“喜月这闺女懂事,说话办事都周全,没让我们家难堪丢面子,两个孩子虽是和离了,但这关系还在,以后免不得还要走动……。”

杜巧娘和徐氏对视一眼,都听明白他是什么意思了,喜月替李家保住了面子,李家顺势表明养着淑惠。

虽说他是因为面子才来的,但这实惠是腊梅得的,间接的宋家受利。

自然不会拦着他行事。

笑着附和两家关系不断,他们随时想来看淑惠都成。

都是明白人,虽没明着说什么,李老爹却是听懂了,又笑着夸喜月几句。

杜巧娘听他夸喜月,心里是高兴的,笑道:“不过有些小聪明,总算没说错话,以后就是说错了话,你们也别介意,她性子鲁莽着呢。”

“小小年纪,能做到她这个份上不容易,机灵着呢,就是一时说错话也是正常,谁没有做错事的时候。”

话题便说到李庆有,草草说两句叹一声,又开始赔不是。

杜巧娘能说什么呢?又不好说李庆有的不是,也不能替腊梅原谅他,只能说两个孩子没缘份,事情都过去了,人要往前看等等场面话。

正事说完,气氛便显尴尬,李老爹没有多留,把淑惠交给腊梅,就要回去。

离去前安慰她两声:“一时闲话不会少,你别往心里去。”

宋腊梅点着头应下:“你们也保重身子。”

李老爹心头一酸,嗳一声扭头去了。

一路上都在想宋腊梅是个很好的儿媳妇,可惜儿子不争气。

实在想不通,儿子怎么就被那长相一般的女子给引诱了去?

又叹烟花之地的女子手段就是厉害,把儿子好好一个老实人哄的胡作非为,胆大包天。

第131章 宋大爷病

夏日农闲,早半晌燕子领着狗剩找到杨应和,一句话没说点头哈腰把手中的竹篓递过来。

里面是几个桃子。

杨应和不知她来意,摆手不肯接。

燕子推给他,非要他收着:“几个桃子不值什么。”

喜月在跟前,往篓里一看,便知是宋大爷家的桃子,算着时间是该熟了。

想着做桃糕,下晌去村里买一些来。

推让两下,杨应和仍是不收:“婶子有话尽管说,咱是一个村的,不讲这些虚礼。”

燕子面上带着窘迫,把躲的有些远的狗剩扯过来,有些难为情的开了口:“我想让这孩子跟着你学做木匠。”

两兄妹齐齐看向狗剩,在村中天不怕地不怕的少年,出了村安静的如鹌鹑。

“这孩子随你使唤,饭也不用你们管,就让他跟着学些手艺,你家铺子生意日后定会兴旺,到时也必是缺人手,你放心学成后决不会忘恩忘义,就跟着你干。”

燕子怕杨应和不收,连连保证。

这孩子十二,学个几年出来正是适用的年纪,杨应和早考虑过日后生意好转,确实缺人。

但对收不收狗剩,仍有些犹豫。

宋大宝那个德性村人皆知,不讲理又胡搅蛮缠,就怕这孩子跟他一个性子。

燕子看出他迟疑,知他顾虑什么,来前也想到的。

叹一声开口:“他爹是个难缠的,但这孩子人品不差,不像他爹。”

好声好气相求:“你让他先跟你一段时间,好好考验考验他,真不行我们绝不会纠缠。”

“婶子给你保证,这孩子真是个老实的,你就给他个机会试试吧。”

上一篇:错撩未婚夫兄长后 下一篇:浮世俗情